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0-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大鼠手术创伤后淋巴细胞HSP70表达及与肝功能、皮质醇变化的关系
    荀敏;卢榜裕;孙志刚;黄健康;
    2010 (02):  81-84. 
    摘要 ( 301 )  
    目的探讨HSP70在手术损伤后对肝脏可能的保护作用,以及与其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 400只SD大鼠通过建立不同程度肝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每组100只,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12、24、48h进行分批处理(每时间点均20只),采集血液标本,检测淋巴细胞HSP70表达、血皮质醇及ALT和TB的水平,并分析相关关系。结果淋巴细胞HSP70表达与肝功能指标存在一定关联性,淋巴细胞HSP70表达与血皮质醇水平的关联性较强。结论 HSP70在机体手术损伤所致应激反应中有可能抑制了肝功能恶化,对机体器官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且HSP70与应激中有重要作用的糖皮质激素(GC)存在一定关系,有一定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刘庆仪;黄小云;李少英;王尊;孙爱静;
    2010 (02):  85-88. 
    摘要 ( 378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522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264例和对照组258例。新辅助化疗组给予FEC或TEC方案化疗4~6周期后进行手术,符合保乳条件者实施保乳手术;对照组实施全乳房切除术。分析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率以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231/259),82.20%(217/264)的患者达到保乳条件,其中实际实施保乳手术85例。经67.4(36~166)个月随访,新辅助化疗组的复发率、转移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完全缓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64%(63/68)、88.23%(60/68),高于未达到临床完全缓解者的81.15%(155/191)、73.82%(141/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17);病理完全缓解的35例患者OS、DFS分别为97.14%(34/35)、94.19%(33/35),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224例患者OS、DFS分别为81.25%(182/224)、75%(168/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1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使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原发肿瘤缩小,提高保乳率,准确地进行治疗前分期将是判断新辅助化疗对该癌预后影响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沙利度胺对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于起涛;宋向群;梁丹;王惠临;曾爱屏;周达;何剑波;周韶璋;
    2010 (02):  89-91. 
    摘要 ( 315 )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第三代化疗药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水平的变化。方法 66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初治ⅢB~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合组35例,接受沙利度胺联合第三代含铂方案治疗;单化组31例,接受第三代含铂方案化疗。并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45.7%,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7.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14d;单化组有效率38.7%,临床受益率58.1%,中位TTP为89d,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受益率差异虽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但联合组略高于单纯化疗组;两组治疗2周期后血清VEGF浓度均显著下降(P=0.000),两组PR、SD的病人治疗后VEGF浓度均下降明显,而PD的病人治疗前后VEGF浓度无明显变化。经沙利度胺干预后患者血清VEGF浓度的下降与单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结论沙利度胺与第三代化疗药含铂方案联合应用,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但未观察到沙利度胺干预能使患者血清VEGF浓度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蛋白飞行质谱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初步研究
    石琴;陈群;谢强;黄明翔;李育宏;林江平;王成辉;陈巧林;
    2010 (02):  92-94. 
    摘要 ( 334 )  
    目的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探寻恶性胸水蛋白标志物,建立快速、简便的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方法系。方法收集恶性和非恶性胸水各50例,按照年龄、性别进行一一配对,采用WCX2磁珠技术对血清蛋白进行捕获,用蛋白质谱阅读器PBSⅡ对芯片进行扫描、分析。结果恶性和非恶性的胸水蛋白图谱相比,存在5个差异表达蛋白(P<0.05),其中包括3个高表达蛋白,分子量分别是5335、7577、11670Da。结论 SELDI-TOF-MS技术能筛选出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好的差异蛋白,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
    黄琴滔;卢榜裕;黄建康;黄飞;靳小建;黄玉斌;
    2010 (02):  95-98. 
    摘要 ( 385 )  
    目的评价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9年1期)、MEDLINE(PubMed1965~2009.5.2)、Embase(1974~2009.5.2)、CBM(1978~2009.5.2)和CNKI(1979~2009.5.2)等有关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研究,一个是随机对照试验,另一个是半随机对照试验,共343例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5年生存率、死亡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年死亡率和远处转移率保乳手术比改良根治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10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方面,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期为T1、T2、T3a和N0、N1a、N1b、M0并能耐受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的单发乳腺癌老年女性患者,保乳手术是较改良根治术更好的选择。目前比较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研究尚缺乏,有必要开展和设计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谢桂生;董保国;韦建宝;梁驰;李霖;
    2010 (02):  99-102. 
    摘要 ( 420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4例需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胃管及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胃管及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 FTS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节省医疗费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稿中计量单位使用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2010 (02):  102-102. 
