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研究
    大黄素乙酰化物致鼻咽癌CNE-1细胞线粒体自噬活性的研究
    莫媛媛,侯华新,黎丹戎, 陈云龙,梁 燕,莫春燕,王春苗,李 竟
    2014 (1):  1-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01
    摘要 ( 418 )   PDF(692KB) ( 634 )  
    目的 研究大黄素乙酰化物作用鼻咽癌CNE-1细胞后,其线粒体损伤及其与线粒体自噬的关系。方法 以5 mg·L-1及10 mg·L-1大黄素乙酰化物作用鼻咽癌CNE-1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黄素乙酰化物导致鼻咽癌CNE-1 细胞自噬体形成的超微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钙离子、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变化及线粒体自噬的活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两个实验组细胞都出现线粒体损伤以及线粒体自噬体。大黄素乙酰化物作用后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细胞内游离的钙离子浓度升高(P<0.05);细胞内活性氧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经线粒体与溶酶体示踪分析,可见大黄素乙酰化物作用的实验组均出现酸性溶酶体增殖,其中包含线粒体探针标记的线粒体碎片等典型的自噬特征,且增加的趋势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大黄素乙酰化物可致鼻咽癌CNE-1细胞线粒体损伤,并与线粒体自噬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xin-1在C57BL/6J小鼠肝癌模型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孔 娜,匡志鹏,杨 帆,李韵秋,吴继宁
    2014 (1):  7-1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02
    摘要 ( 385 )   PDF(656KB) ( 556 )  
    目的 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Axin-1在化学诱导C57BL/6J小鼠肝癌模型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揭示Wnt/β-catenin通路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95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45只。实验组小鼠以联合二乙基亚硝胺(DEN)/四氯化碳(CCl4)/乙醇诱导建立小鼠肝癌模型,对照组未予任何特殊处理。每2周定期处死两组小鼠各5只,并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动态观察Axin-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小鼠经化学诱导20周后成功诱发小鼠肝癌并建立小鼠肝癌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Axin-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在诱导的第4周至第14周,实验组和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诱导的第16周至第20 周实验组和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诱癌时间的延长,实验组Axin-1的表达逐渐降低,在诱导的第16周、第18周和第20周Axi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1±0.083、0.278±0.042、0.120±0.028(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Axin-1在对照组各诱导期均为阳性表达,实验组从第16 周开始Axin-1的表达减弱,至第 20周时Axin-1几乎不表达。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Axin-1可能起着负性调节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肝癌细胞系中CD90+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许 飒, 宁淑芳,利基林,冯 雁,唐艳萍,骆成飘,张力图
    2014 (1):  12-1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03
    摘要 ( 508 )   PDF(473KB) ( 697 )  
    目的 筛选肝癌细胞系中CD90 (Thy-1)阳性表达的细胞,初步探讨CD90+细胞亚群的干细胞特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术筛选5种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Bel-7404、Bel-7403及SK-Hep-1)中CD90 (Thy-1)阳性表达的细胞,以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增殖能力,CCK-8法观察CD90+细胞的增殖能力和顺铂对CD90+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肝癌细胞株Sk-Hep-1中有66.02%的细胞CD90呈阳性表达。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CD90+细胞克隆形成率为(18.60±2.95)%,显著高于CD90-细胞及未分选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显示培养4 d后CD90+细胞的增殖较CD90-及未分选细胞明显加快;CD90+细胞在相同浓度的顺铂作用下其抑制率较CD90-细胞和未分选细胞明显降低,三者的抑制率分别为14.8%、29.7%和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细胞中的CD90+细胞是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CD90可能是肝癌干细胞候选的分子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2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 彧, 黄天壬,陈 铃,何国珍, 邓 伟, 张春燕,
    2014 (1):  16-1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04
    摘要 ( 481 )   PDF(305KB) ( 850 )  
    目的 检测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2(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2,ASGR2)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探讨ASGR2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以RT-PCR法检测55例HCC患者、55例非肝癌的其他肿瘤患者和33例非肿瘤的其他疾病对照患者外周血液中ASGR2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肝癌组和非肝癌的其他肿瘤组患者血液中ASGR2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5%、6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和非肿瘤的其他疾病对照组ASGR2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5%、7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GR2基因在3组患者外周血液中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ASGR2基因的表达与HCC患者的性别、年龄、AFP、肝硬化、肿瘤家族史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GR2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HCC发生、发展有关,检测ASGR2的水平有望作为HCC早期发病的预测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M4SF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刘慧敏,俸艳英,高彩云,阳志军
