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研究
    吗啡对人食管癌细胞Ec109生长及p53、caspase-3 基因表达的影响
    南振华,潘灵辉
    2016 (2):  73-77.  doi: DOI: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01
    摘要 ( 172 )   PDF(684KB) ( 353 )  

    目的 研究吗啡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生长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食管癌Ec109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吗啡不同作用浓度分为3个亚组:M1组(0.1 μmol/L)、M2组(10 μmol/L)、M3组(1 000 μmol/L);对照组加入等容量的RPMI-l640培养基。各组分别作用24 h、48 h和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作用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RT-PCR测定p53caspase-3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1组、M2组、M3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且随吗啡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各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1);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和G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吗啡作用浓度增加而升高明显,呈浓度依赖性(P<0.05),各实验组细胞p53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随吗啡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吗啡可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53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扶绥县壮族肝癌家系人群Itgb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毛赛兰,何承诚,赵瑞强, 闫雷, 黄正, 谢裕安
    2016 (2):  78-8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02
    摘要 ( 302 )   PDF(449KB) ( 350 )  

    目的 研究广西扶绥县壮族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高发家系人群Itgb1基因rs229814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扶绥县20个肝癌高发家系共79例(肝癌高发家系组)和10个正常对照家系共40名(正常对照家系组)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MALDI-TOF MS)检测两组Itgb1基因rs2298141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家系组人群携带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00%、47.50%、12.50%。肝癌高发家系组人群携带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00%、40.00%、10.00%;两组Itgb1基因rs2298141位点各基因型频率与期望值吻合度较好(P>0.05),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正常对照家系组人群中AG、GG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是AA基因型个体的0.67倍(95%CI:0.22~2.1,P=0.50)和1.05倍(95%CI:0.17~6.6,P=0.96);肝癌高发家系组人群中未患肝癌者AG、GG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是AA基因型个体的0.91倍(95%CI:0.31~2.71,P=0.86)和2.2倍(95%CI:0.40~11.96,P=0.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中Itgb1基因rs2298141位点的SNP与罹患肝癌无明显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204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沈思乔,肖晓玲,朱晓菲,冯振博
    2016 (2):  83-8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03
    摘要 ( 264 )   PDF(503KB) ( 524 )  

    目的 探讨miR-204在人乳腺癌组织及MCF-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提取癌症和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浸润性乳腺癌的miR-204相关数据进行汇总,转染miR-204过表达病毒,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并通过RT-qPCR检测转染率,MTT法检测过表达miR-204后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miR-204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下调(P<0.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P<0.05)。过表达miR-204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miR-204上调后,细胞凋亡率达到(34.7±1.9)%,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强(P<0.001)。结论 miR-204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介导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人脑胶质瘤中OIP5和CTCF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石蕾,张庆梅,付骏,罗彬,彭亚,陈芳,李希圣,肖绍文, 谢小薰
    2016 (2):  88-9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04
    摘要 ( 338 )   PDF(452KB) ( 437 )  

    目的 检测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 OIP5和CTCFL mRNA在人脑胶质瘤(以下简称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OIP5和CTCFL作为胶质瘤免疫治疗靶抗原的可能性。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92例胶质瘤组织中OIP5和CTCFL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在92例胶质瘤组织中,OIP5和CTCFL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47%(17/92)和20.65%(19/92);DNA 测序结果证实 RT-PCR产物为OIP5和CTCFL基因cDNA的扩增片段。OIP5和CTCFL mRNA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和卡氏评分等临床指标均无关 (P>0.05)。结论 OIP5和CTCFL 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不高,能否作为胶质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视野IVIM-DWI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刘尧,李伟雄,赵妍
    2016 (2):  92-9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05
    摘要 ( 260 )   PDF(454KB) ( 538 )  

