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生物标志物变化的研究进展

黄平;莫军扬;任占平;   

  1.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收稿日期:2009-06-25 修回日期:2009-06-25 出版日期:2009-06-25 发布日期:2009-06-25

  • Received:2009-06-25 Revised:2009-06-25 Online:2009-06-25 Published:2009-06-25

摘要: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经过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切除率和增加保乳机会,对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的生存期相似,而新辅助化疗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的生存期则明显提高。但新辅助化疗还存在众多的分歧和争议,主要是完全缓解率低、无确切的术前疗效评价方法、缺少一种疗效、生存预测和监测手段、不能个体化选择新辅助化疗等。因此,当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研究关注的焦点是利用现有的临床、病理和分子指标个体化预测新辅助化疗pCR率或生存时间,一般认为pCR的提高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如年龄轻、肿瘤直径小或分期早、肿瘤分级高、ER/PR阴性、HER-2阳性、增殖分子标志高表达、MCM、Ki-67表达以及浸润性导管癌(而非浸润性小叶癌)等,这些肿瘤分子特征和病理类型可能帮助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可能是新辅助化疗个体化应用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