    2014 (1):  20-2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05
    摘要 ( 443 )   PDF(449KB) ( 587 )  
    目的 探讨跨膜四超家族成员1(transmembrane 4 super family 1,TM4SF1)蛋白在人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3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55例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TM4S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TM4SF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90%)高于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65.22%)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5.00%)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M4SF1蛋白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膜近基底膜处及细胞质中,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近基底膜处及细胞膜其他部位,而在卵巢癌细胞中则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细胞质中。③Ⅲ~Ⅳ期卵巢癌患者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中低分化癌患者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患者(P<0.05)。④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腹水量的多少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FIGO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⑤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M4SF1蛋白在卵巢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M4SF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RCC1、BAG-1及BRCA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阳 诺,马 辉,冼 磊,陈铭伍
    2014 (1):  25-2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06
    摘要 ( 385 )   PDF(451KB) ( 652 )  
    目的 探讨ERCC1、BAG-1和BRCA1基因mRNA在接受以铂类为基础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85例NSCLC患者中74例给予以铂类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采集全组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其中34例患者的癌旁组织,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其ERCC1、BAG-1和BRCA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3个基因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ERCC1、BAG-1阴性表达的患者OS显著长于阳性表达的患者(P均=0.001)。ERCC1、BAG-1阴性表达的患者接受铂类化疗的疗效显著优于阳性表达的患者(P=0.002、P=0.001)。②BRCA1阴性表达的患者OS长于阳性表达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③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BAG-1可作为NSCLC患者接受铂类化疗的预后指标(P=0.027、P=0.022)。结论 检测ERCC1和BAG-1的表达可作为指导NSCLC患者术后接受铂类化疗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4层螺旋CT 血管重建对肝癌非肝动脉供血的研究
    赵 阳,苏丹柯,赖少侣,朱旭娜,金观桥,刘丽东,罗宁斌
    2014 (1):  30-3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07
    摘要 ( 398 )   PDF(504KB) ( 478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非肝动脉供血的形成与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包膜和病理分级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21例HCC患者术前采用64层螺旋CT行动态增强扫描,并通过工作站获取血管重建图像;将全部病例的影像学和病理学信息(CT检查显示的癌灶大小及其位置和包膜、非肝动脉供血的血管情况及肿瘤病理分级等)与手术证实的非肝动脉形成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全组121个癌灶中,手术证实24个癌灶有28支非肝动脉供血血管,发生率为19.8%;CT发现27个癌灶中有30支非肝动脉供血血管。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分析,CT检查显示肿瘤非肝动脉供血血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率分别为96.0%、96.9%和96.7%。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其位置与非肝动脉供血的形成密切相关(P<0.05),肿瘤包膜完整与否和肿瘤病理分级与非肝动脉供血的形成无相关(P>0.05)。结论 螺旋CT血管重建可较准确地显示HCC的非肝动脉供血血管;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等影像学信息是判断肿瘤有无非肝动脉供血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肺腺癌化疗疗效的关系
    董翠梅,康马飞,赵燕仪,林 静,陶利英
    2014 (1):  35-3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08
    摘要 ( 447 )   PDF(315KB) ( 646 )  
    目的 观察肺腺癌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化疗前抽取92例肺腺癌患者外周血液,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化疗的疗效关系。结果 92例肺腺癌患者中,MTHFR基因C677T野生型(CC)的分布为60.9%(56/92),纯合突变型(TT)为14.1%(13/92),杂合突变型(CT)为25.0%(23/92)。一线化疗方案使用培美曲塞/卡铂的疗效:野生型(CC)PR 20例,SD 19例,PD 17例,总有效率(ORR)为35.7%;纯合突变型(TT)PR 2例,SD 7例,PD 4例,ORR为15.4%;杂合突变型(CT)SD 13例,PD 10例,ORR为0。CC型患者化疗ORR显著高于TT型和CT型者(P=0.001)。CC型与TT型/CT型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2个月和4.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3)。二线化疗方案使用吉西他滨/奈达铂或多西紫杉醇/奈达铂的疗效:CC型PR 2例,SD 5例,PD 10例;TT型SD 3例;CT型PR 1例,SD 2例,PD 7例, CC型与TT型/CT型患者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MTHFR基因C677T野生型(CC)肺腺癌患者可能是使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有效的人群。MTHFR基因C677T CC型患者的TTP显著长于TT型患者和CT型患者。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吉西他滨/奈达铂或多西紫杉醇/奈达铂化疗疗效无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肿瘤标志物在不可测量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秦柳霄,梁 嵘,陈昕妤, 廖小莉,廖思娜,原春玲,黎 倩,李永强,韦明景,蓝肖玲,朱丽君,刘志辉
