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 2021, Vol. 13 ›› Issue (5): 447-451.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1.05.01
•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专栏 • 下一篇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2004—2018年结直肠癌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605个监测点的2004—2018年结直肠癌死亡病例,根据年龄、性别和地区进行分层,计算结直肠癌粗死亡率(crude mortality rate,CMR)、年龄标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ASMR)及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结果 2004—2018年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病例共213 513例,CMR为9.67/10万,ASMR为6.52/10万。15年间我国结直肠癌CMR呈上升趋势(APC=3.30%,P<0.001)。城市地区结直肠癌ASMR无明显变化,但东、西部农村地区结直肠癌ASMR呈上升趋势(APC=1.13%,P=0.020;APC=1.80%,P=0.004),中部农村地区结直肠癌ASMR呈下降趋势(APC=-1.22%,P=0.010)。城乡地区男性结直肠癌CMR均高于女性(P<0.001),城市地区女性结直肠癌ASMR呈下降趋势(APC=-1.10%,P<0.001)。城市地区20~39岁和40~59岁年龄组的结直肠癌ASMR呈下降趋势(APC=-3.04%,P=0.007;APC=-1.98%,P=0.002);农村地区≥60岁年龄组结直肠癌ASMR呈上升趋势(APC=0.86%,P=0.030)。结论 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逐年上升,城乡地区人群结直肠癌死亡率在年龄、性别、地区等各层均存在显著差异,未来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人群结直肠癌的防控,以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