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及黄曲霉毒素双暴露下肝细胞癌中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的意义
    白涛,齐鲁楠,陈洁,叶甲舟,吴飞翔,彭涛,黎乐群
    2016 (1):  1-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01
    摘要 ( 290 )   PDF(769KB) ( 664 )  
    目的  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双暴露下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根据HBV与AFB1的暴露情况,将广西地区HCC 82例患者分为HBV(+)/AFB1(+)(实验组A组)44例;HBV(+)/AFB1(-)(对照组B组)15例;HBV(-)/AFB1(+)(对照组C组)15例;HBV(-)/AFB1(-)(对照组D组)8例,另收集肝外伤、肝血管瘤等20例肝切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用PCR技术及免疫组化法对p53基因11对外显子的突变及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82例HCC患者p53exon7-249阳性突变率为40.2%,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突变率为0,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对照组C组和对照组D组的阳性突变率分别为50.0%、13.3%、46.7%和25.0%,其中实验组A组比对照组B组有更高的突变率(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82例HCC患者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4.4%,正常对照组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0,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对照组C组和对照组D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46.7%、73.3%和37.5%,其中实验组A组分别比对照组B组、对照组D组有更高的阳性表达率 (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53exon7-249突变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在广西地区HBV和AFB1双暴露因素下的HCC发生过程中,p53基因有更高的突变率及蛋白表达,尤以p53exon7-249突变为其特征性改变,为该地区HCC发生常见的一种分子生物学事件;p53基因的高突变率及其蛋白高表达率可能为HBV和AFB1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蛭素对肝细胞癌HepG2细胞抑制作用机制探讨
    李先建,何剑波,陈闯,黄山,连芳,赵荫农,邬国斌
    2016 (1):  7-1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02
    摘要 ( 374 )   PDF(710KB) ( 368 )  

    目的 研究水蛭素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HepG2细胞抑制作用及其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含不同浓度(1 U/mL、2 U/mL、4 U/mL和8 U/mL)水蛭素的培养液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水蛭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水蛭素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水蛭素对肝癌HepG2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水蛭素浓度(1 U/mL、2 U/mL、4 U/mL和8 U/mL)增加及作用时间(24 h、48 h、72 h)延长而增加,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P<0.05)。不同浓度(2 U/mL、4 U/mL和8 U/mL)水蛭素作用48 h后,肝癌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37±1.16)%、(40.27±0.97)%、(76.17±1.5)%,细胞侵袭个数分别为(204±9)个、(163±6)个、(94±4)个,细胞迁移个数分别为(86±5)个、(54±7)个、(20±5)个,细胞凋亡率、侵袭及迁移个数随水蛭素浓度增加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P<0.05)。VEGF mRNA、蛋白的表达量随水蛭素浓度增加而明显下调(P<0.05)。结论 水蛭素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鼻咽癌标本库的经验和体会
    陈超, 潘建基,邹长棪,宗井凤,林可焴,何火聪,苏颖
    2016 (1):  12-1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03
    摘要 ( 295 )   PDF(375KB) ( 488 )  

    目的 利用我院鼻咽癌的标本资源,建立鼻咽癌标本库,为科学研究提供组织标本。方法 收集鼻咽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及外周血液。将组织标本置于-196℃液氮中保存;将分别处理后的全血液、白细胞层、血浆和血清于-80℃低温冰箱长期保存。将所有资料数据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结果 目前标本库保存的鼻咽癌组织标本共1 152例,其中原发恶性肿瘤1 151例,复发肿瘤标本1例。鼻咽部正常组织标本95例。鼻咽慢性炎症标本24例。全血液标本、血浆标本、白细胞层标本和血清标本各2 416例。血液标本治疗前1 635例,治疗结束781例,治疗前和治疗结束配对499例。血液标本和组织标本配对614例,其中与治疗前、治疗结束的血液标本均配对者193例。结论 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鼻咽癌标本库,为标本库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iNOS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明玉,赵亚君,谭亚纳,李红玲
    2016 (1):  15-1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04
    摘要 ( 324 )   PDF(490KB) ( 400 )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DLBCL及15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iNOS的表达情况,分析iNOS的表达与DLBCL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之间的关系。结果 iNOS在DLBCL及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2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IPI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iNOS在DLBCL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IPI相关,提示iNOS在DLBC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与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的关系
    林鑫,郑艳,崔同建
    2016 (1):  18-2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05
    摘要 ( 427 )   PDF(378KB) ( 534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的关联性。结果 1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50例,无糖尿病120例。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2.0%和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7.01%和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2型糖尿病组肝转移率为20.0%,无糖尿病组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而合并2型糖尿病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并未增加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危险性,但淋巴结转移数量有增加趋势,更易发生肝转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化疗联合脑转移瘤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波,苏胜发,欧阳伟炜,马筑,李青松,栗蕙芹,胡银祥,卢冰,何志旭
    2016 (1):  22-2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06
    摘要 ( 289 )   PDF(381KB) ( 631 )  