    2014 (1):  39-4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09
    摘要 ( 457 )   PDF(327KB) ( 648 )  
    目的 研究血清中CEA、CA125及CA153的水平及其变化在不可测量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在我院化疗的不可测量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化疗前后血清中CEA、CA125及CA153的检测结果,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其变化与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的81例患者中,54.32%(44/81)的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处于正常水平(标志物阴性组),45.68%(37/81)的患者有1种或1种以上的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标志物阳性组),标志物阴性组患者中位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9.0个月,显著长于标志物阳性组的9.8个月(P=0.007);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个月 vs 37.7个月,P=0.06)。化疗后任一标志物下降Ⅱ度以上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下降Ⅰ度者(10.2个月vs 5.2个月,P=0.008)。结论 化疗前血清中CEA、CA125及CA153升高的不可测量病灶晚期乳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较短,化疗后任一标志物下降Ⅱ度以上可预测该类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获益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u70和端粒酶及端粒酶逆转录酶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
    汤 帆,覃宇周,林 源,茹海明,谢学成
    2014 (1):  43-4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0
    摘要 ( 331 )   PDF(494KB) ( 455 )  
    目的 研究Ku70、端粒酶(telomerase)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3种蛋白预测Ⅱ期和Ⅲ期直肠癌放疗联合XELOX方案化疗的疗效。方法 根据新辅助放化疗前后影像学检查的疗效评价,将入组患者分为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1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Ku70、端粒酶及hTERT 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有效组患者hTERT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无效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u70、端粒酶蛋白在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u70、 端粒酶及hTERT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放化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与患者KPS评分、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等无关(P>0.05)。结论 hTERT蛋白的表达可以反映Ⅱ期和Ⅲ期直肠癌患者予放疗联合XELOX方案化疗的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吴金通,彭俊英,吴陈宾,沈 芬
    2014 (1):  47-5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1
    摘要 ( 513 )   PDF(342KB) ( 1444 )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40例,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治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靶区剂量PGTVnx及PGTVnd均为69.96~73.92 Gy、PTV-1为60~66 Gy、PTV-2为54~56 Gy,共分割33次。化疗方案:顺铂80 mg/m2,静滴,3周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首日使用,共2个周期;放疗的第1天给予尼妥珠单抗(泰欣生)100 mg,每周1次,共8周。随访观察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4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4个月,随访率100%,在随访期内1例局部进展。治疗后6个月评价,鼻咽病灶和淋巴结的有效率均为97.5%。治疗期间发生Ⅲ级骨髓抑制9例,Ⅲ级口腔黏膜炎8例,无Ⅳ级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对局部控制的影响
    邱冬妮,王 磊,杨剑波,徐世民
    2014 (1):  51-5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2
    摘要 ( 468 )   PDF(382KB) ( 784 )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对局部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443例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分为血红蛋白上升组141例和血红蛋白下降组302例。前组行单纯放疗51例,放疗+化疗90例;后组予单纯放疗110例,放疗+化疗192例。放疗为常规放疗,化疗为诱导化疗和同步放化疗。分析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治疗期间血红蛋白上升组患者和血红蛋白下降组患者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5%和37.5%(P=0.0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8.5%和37.4%(P=0.009),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3.3%和27.7%(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治疗前和治疗期贫血、T分期及治疗期血红蛋白上升是影响鼻咽癌患者局部控制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上升是影响局部控制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对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莫炎霖,秦 岭,李 龄,朱小东,韦周吉,殷 雪
    2014 (1):  56-5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3
    摘要 ( 423 )   PDF(298KB) ( 730 )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调强放疗的初治患者52例,在CT定位图像上分别勾画左右侧颞叶,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获取其受照射的剂量。采用DN-认知评估系统(DN-cognitive assessment system,DN-CAS)评价患者放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并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患者左侧颞叶、右侧颞叶的平均受照射剂量分别为(17.5±7.3) Gy、(18.2±6.8) Gy。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在DN-CAS量表中的计划、同时性加工、注意、继时性加工分量表的标准分与放疗前相似(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早期的认知功能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放疗后的长期影响值得关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DP化疗方案联合博来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赖小刚,王宪东,刘大治,周恩涛