    摘要 ( 2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立性肺结节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高春民;左传田;李守波;钱立宇;谭军涛;
    2010 (02):  103-106. 
    摘要 ( 288 )  
    目的对不明性质的孤立性肺结节(SPA)通过行VATS和常规剖胸探查术的比较,探讨VATS在该类疾病诊治上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我院149例临床诊断为SPA且均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分别接受VATS和常规剖胸探查手术。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均镇痛次数、胸管留置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肺楔形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都获得病理确诊。结论对于SPN疾病,VATS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稿中统计学符号规范化书写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2010 (02):  106-106. 
    摘要 ( 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表现
    贾慧芳;李航;赵盛发;
    2010 (02):  107-108. 
    摘要 ( 470 )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1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共16个病灶接受了二维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4例16个病灶的二维灰阶超声检出率为100%。二维灰阶超声显示10个病灶位于肝右叶,5个病灶位于肝左叶,1例病灶位于肝左叶与右叶之间。6个病灶表现为等或稍低回声,8个病灶为低回声,2个病灶为高回声。12个病灶探及较丰富彩色多普勒动脉频谱,4个病灶血流呈现轮辐状;峰值流速为26.1~121.6cm/s,均值为58.5cm/s;阻力指数(RI)为0.36~0.81,均值为0.51。所有患者的AFP均为阴性。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具有较为特殊的超声表现,结合其AFP为阴性,可提高超声检查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Ⅲ、Ⅳa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钟伟铭;梁锦辉;高健全;蔡永林;
    2010 (02):  109-111. 
    摘要 ( 362 )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对Ⅲ、Ⅳa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Ⅲ、Ⅳa期鼻咽癌,分为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组54例(研究组)和单纯放疗组54例(对照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研究组于放疗前给予DDP30mg/m2,d1~3;5-FU750mg/m2,d1~3。化疗结束1~3d开始放疗。放疗第4周结束给予第2程化疗,放疗不间断,共2个疗程。辅助化疗于放疗结束后1~4w开始,3~4w重复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3.0%和42.6%(P=0.034)、61.1%和38.9%(P=0.021)、18.5%和37.0%(P=0.032)。在N3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7.1%(4/7)和66.7%(4/6)(P=1.000)。3级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咽黏膜炎,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1%和27.8%(P=0.029)。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减少远处转移率,但对N3患者远处转移率未显示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招丽蓉;王巍;邓燕明;唐溢聪;
    2010 (02):  112-115. 
    摘要 ( 326 )  
    目的评价顺铂+5-氟尿嘧啶(PF)、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DPF)、吉西他滨+顺铂(GP)和紫杉醇+卡铂(TC)等4种方案治疗晚期及复发转移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同一化疗方案的病例列为1组。PF组19例,DPF组22例,GP组23例,TC组23例。分别总结4种方案的有效率、白细胞下降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将DPF、GP、TC方案分别与PF方案的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F组、DPF组、GP组和T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2.11%、72.73%、78.26%、56.5%。DPF方案、GP方案有效率与PF方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9,P=0.047和χ2=5.768,P=0.016)。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GP、TC方案与PF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PF方案较PF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7,P=0.001)。恶心呕吐的发生率4组方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F、GP、TC方案均是治疗晚期及复发、转移鼻咽癌可供选择的化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25例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分析
    黄江琼;黎福祥;李龄;王晓敏;杨超凤;潘朝阳;
    2010 (02):  116-119. 
    摘要 ( 247 )  
    目的对初治鼻咽癌患者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评价该疗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的125例鼻咽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及咽旁间隙、颅底骨质受侵的生存率。结果全组3、5、10年局部区域控制率分别为是98%、95%、9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6%、94%、86%,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97%、89%,总生存率为93%、86%、78%。咽旁间隙、颅底骨质受侵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0%、94.0%、92.0%和89.0%、79.0%、50.0%。结论初治鼻咽癌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即使是在咽旁间隙、颅底骨质受侵时仍有较好的生存率,在费用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较常规放疗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益比,是一种可选择的较好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频热疗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刘阿海;李本全;李发强;王道军;靳桂红;
    2010 (02):  120-122. 
    摘要 ( 350 )  
    目的观察高频热疗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生存率及毒副反应。方法 6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高频热疗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共4个周期。对照组(30例)仅采用TP方案静脉化疗,共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和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以及1、2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高频热疗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反应可耐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N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董平;泮卫红;孙海荧;范鹏;陈惠馨;
    2010 (02):  123-124. 