    目的 分析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瘤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单纯脑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单纯脑转移且脑转移瘤及原发肿瘤均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rank 检验,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5个月(4~4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95% CI:11.2~14.8),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3.8%、13.5%和3.8%。胸部原发肿瘤体积<118 cm3组和≥118 cm3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0个月(95% CI:11.6~16.4)和12.0个月(95%  CI:10.7~13.3),1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42.9%,2年生存率分别为20.8%和0,3年生存率分别为8.3%和0,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8,P=0.017)。胸部原发肿瘤放疗剂量(dose to PTV,DTPTV)≥66 Gy组和DTPTV<66 Gy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0个月(95%  CI:10.8~15.2)和14.0个月(95%  CI:10.8~1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80)。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原发肿瘤体积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瘤放疗治疗NSCLC单纯脑转移取得较好疗效,原发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生存获益更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唑来膦酸或帕米膦酸二钠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单风晓,任铁军
    2016 (1):  27-3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07
    摘要 ( 331 )   PDF(427KB) ( 620 )  

    目的 比较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分别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51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和治疗组(n=24)。治疗组口服阿那曲唑(1 mg/d)联合唑来膦酸4 mg静滴;对照组口服阿那曲唑(1 mg/d)联合帕米膦酸二钠60 mg静滴,28 d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骨痛缓解情况、骨转移灶清退情况、无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d,SRE)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6 d后对照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为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骨转移灶清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中位无SRE生存时间为17.4个月和22.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5.8个月和35.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肌肉及骨酸痛等,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医学
    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的Meta分析
    杨玉婷,谭晓虹,岑洪
    2016 (1):  32-3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08
    摘要 ( 276 )   PDF(939KB) ( 498 )  

    目的 系统评价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的疗效。方法 采用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CNKI、CBM、Google 学术搜索等数据库,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并提取资料、评估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纳入12个研究共62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非移植组比较,移植组治疗提高了患者无瘤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HR=0.48, 95% CI:0.31~0.74,P<0.001)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HR=0.49,95% CI:0.35~0.68,P<0.001),减少了死亡事件(RR=0.62,95% CI:0.39~0.97,P=0.04)。结论 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Ph+ALL患者的基础上,序贯allo-HSCT可能优于无allo-HSCT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山东省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张丽冉,王睿,王新国, 赵东曼,张新,卜范峰,谢凤祥,范波涛,祁德波
    2016 (1):  38-4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09
    摘要 ( 366 )   PDF(430KB) ( 442 )  

    目的 对山东省各地区医院门诊和常规体检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进行检测分析,以了解山东省各地区、各年龄段女性hrHPV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济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集的88 365例标本,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 Ⅱ,HC Ⅱ)检测hrHPV16型、18型、31型、33型、35型、39型、45型、51型、52型、56型、58型、59型和68型的感染情况。结果 共检出hrHPV感染阳性者19 812例,阳性率为22.4%。hrHPV阳性率最高的地区为莱芜(36.5%)、淄博(36.5%)和泰安(36.4%),其次为枣庄(33.4%)、济宁(29.3%)和菏泽(28.8%),继而为临沂(25.6%)、滨州(24.8%)、威海(24.5 %)、聊城(23.3 %)、东营(22.9 %)、烟台(22.6 %)、青岛(20.5%)、日照(20.2%)、德州(19.5%)、潍坊(19.3%),济南最低(17.6%)。山东省女性hrHPV感染以<20岁组的阳性率最高(34.6%), 20~24岁组(32.3%)、25~29岁组(23.5%)和30~34岁组(21.4%)的阳性率逐渐下降,50~54岁组的阳性率最低(20.5%),尔后逐渐升高至55~59岁组的22.9%以及>59岁组的22.0%。威海、青岛、潍坊、泰安、济南、淄博、德州、滨州、东营等具有与山东省总体阳性率相似的年龄分布规律。结论 本结果基本反映了山东省女性hrHPV感染的分布状况,对掌握山东省各地区女性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的子宫颈癌筛查和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李树斌,黄彩虹
    2016 (1):  44-4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10
    摘要 ( 525 )   PDF(630KB) ( 425 )  