    2014 (1):  60-6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4
    摘要 ( 396 )   PDF(292KB) ( 750 )  
    目的 探讨DP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博来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8例晚期NSCLC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后胸腔内注射博来霉素,第2天采用DP方案进行全身化疗,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58例患者中获CR 9例,PR 39例,SD 7例,PD 3例,胸腔积液控制的有效率为82.8%。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胸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以Ⅰ级、Ⅱ级为主。结论 DP化疗方案联合博来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NSCLC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层螺旋CT诊断肝胆管囊腺癌的价值
    唐一兵,慕 鉴,尹 华
    2014 (1):  62-6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5
    摘要 ( 368 )   PDF(286KB) ( 705 )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肝胆管囊腺癌(hepato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HBCAC)的CT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癌的CT资料,其中2例因碘过敏仅做多层螺旋CT平扫,16例做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14例为单发囊性病灶,4例为多发囊性病灶,其中12例有壁结节,15例肝内胆管扩张,6例病灶中有实质性软组织肿块,CT主要表现为囊性密度病灶,可见囊壁或分隔,乳头状软组织影向囊内突出形成壁结节,增强扫描后壁结节及软组织肿块持续性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显示肝胆管囊腺癌的特征性表现,可为诊断肝胆管囊腺癌提供可靠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刘战丛,王丽萍,李贺鹏
    2014 (1):  64-6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6
    摘要 ( 448 )   PDF(277KB) ( 1445 )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属于纤维上皮源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为较好的诊断方法。乳腺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种。治疗以外科手术为首选方法,首次手术切除范围的合理性是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尚不肯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体会
    王在国,何润沛,叶振伟,林志强,胡夏荣,赖国威,陈刘镇,邓润枢,梁子君,俞武生,郑惊雷,黄石川,陈建华
    2014 (1):  67-6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7
    摘要 ( 367 )   PDF(314KB) ( 602 )  
    目的 总结80岁以上高龄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80岁以上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340 min、390 min、4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 ml、800 ml、1 000 ml,分别于术后42 d、51 d、83 d康复出院。围手术期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胃瘫2例,肺部感染、深静脉导管菌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无胰瘘、腹腔出血和腹腔感染者。3例均康复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13个月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而死亡,另1例术后随诊53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高龄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禁忌证,只要具备熟练的专科手术技能及围手术期综合救治能力,80岁以上高龄患者仍可安全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沙利度胺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江 伟,张 章,齐志峰,吴越菲,秦 岭,刘鹏英,孙玲玲,王仪胜
    2014 (1):  70-7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8
    摘要 ( 398 )   PDF(290KB) ( 848 )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老年肿瘤化疗患者分为Thd组和对照组各34例。Thd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Thd,第1周为100 mg/d,每晚睡前吞服,如患者能耐受不良反应,每周增加50 mg,直至维持目标剂量为200 mg/d,如不能耐受加量者,则维持原剂量。对照组单用化疗。观察两组KPS评分、QOL评分、睡眠和饮食情况等。结果 Thd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QOL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d组患者睡眠、饮食改善率分别为58.8%、55.9%,对照组二者改善率均为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便秘等,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可以改善老年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讨
    大肝癌切除术中及术后低体温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李 湘,莫新少,陈似霞,杨一兰
    2014 (1):  74-7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19
    摘要 ( 469 )   PDF(300KB) ( 579 )  