    摘要 ( 271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N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局部晚期食管癌58例,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28例)和同期放化疗组(30例),两组均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全组处方剂量5600~7000cGy,中位处方剂量6400cGy,200cGy/次。1次/天,5次/周。化疗采用盖诺25mg/m2,静滴3h,第1、8天;顺铂80mg/m2,水化3d,第1天。21d为化疗1周期,共4个周期,其中与放疗同期进行2个周期;放疗结束后2个周期评价。结果近期疗效同期放化组、单放组的RR分别为93.3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0%和46.4%、10.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6个月和10.8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前组大于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N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显著,但毒副反应略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价值(附22例分析)
    唐一兵;黄建宁;
    2010 (02):  125-126. 
    摘要 ( 312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对小肝癌(SHCC)的检出及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明确诊断为SHCC患者的图像,采用高质量扫描模式,增强3期扫描分别25s动脉期扫描、45s门静脉扫描,3min平衡期扫描。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优维显100ml,注射流率为3ml/s。结果 22例SHCC在增强3期扫描上20例为典型表现,即动脉期为高密度、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为低密度或等密度。2例CT表现不典型,各期均为低密度。结论大多数的SHCC在增强3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平衡期检出率最高,薄层扫描能提高SHCC检出率,综合3期扫描表现可提高对小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稿中须写成斜体的外文字符
    本刊编辑部;
    2010 (02):  126-126. 
    摘要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状结肠阴道延长术在子宫颈癌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柔吟;林晓军;黄纯玉;杨为民;
    2010 (02):  127-128. 
    摘要 ( 282 )  
    目的改善和提高子宫颈癌患者施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15例子宫颈癌施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乙状结肠阴道延长术、并保留一侧卵巢,观察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该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卵巢功能基本正常,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保留一侧卵巢并同时施行乙状结肠阴道延长术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术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启事
    本刊编辑部;
    2010 (02):  128-128. 
    摘要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超在肝细胞癌并门静脉癌栓介入治疗联合局部放疗中的应用
    张霞;农先胜;
    2010 (02):  129-129. 
    摘要 ( 312 )  
    目的探讨彩超对肝细胞癌伴门脉癌栓介入治疗联合局部放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肝癌并门脉癌栓患者,治疗前常规行肝脏门脉系统彩色超声检查,治疗后进行复查和随访,了解门脉癌栓变化情况,进一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经治疗后,门脉癌栓消失4例(11.5%),19例(54.3%)癌栓缩小,门脉血流信号增多,缓解率为52.3%。其中,5例(14.3%)患者3个月后癌栓复发。结论彩超显像检查对肝癌门脉癌栓的疗效判断具有敏感性和准确性,其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可应用于肝癌并门脉癌栓的诊疗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分析
    何林;余新文;陈松;苏颜灿;
    2010 (02):  130-131. 
    摘要 ( 264 )  
    目的探讨青少年鼻咽癌的临床特点及3DCRT的疗效。方法对68例青少年鼻咽癌患者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8MVX线照射,鼻咽部照射剂量达40~50Gy/4~5w后,再行三维适形放疗(3D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使鼻咽部照射剂量最终达56~78Gy/6~8w。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61.8%,Ⅱ、Ⅲ、Ⅳ期生存率分别为80.0%、66.7%、48.0%;照射剂量60~70Gy者的生存率与>70Gy者无差别;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3%、26.5%;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为4.8%;出现晚期发育障碍者占放疗后长期生存者的9.5%。结论青少年鼻咽癌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易出现远处转移。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局部照射剂量,减少并发症,照射剂量以60~70Gy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潘式引流管预防妇科恶性肿瘤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裂开的体会
    韦静;
    2010 (02):  132-133. 
    摘要 ( 298 )  
    目的总结潘式引流管预防妇科恶性肿瘤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裂开的效果。方法 :106例妇科恶性肿瘤腹壁皮下脂肪层厚达5cm以上的肥胖患者分为试验组55例,采用皮肤连同皮下脂肪用4号丝线间断不过脂肪底部缝合加潘式引流管放置于缝线下及筋膜上引流;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的缝合方法。结果试验组切口一期愈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8.4%(P<0.01);试验组切口脂肪液化率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P<0.01);试验组切口裂开率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P<0.01);试验组术后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皮下组织不过底部缝合加以引流用于预防腹壁切口裂开、感染,方法简便,引流充分,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大肠癌并急性梗阻97例临床分析
    梁冲;劳景茂;何文海;
    2010 (02):  134-134. 
    摘要 ( 267 )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老年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85例,单纯造口术11例。捷径术1例。病理证实高分化腺癌27例,中分化腺癌49例,低分化腺癌9例,未分化腺癌3例,黏液腺癌9例。1年生存率75.0%,5年生存率20.0%。结论提高对老年大肠癌并急性梗阻临床特点的认识,正确地选择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各器官功能支持和营养代谢支持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沙培林碘化油乳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观察与护理
    陈似霞;钟丽;梁丽宏;蒋金利;
    2010 (02):  135-136. 