    目的 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LGES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8例患者平均年龄46岁。肿瘤直径1~6 cm,平均5 cm。肿瘤位于子宫内6例,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肿瘤位于子宫外2例,表现为下腹部肿块。镜下由类似子宫内膜增生期间质细胞构成,呈卵圆形或短梭形,在螺旋状小血管周围呈同心圆样排列,呈舌状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肿瘤细胞CD10均呈弥漫强阳性表达,PR均阳性, ER阳性7例,SMA、desmin局灶阳性1例, Inhibin局灶阳性1例。8例均获访,无死亡病例。结论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需免疫组织化学辅助综合分析,CD10、ER、PR可作为LGESS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讨
    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远期膀胱功能状况调查分析
    刘艳辉,陈丽君,陈英, 冯茜茜,彭伟萍
    2016 (1):  47-5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11
    摘要 ( 272 )   PDF(415KB) ( 417 )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远期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膀胱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234例,采用问卷法和电话随访调查患者术后远期膀胱功能情况。结果 发生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67例(30.45%);影响患者远期膀胱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和膀胱功能锻炼程度。结论 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远期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加强延续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各级医院肿瘤化疗专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
    杨玲,唐新华,岑绍芳,刘媛芳
    2016 (1):  51-5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12
    摘要 ( 238 )   PDF(361KB) ( 371 )  

     目的 调查广西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肿瘤化疗专科/病区(以下简称“肿瘤化疗科”)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为其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肿瘤化疗科的整体人力资源配置、护理团队构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39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含肿瘤化疗科69个,医护比为1∶1.6,床护比为1∶0.3。各级医院肿瘤化疗科护理人员以34岁以下女性(78.9%)、初级职称(79.5%)、大专学历(58.6%)为主。结论 广西各级医院肿瘤化疗专科护理人员总量相对不足、队伍结构欠合理、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需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肿瘤化疗专科护理队伍建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策略与思考
    姚冰清,张俊萍
    2016 (1):  55-5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13
    摘要 ( 203 )   PDF(356KB) ( 378 )  

    目前免疫疗法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模式,该法主要以提高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为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机体免疫反应和维持耐受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基于DCs的抗肿瘤策略由体外抗原负载、基因修饰发展为体内靶向DCs以及对微环境中负性调控因素的控制。本文以DCs修饰策略的不同,就目前DCs的临床试验及对DCs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易翔,唐安洲
    2016 (1):  58-6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14
    摘要 ( 243 )   PDF(369KB) ( 428 )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且不能编码的蛋白质,但具有生物学功能的RNA分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发现lncRNA与头颈肿瘤细胞的增殖、 凋亡、细胞周期改变、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且可以改变肿瘤对放疗及化疗敏感性,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头颈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本文就lncRNA在头颈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
    丘海,覃宇周
    2016 (1):  62-6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15
    摘要 ( 283 )   PDF(347KB) ( 305 )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有不少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但尚有争议。本文总结国内外有关HBV感染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研究,就HBV感染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低温冷冻灭活技术在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刘斌,袁振超
    2016 (1):  66-6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16
    摘要 ( 337 )   PDF(380KB) ( 790 )  

    骨肉瘤保肢治疗已成为骨肿瘤外科主要发展方向,骨肉瘤生物重建逐渐成为保肢治疗的首选方法。深低温冷冻灭活回植技术以其手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保留了骨诱导生成能力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型保肢技术。本文就深低温冷冻灭活技术在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乳腺癌子宫转移1例报道
    李丹,姚嫱
    2016 (1):  69-7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1.17
    摘要 ( 227 )   PDF(584KB) ( 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