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共识、指南与标准
    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
    石汉平,赵青川,王昆华,许红霞,李薇,方玉,余时沧,齐玉梅,朱广迎,路潜,罗琪,张晓伟,谭荣绍,焦广宇,贾润萍,周莉,葛声,丛明华,李增宁,王昆,张小田,于康,
    2015 (5):  313-319. 
    摘要 ( 367 )   PDF(658KB) ( 34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腺病毒介导的p16基因表达对体外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
    吴红平,孙娟娟,李林芳,钱其军
    2015 (5):  320-32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02
    摘要 ( 243 )   PDF(813KB) ( 442 )  
    目的 探讨p16基因表达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病毒载体构建并包装过表达p16基因的腺病毒,分别感染原代小鼠成纤维细胞(MEF)和肝癌SMMC-7721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结果 成功构建腺病毒介导的p16基因表达系统,并在MEF和SMMC-7721细胞中高效表达。CCK8法检测p16基因表达对MEF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在第1~4天分别为(6.8±0.25)%、(10.6±0. 68)%、(12.4±0.93)%和(45.7±1.13)%(P<0.01);但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不明显;SA-β-gal染色显示p16基因可明显诱导MEF细胞衰老[(15±5)个/视野],但不能诱导SMMC-7721细胞发生衰老(0个/视野)。 结论 单独 p16基因表达在体外不足以诱导肿瘤细胞的衰老和生长阻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38 MAPK/p53信号通路调控骨肉瘤细胞中Ether à go-go表达的研究
    吴进,刘庆军,陈志达,曾文容,吴欣宇,林斌
    2015 (5):  325-329.  doi: DOI: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03
    摘要 ( 197 )   PDF(1218KB) ( 617 )  

    目的 检测Ether à go-go (Eag) 在人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并探索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和免疫印迹技术 (Western blot,WB) 检测骨肉瘤细胞MG-63中Eag的表达。体外实验检测Eag抑制剂对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内实验检测Eag短发卡RNA (short hairpin RNA, shRNA) 对裸鼠骨肉瘤生长的影响。最后用WB检测骨肉瘤细胞中促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Eag在MG-63细胞中高表达,Eag shRNA或抑制剂丙咪嗪(Imipramine) 能从体内外有效地抑制人骨肉瘤细胞增殖。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或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 siRNA) 可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同时诱导p53的表达。p53激活剂nutlin-3可抑制MG-63细胞增殖并下调Eag的表达,而p53抑制剂pifithrin-alpha (PFT-α) 则能促进MG-63细胞增殖并诱导Eag的表达。 结论 Eag作为癌基因参与了骨肉瘤细胞增殖过程,其可能受p38 MAPK/p53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Leptin、NF-κBp65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罗元,李辛辛,魏斐斐,林思彤,韦玉鸾,郑萍
    2015 (5):  330-33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04
    摘要 ( 196 )   PDF(493KB) ( 350 )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 κBp65,NF-κBp65)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MaxVisionTM法检测63例慢性子宫颈炎(炎症组)、125例CIN组织(CIN组)中Leptin 和NF-κBp65的表达。结果 Leptin在炎症组中100%表达,且呈强阳性表达,在CIN组中随着CIN级别的升高其表达逐渐减弱;NF-κBp65在炎症组和CIN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CIN组为强阳性表达,其表达强度随CIN 级别升高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tin和NF-κBp65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 =-0.234 ,P<0.05)。结论 NF-κBp65的高表达对CIN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在CIN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细胞异常增生影响Leptin合成与分泌而致其表达下降或异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Ⅱ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
    陈凯华,梁忠国,李龄,曲颂,曾凡艳,潘信斌,朱小东
    2015 (5):  334-33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05
    摘要 ( 218 )   PDF(503KB) ( 476 )  

    目的 比较Ⅱ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Ⅱ期鼻咽癌患者56例为同步组,同期行单纯放疗的Ⅱ期鼻咽癌患者51例为单放组。对两组患者生存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及无失败生存率。 结果 同步组与单放组相比,各种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及无失败生存率的风险比(HR)分别为1.15 (95%CI=0.21~6.36)、1.10 (95%CI=0.26~4.73)、1.16 (95%CI=0.33~6.89)、1.38 (95%CI=0.36~5.2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是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的预后因素(P=0.030),年龄越大生存率越低。 结论 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未能改善Ⅱ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对Ⅱ期鼻咽癌预后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臂游离皮瓣在舌癌术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段绪伟,李伟,许坚,韦正波
    2015 (5):  339-342.  doi: DOI: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06
    摘要 ( 181 )   PDF(354KB) ( 598 )  