    目的 探讨小视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共75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行IVIM序列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将75个结节分为良性组(56个结节)及恶性组(19个结节),比较两组双指数模型IVIM参数假扩散系数(Slow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low ADC )、真假扩散系数(Fast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Fast ADC)、灌注分数(Fraction of fast ADC,f)和传统单指数模型参数标准表观扩散系数(Standar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tandard ADC),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组Standard ADC、Slow ADC、Fast ADC、f值分别为(1.90±0.45)×10 -3 mm2/s、(1.63±0.06)×10-3 mm2/s、(153.44±104.58)×10 -3 mm2/s和(20.95±9.04)%;恶性组分别为(1.15±0.21)×10 -3 mm2/s、(0.96±0.23)×10-3 mm2/s、(172.25±106.97)×10-3 mm2/s和(22.94±8.60)%,其中Standard ADC、Slow 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st ADC、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ndard 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61,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100%;Slow 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96.43%,两者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视野IVIM-DW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鉴别诊断价值,Standard ADC及Slow ADC是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较敏感的参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邵鹏,余新林,胡玮,李月春,王骏臣,温志震
    2016 (2):  96-9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06
    摘要 ( 259 )   PDF(437KB) ( 341 )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联合奥沙利铂(OXA)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S-1口服+OXA动脉灌注及栓塞;对照组29例,给予OXA+5-氟尿嘧啶(5-FU)动脉灌注及栓塞,每6周介入治疗1次。连续2次介入治疗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50.0 %和44.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3.3%和68.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8.1个月和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3个月和13.2个月,两组DCR及中位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栓塞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3.3% vs 62.1% 和20.0% vs 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联合OXA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HBV-DNA载量对肝细胞癌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影响
    颜喆,彭涛,郭雅,彭民浩,陈希纲,尚丽明,陈滨,肖开银
    2016 (2):  100-10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07
    摘要 ( 284 )   PDF(403KB) ( 436 )  

    目的 探讨术前HBV-DNA载量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42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A级HCC患者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HBV-DNA不同载量进行分组,比较术前HBV-DNA载量与PHLF发生的关系。结果 术后发生PHLF 99例(29.0%)。PHLF总发生率≥106 IU/mL组为42.6%(20/47)、105 IU/mL组为29.2%(21/72)、104 IU/mL组为34.9%(22/63)、103 IU/mL组为19.7%(11/56)、<103 IU/mL组为24.0%(25/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900,P=0.064);PHLF-B级及以上的发生率分别为21.3%(10/47)、16.7%(12/72)、19.0%(12/63)、10.7%(6/56)、13.5%(14/10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3.118, P=0.538)。根据术前HBV-DNA不同载量进一步行亚组分析PHLF-B级及以上发生率,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HBV-DNA载量对PHLF-B级及以上发生无明显影响,对于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术前经简单抗病毒治疗后应尽快手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谭萍,何炎鸿,张凌云,李宏达
    2016 (2):  103-10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08
    摘要 ( 217 )   PDF(399KB) ( 473 )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CD3+、CD4+、CD8+、CD4+/CD8+细胞和NK细胞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ES)评估认知功能,VAS评分法及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疼痛和镇静状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 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CD8+细胞水平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 和7 d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CD8+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 d(P<0.05),CD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术后7 d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E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同时可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邓玲,陆玉秀,梁振强,杨云莉,罗旺,杨春
    2016 (2):  108-11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09
    摘要 ( 238 )   PDF(391KB) ( 479 )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在本院行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10.47% (9/86)。单因素分析显示,照射野、患侧肺平均照射剂量及患侧肺V5、V10、V15 、V20、V25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20是影响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患侧肺V20是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医学
    影像学检查对卵巢上皮性癌治疗后复发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廖胜斌,李力,阳志军
    2016 (2):  113-11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10
    摘要 ( 251 )   PDF(931KB) ( 457 )  

