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 2025, Vol. 17 ›› Issue (3): 372-382.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5.03.16
摘要: 目的 筛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对放疗应答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并验证其功能。 方法 利用GSE39366数据集筛选放疗应答组与无应答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的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选择预后相关基因。通过韦恩图分析确定关键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评估关键基因的免疫微环境,包括ESTIMATE评分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以及它们与免疫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通过整合关键基因与患者临床特征构建一个预后预测模型。使用外部数据集GSE41613验证关键基因的预后意义,使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比较不同基因表达水平的细胞在放疗敏感性上的差异。通过RT⁃qPCR检测不同放疗剂量下关键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共筛选出519个DEGs和81个预后相关基因,确定CCR7、MS4A1、TBC1D10C和CTTN为HNSCC放疗敏感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与肿瘤免疫浸润显著相关,基于这些基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外部数据集验证表明,CCR7和CTTN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均P<0.05),而MS4A1和TBC1D10C则未显示出显著的预后预测价值(均P>0.05)。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CCR7表达升高且CTTN表达降低的HNSCC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增加。CCR7和CTTN的表达水平随放疗剂量的变化而动态改变。 结论 CCR7和CTTN的表达水平与HNSCC的放疗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涉及免疫微环境调控。CCR7和CTTN有望成为HNSCC放疗敏感性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