    目的 探讨大肝癌切除术中及术后麻醉复苏期低体温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为临床体温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60例术中及术后麻醉复苏期的大肝癌切除术患者,按低体温强度分为A1组(体温<35℃,41例)、A2组(体温35~35.5℃,85例)、A3组(体温35.6~35.9℃,34例);同时根据低体温持续时间分为B1组(时间<1 h,35例)、B2组(时间为1~2 h,47例)、B3组(时间>2 h,78例)。比较各组麻醉清醒时间、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第5天肝功能、切口愈合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1组较A2组、A3组麻醉清醒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延迟(P<0.05);A3组较A1组、A2组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量减少、术后第5天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降低(P<0.05);B3组较B1组、B2组麻醉清醒时间延长、术后第5天ALT和AST恢复减慢;B3组较B1组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量增加(P<0.05)。B1组、B2组、B3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温<35℃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影响较大,应加强术中及术后麻醉复苏期患者的体温监测,及早发现低体温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复温措施,减少低体温对患者术后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康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教学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软件联合PBL教学法在鼻咽癌靶区勾画教学中的应用
    刘莲花,黄丙俭
    2014 (1):  77-7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20
    摘要 ( 351 )   PDF(281KB) ( 622 )  
    目的 探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软件联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鼻咽癌靶区勾画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科实习的36名实习医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名。观察组采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软件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仅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时理论考试成绩、阅片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阅片成绩,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加深理解记忆、理论与实际联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软件联合PBL教学法是提高实习医生鼻咽癌靶区勾画能力的有益尝试,值得临床教学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
    罗 舟,徐 涛,恽 文,李 建,李 丽,唐金海
    2014 (1):  80-8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21
    摘要 ( 402 )   PDF(311KB) ( 768 )  
    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对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延长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绝大部分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结果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均接受ALND。但现有研究显示,部分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并没有因ALND而取得生存获益,这就引发了对于SLNB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是否必须行ALND问题的思考。本文就近年来SLNB指导乳腺癌患者ALND相关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陈兴隆, 王 欣, 董 明,李 光
    2014 (1):  83-8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22
    摘要 ( 409 )   PDF(301KB) ( 513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启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发挥关键作用,诱导DC参与的免疫应答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目前DC免疫治疗NSCL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宫内膜癌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唐乔乔,宋红林,张洁清
    2014 (1):  86-8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23
    摘要 ( 372 )   PDF(290KB) ( 543 )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部分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较正常者低。研究发现IR不仅能够引起机体血糖代谢的异常,同时也引起机体其他方面的代谢紊乱。除了高胰岛素血症对子宫内膜癌的影响外,IR引起的代谢改变对子宫内膜癌亦产生影响。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促进葡萄糖的利用,LKB1作为其上游的调节因子,能在多种细胞内磷酸化和活化AMPK,从而起到下调血糖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休克蛋白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刘新文,邹小琴,黄振光,杨玉芳
    2014 (1):  90-9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24
    摘要 ( 416 )   PDF(307KB) ( 518 )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热应激时机体所表现出以防御性为特征的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具有“分子伴侣”和热防御功能,参与调节细胞凋亡和抗氧化等作用,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就HSPs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梁泳荣,向邦德
    2014 (1):  93-9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25
    摘要 ( 340 )   PDF(328KB) ( 638 )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一种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以加快患者安全地康复为目的,经大量病例和循证医学证实是安全有效的。FTS理念较多地应用于胃肠道手术中,且已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FTS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该理念应用于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是安全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进展
    陈志玲,江锦芳
    2014 (1):  96-9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1.26
    摘要 ( 343 )   PDF(304KB) ( 717 )  
    总结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快速、有效处理导管堵塞,保证导管通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SCI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