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 2024, Vol. 16 ›› Issue (2): 205-214.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2.11
摘要: 目的 探讨CD45+CD326+双阳性细胞(double positive cells,DPCs)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并构建膀胱癌DPCs相关基因评分系统,探究不同DPCs评分膀胱癌患者肿瘤微环境的特征。 方法 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DPCs的分子特征,质谱流式技术分析DPCs高比例组和低比例组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异质性。基于TCGA⁃BLCA队列,根据DPCs的特征基因构建评分系统,并在GSE13507队列及GSE32894队列中进行验证。结果 膀胱癌患者中DPCs高比例组患者的预后较低比例组患者的预后差(P=0.0158),且高、低比例组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存在异质性,高比例组患者较低比例患者的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有更高的免疫检查点、共抑制因子和共激活因子的表达水平(均P<0.05);基于TCGA⁃BLCA队列构建了9个基因(APOBEC3G、CD96、CLEC2D、GNG2、GNLY、IL32、PSMB9、RORA、SKAP1)的膀胱癌DPCs相关基因评分系统。TCGA⁃BLCA队列、GSE13507队列和GSE32894队列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评分组膀胱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比低DPCs评分组短(均P<0.01)。免疫抑制、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在高风险评分组中显著富集。结论 DPCs与膀胱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基于DPCs特征基因构建的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预后。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