    摘要 ( 304 )  
    目的探讨沙培林碘化油乳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沙培林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支持,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预防性用药和及时对症处理以及健康指导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周静脉化疗局部反应观察表的应用
    谢小红;付喜秀;蔡卫玲;陈妙莲;罗金秀;
    2010 (02):  137-138. 
    摘要 ( 276 )  
    目的为避免和减少化疗药物渗漏,降低静脉化疗渗漏的发生率,减轻局部反应。方法应用我科自行设计的静脉化疗局部反应观察表对1000例住院化疗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化疗药物渗漏发生率为1.2%;患者满意度在96%以上。结论应用观察表使化疗输液过程环节质量得以控制,能显著降低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病人应用止痛药物期间便秘的预见性护理
    蒙美好;
    2010 (02):  139-139. 
    摘要 ( 266 )  
    目的观察肿瘤病人应用止痛药物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便秘发生的影响。方法对41例长期应用止痛药物的肿瘤病人实施用药前的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和提供私密性的排便环境等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29例未发生便秘,有效率为70.1%(29/41)。发生便秘的病人仅有12例,发生率为29.3%,有效地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结论对于长期应用止痛药物的病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药物的副反应便秘的发生,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黏附分子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莫颖禧;黄光武;
    2010 (02):  140-142. 
    摘要 ( 292 )  
    肿瘤转移是多步骤的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即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包括肿瘤细胞的脱落、迁移和黏附等。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在癌细胞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自原发灶游离与细胞间黏附降低有关;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改变利于肿瘤的转移;管腔内瘤栓形成是游离癌细胞黏附的结果 ;瘤细胞在游出管腔过程中与管腔内皮及基底膜黏附改变是转移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各种黏附分子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TI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黄敏;李力;
    2010 (02):  143-145. 
    摘要 ( 274 )  
    人类间α胰蛋白酶ITI是一种血浆蛋白酶抑制剂,包含一条轻链bikunin和5条同源的重链,与另一种葡萄糖胺聚糖蛋白-透明质酸(HA)形成复合物,在肿瘤、炎症和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ITI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PC3与肝癌的研究进展
    杨龙;刘剑勇;
    2010 (02):  146-148. 
    摘要 ( 338 )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是一种细胞膜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GPC3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有可能是目前发现在AFP阴性肝癌中表达率最高的基因。GPC3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GPC3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urvivin和PTEN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叶新青;陈发龙;
    2010 (02):  149-151. 
    摘要 ( 350 )  
    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增殖、凋亡和基因变异、缺失有关。survivin是一个具有调节细胞有丝分裂和抑制细胞凋亡双重功能的凋亡抑制蛋白。PTEN是一个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过程。研究显示sur-vivin的过表达和PTEN的失活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survivin和PTEN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在胃癌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赵胜雷;刘剑仑;
    2010 (02):  152-154. 
    摘要 ( 264 )  
    血管形成在乳腺癌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主要的促血管形成因子。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正在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一个新策略,重组人源性抗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rhMAb VEGF、Bevacizumab、Avastin)正是通过抗VEGF作用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本文就VEGF与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入栓塞材料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李靖;马亦龙;
    2010 (02):  155-157. 
    摘要 ( 273 )  
    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其中栓塞剂的选择及对肿瘤血管的栓塞程度对疗效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不同栓塞材料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罗庆伟;田小林;
    2010 (02):  158-161. 
    摘要 ( 274 )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和术后复发的最主要转移方式之一,严重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促进淋巴管的增生,其在胃癌组织中高度表达,研究显示VEGF与胃癌淋巴管的生成有关,阻止淋巴管的生成对肿瘤转移有重要的意义,抑制VEGF及肿瘤淋巴管形成将影响肿瘤组织的增生和扩散,利用VEGF抗体及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肿瘤转移。本文就VEGF与胃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以及降低胃癌复发的研究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进展
    韦皓棠;韦建宝;
    2010 (02):  162-164. 
    摘要 ( 288 )  
    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新领域,大大推动了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目前这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在国内正在开展。本文通过回顾近年的相关文献,侧重于随机对照试验及一些国内外大宗报告的数据分析,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作综述和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癌术前化放疗的研究进展
    谭军涛;左传田;
    2010 (02):  165-166. 
    摘要 ( 271 )  
    术前化放疗能够降低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甚至病理完全缓解,为目前食管癌综合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食管癌术前化放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其护理
    雷奕;
    2010 (02):  167-169. 
    摘要 ( 272 )  
    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已在临床应用多年。本文对近年来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引起皮肤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为临床安全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