    目的 探讨前臂游离皮瓣在舌癌术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舌鳞癌患者采用颈部淋巴结清扫、舌部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并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的舌癌术后功能重建。其中2例同期接受前臂外侧皮神经移植。术后部分患者接受皮瓣感觉功能测定。结果 10例患者移植的皮瓣均存活,无感染、口底漏等并发症发生。2例行前臂外侧皮神经移植术的患者1例术后有轻感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的恢复,另1例未接受感觉功能测定。8例无神经移植的患者中4例接受术后感觉功能测定,均未见各种感觉功能的恢复。结论 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是舌癌术后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既适用于术后范围较大、累及口底和舌根的组织缺损,也可同期行前臂外侧皮神经移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0例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及预后
    郭仪,罗吉辉,杨熙华,刘晓飞,龙孝斌,邓治洲,刘辉
    2015 (5):  343-34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07
    摘要 ( 295 )   PDF(367KB) ( 533 )  

    目的 分析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探讨其手术指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于我院胃肠外科行原发灶+肝转移灶切除的40例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效果并用Log-rank检验及Cox风险比例模型分别对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主要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R0切除30例,R1切除10例,无R2切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 (6/40),无术后大出血及死亡病例。1年、2年及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5% (15/40)、10.0% (4/40)、0,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病理类型、原发胃癌侵犯浆膜、胃周淋巴结转移、血管癌栓、神经侵犯、转移灶分布、转移灶直径、肝转移类型、肝切除方式和手术根治程度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胃癌侵犯浆膜、血管癌栓、神经侵犯、转移灶直径和手术根治程度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原发胃癌未侵犯浆膜、无血管癌栓、无神经侵犯、肝转移灶直径<5 cm和R0切除者可能是胃癌肝转移行原发灶+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受益人群,亦可能是较佳的手术适应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原春玲,梁嵘,林燕,张玉梅,黎倩,梁超勇,李永强
    2015 (5):  347-35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08
    摘要 ( 261 )   PDF(386KB) ( 443 )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NSCLC患者的病情及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80例NSCLC患者(NSCLC组)、40例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其他类型组)、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3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不同分期NSCLC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结果 随着NSCLC临床分期的升高,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类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TT3、FT3及FT4水平均显著高于NSCLC组(P<0.05),TT4及TSH水平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的TT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改变,且与临床分期存在密切关系,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的病情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Notch1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吕杰,谭亚娜,邰宵辉,李红玲
    2015 (5):  350-35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09
    摘要 ( 237 )   PDF(569KB) ( 481 )  

    目的 探讨Notch1在B细胞淋巴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B细胞淋巴瘤组织(B细胞淋巴瘤组)和27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对照组)中Notch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特点。结果 Notch1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27%和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受侵位置及临床分期均无关(P均>0.05)。结论 Notch1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上调,其在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9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杨振东,肖慧敏,刘峰
    2015 (5):  353-35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0
    摘要 ( 200 )   PDF(412KB) ( 462 )  

