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伟刚, 李嘉辉, 李铁求, 谭武宾, 周松. KIF20A在高级别T1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1, 13(4): 420-424. |
[2] |
唐卫中. 肿瘤专科医院日间病房的运行模式及管理实践[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0, 12(4): 367-369. |
[3] |
雷奕,黄英凡,吴芸,陈振兰. 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8, 10(3): 244-247. |
[4] |
张杰,徐璟,李自慧,吴飞翔,邹岭,陈洁,叶甲舟, 莫显伟,黎乐群,林源,梁立盛. 全程关护诊疗模式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8, 10(1): 47-51. |
[5] |
柯晴,谭晓虹. 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6, 8(3): 194-196. |
[6] |
黄秒,苏丹柯,赖少侣,金观桥,谢东,刘爱群. 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5, 7(4): 298-299. |
[7] |
周晓波,缪伟贤,陈思,廖锦先. 膀胱癌患者尿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5, 7(3): 209-212. |
[8] |
程继文,银河,覃柱艺,马勇,唐勇,廖林楚,张庆云,白先忠,王植柔. 腹腔镜辅助下无气腹小切口膀胱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5, 7(2): 118-120. |
[9] |
唐勇,李秀宁,高超, 刘翰楠,王琪. RhoGDI2基因抑制膀胱癌转移涉及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5, 7(1): 18-22. |
[10] |
游雪梅,莫新少. 国内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在推进肿瘤护生培养中的应用[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3, 5(4): 354-356. |
[11] |
廖 彬,杨占斌. EZH2、FHIT和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3, 5(2): 142-144. |
[12] |
林少虹,林月双,黄春叶. 序贯治疗告知单联合电话随访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2, 4(4): 359-361. |
[13] |
杨伟萍, 黄 娜, 韦长元. 改革培养模式,培养现代应用型肿瘤学专业人才[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2, 4(3): 287-290. |
[14] |
李雪清, 左育涛, 潘俊华. 根治性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手术配合[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1, 3(4): 334-336. |
[15] |
丘京东, 陈春之. 羟基喜树碱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1, 3(2): 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