    目的 系统评价影像学检查(B 超、CT、MRI、PET/CT)对卵巢上皮性癌治疗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R、CBM、CJFD、CSJD 和清华同方等数据库。检索期限自建库至今,收集有关影像学检查(B 超、CT、MRI、PET/CT)诊断卵巢上皮性癌复发的诊断试验。根据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 Meta-Disc 1.4 版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的 CT 文献 8 篇,共 478 例患者;MRI 文献 4 篇,共 231 例患者;PET/CT 文献 15 篇,共 1 007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T 检查对卵巢上皮性癌治疗后复发的诊断比值比为10.32(95% CI:4.93~21.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0%(95% CI:64%~75%)和 81%(95%CI:75%~86%),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 3.11(95%CI:2.30~4.19)和 0.35(95% CI:0.23~0.55)。MRI 检查对卵巢上皮性癌治疗后复发的诊断比值比为 55.90(95% CI:19.37~161.3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95%CI:82%~92%)和 90%(95% CI:78%~97%),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 7.57(95%CI:3.31~17.33) 和 0.15(95% CI:0.06~0.39)。PET/CT 检查对卵巢上皮性癌治疗后复发的诊断比值比为 63.09(95%CI:26.29~151.4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8%(95% CI:85%~91%)和 88%(95% CI:84%~91%),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 7.64(95% CI:2.56~22.86)和 0.13(95% CI:0.08~0.22)。结论 CT、MRI、PET/CT 检查在诊断卵巢上皮性癌治疗后复发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 PET/CT 检查的敏感性高于 MRI 及 CT 检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GP73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董志勇,李建平, 徐静,王冠梁,黄晓刚,林伟
    2016 (2):  119-12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11
    摘要 ( 314 )   PDF(378KB) ( 356 )  

    目的 探讨高尔基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在肝细胞癌(hep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人外周血清62例,其中HCC 31例(HCC组),健康志愿者31名(健康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血清中GP73 的表达,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GP73诊断HCC的效能。结果 HCC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GP7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9%(23/31)和9.68%(3/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设定GP73浓度82.2 ng/mL为诊断临界值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其检测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到最优,分别为90%和78%。结论 GP73诊断HCC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较好的HCC诊断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伊立替康或依托泊苷联合顺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柏峰,方献英,宋波,张宇
    2016 (2):  122-12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12
    摘要 ( 435 )   PDF(369KB) ( 479 )  

    目的 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rinotecan plus cisplatin,IP)与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toposide plus cisplatin,EP)两种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disease small cell lung cancer,ED-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初治ED-SCLC患者50例,予IP方案治疗25例,顺铂(DDP) 30 mg/m2静脉滴注,d1~d3;伊立替康(CPT-11)150 mg/m2静脉滴注,d1;予EP方案治疗25例,DDP 30 mg/m2静脉滴注,d1~d3;依托泊苷(Vp-16)60 mg/m2静脉滴注,d1~d5,两种方案均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4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IP方案和EP方案有效率分别为72.0%、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4);两种方案血液学毒性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P方案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EP方案(P=0.002)。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或依托泊苷联合顺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似,患者均可耐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肺腺癌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王蓓莉,胡玉琴,李江波,姚俊涛
    2016 (2):  126-12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13
    摘要 ( 668 )   PDF(317KB) ( 662 )  

    目的 观察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5例接受含铂类两药联合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 50,CA50)和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比较各项指标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45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 1例,部分缓解(PR) 13例,疾病稳定(SD) 16例,疾病进展(PD) 15例,总有效率为31%(14/45)。有效的患者(CR+PR)化疗前后血清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的患者中,16例SD患者化疗前后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PD患者化疗后血清CEA和CA5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近期疗效的患者化疗前后NSE、CA19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CEA水平有助于判断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化疗疗效,血清CA50水平对疗效评价为PD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脏层胸膜侵犯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冯耀,茅乃权
    2016 (2):  129-13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15
    摘要 ( 287 )   PDF(400KB) ( 576 )  

     脏层胸膜侵犯(visceral pleural invasion,VPI)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准确预测脏层胸膜是否侵犯可影响NSCLC预后的评估和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本文就VPI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背部血管肉瘤1例
    吴宸
    2016 (2):  133-13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2.16
    摘要 ( 203 )   PDF(385KB) ( 3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