    目的 比较CHOP及CHOEP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 39例初治DLBCL患者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分为CHOP方案组19例,予环磷酰胺750 mg/(m2·d),d1;阿霉素50 mg/(m2·d),d1;长春新碱1.4 mg/(m2·d),d1(总量不超过2 mg);强的松100 mg/d,d1~d5。CHOEP方案组20例在CHOP方案基础上加用足叶乙甙100 mg/(m2·d),d1~d3,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CHOP组患者获CR 6例,PR 9例,SD 3例,PD 0例,RR为78.9%。CHOEP组患者获CR 15例,PR 4例,SD 1例,PD 0例,RR为 95.0%,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毒副反应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对于初治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CHOEP方案比CHOP方案治疗的完全缓解率更高,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发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化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39例临床分析
    陈伟,周旋光,薛林云,吴腊英
    2015 (5):  357-36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1
    摘要 ( 189 )   PDF(580KB) ( 476 )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ESD对3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病变范围、浸润深度、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其中鳞癌38例,腺癌1例;病变范围平均为1.6 cm×1.2 cm,手术切除范围平均为2.3 cm×1.9 cm;16例病变限于黏膜上皮层,22例病变浸润黏膜肌层但未累及黏膜下层,1例累及黏膜下层且切缘见癌细胞浸润,后转外科手术;1例术中并发食管小穿孔,1例并发术中出血,2例术后3个月并发食管狭窄,均在内镜下成功处理。 结论 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恩度联合GEMOX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蔡定贤,唐名杰,王世坤,熊文明
    2015 (5):  360-36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2
    摘要 ( 255 )   PDF(399KB) ( 594 )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恩度)联合GEMOX方案(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二线治疗铂类耐药复发或难治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 23例均为一线TP(紫杉醇+铂类)方案化疗或化疗停止6个月内进展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恩度15 mg静滴5 h,d1~dl4;吉西他滨1 000 mg/m2 静滴30 min,d1、 d8;奥沙利铂130 mg /m2 静滴2 h,d1。每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化疗前给予腹腔穿刺引流术。结果 23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 0例,10例(43.5%)部分缓解(PR),8例(34.8%)疾病稳定(SD),5例(21.7%)疾病进展(PD),疾病控制率(DCR)为78.3%。中位疾病进展生存时间(TTP)为5.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0.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下降7例(30.4%),其中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例;Ⅲ~Ⅳ级血小板下降5例(21.7%)。结论 恩度联合GEMOX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有较好的疗效,除血液学毒性外其他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晚期卵巢癌化疗的二线方案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术后抗病毒结合胸腺肽治疗的疗效观察
    李长严,崔艳欣,葛忠, 张杰,秦凯凯,张梅
    2015 (5):  363-36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3
    摘要 ( 177 )   PDF(365KB) ( 540 )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药物拉米夫定结合胸腺肽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合并HBV感染的肝癌患者65例,分为对照组32例,单纯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组33例先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接受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清除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3年后HBV-DNA 清除率和HBeAg 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共56 例复发,其中治疗组27 例,对照组29 例。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3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1%、44.2% vs 90.9%、27.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拉米夫定结合胸腺肽治疗合并HBV感染的肝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有利于清除病毒复制,提高生存时间,可作为HBV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后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讨
    中药敷脐预防肿瘤化疗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唐静,姚嫱
    2015 (5):  367-36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4
    摘要 ( 215 )   PDF(390KB) ( 447 )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穴位贴敷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的疗效。方法 采用抽样的方法, 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在我科化疗的70例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患者在便秘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治疗,24 h更换1次,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常规护理及预防便秘的饮食指导。比较两组预防便秘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的综合疗效及中医症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敷脐对肿瘤化疗所致便秘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对子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韦荣泉,陈丽君,彭伟萍,陈英,覃英,杨菲菲
    2015 (5):  369-37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5
    摘要 ( 198 )   PDF(357KB) ( 653 )  

    目的 探讨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对降低子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方法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选取60例有较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子宫颈癌患者,应用全程关护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结果 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干预前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分别为(77.64±7.65)分和(71.71±7.83)分,复杂性维度分别为(30.70±3.14)分和(29.34±4.01)分,不明确性维度分别为(46.94±5.90)分和(43.00±5.13)分,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实施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可降低子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乳腺癌中PTEN、SHIP的表达对淋巴转移的影响
    李凯,石来敏,孟会会,李湘奇
    2015 (5):  372-37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6
    摘要 ( 165 )   PDF(397KB) ( 352 )  

    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也是影响乳腺癌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淋巴转移的生物学过程中存在抑癌基因的缺失和变异。PTEN、SHIP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缺失促进了乳腺癌的淋巴转移,因此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本文综述PTEN、SHIP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对淋巴转移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GF/c-Met信号传导通路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周韶璋,宋向群
    2015 (5):  375-37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7
    摘要 ( 266 )   PDF(408KB) ( 604 )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信号传导通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继发性耐药密切相关。针对该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为晚期NSCLC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就HGF/c-Met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晚期NSCLC中的治疗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应用现状
    郝春海,许坚
    2015 (5):  379-38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8
    摘要 ( 200 )   PDF(359KB) ( 417 )  

    口腔、颌面部肿瘤提倡以手术为主进行综合治疗,但术后易出现组织缺损、吞咽及语言功能障碍等。为了改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外形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的修复重建,以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的组织缺损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综述目前临床常用的游离皮瓣的特点及其在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应用概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王小磊,刘德泽
    2015 (5):  383-38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5.19
    摘要 ( 189 )   PDF(366KB) ( 356 )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由于患者中位生存期较短,因此不少医务人员正致力探讨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目前NSCLC脑转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