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肿瘤临床循证决策的思考
    韦波
    2011 (3):  185-18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01
    摘要 ( 416 )   PDF(865KB) ( 7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TIZ基因mRNA在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RNA干扰载体构建
    赵冰冰, 张玮, 李力, 阳志军
    2011 (3):  187-19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02
    摘要 ( 534 )   PDF(1638KB) ( 596 )  
    目的 检测卵巢癌细胞株中TIZ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构建TIZ基因的特异性RNA干扰(RNAi)载体。方法 通过RT-PCR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系(SKOV3、SKOV3顺铂耐药细胞、SKOV3卡铂耐药细胞、A2780、A2780卡铂耐药细胞、HO8910)中TIZ mRNA的表达;根据Genebank上TIZ的mRNA序列,设计5对siRNA干扰片段,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介导siRNA干扰片段并下调卵巢癌细胞系中TIZ mRNA的表达。采用pTG19-T质粒构建TIZ 和β-actint mRNA表达重组质粒并制备其标准品。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siRNA干扰片段对TIZ基因的下降效率,并筛选最佳siRNA干扰片段。以pGPU6/GFP/Neo载体和质粒DNA测序方法构建pGPU6/GFP/Neo-siRNA-TIZ-573重组质粒。结果 ①除卵巢癌细胞HO8910细胞无TIZ基因mRNA表达外,其余细胞均有TIZ基因mRNA表达。②细胞siRNA干扰片段筛选结果显示介导TIZ-573片段后可下调60%细胞TIZ mRNA表达。③成功构建了TIZ基因RNAi载体pGPU6/GFP/Neo-TIZ-573。结论 多数卵巢癌细胞系表达TIZ mRNA。siRNA-TIZ-573为最佳下调细胞TIZ mRNA片段。构建的pGPU6/GFP/Neo-TIZ-573重组质粒可用于下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肝细胞癌染色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肖开银, 彭民浩, 秦权林, 桂文波, 覃晓, 彭涛, 郭雅, 陈滨, 卢景宁, 黎乐群
    2011 (3):  192-19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03
    摘要 ( 528 )   PDF(828KB) ( 789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染色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25例肝细胞癌染色体DNA异常情况,并与临床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 25例肝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染色体DNA拷贝数的扩增或缺失,较为常见的染色体DNA异常是+1q(72%)、+1p(64%)、+2q(48%)、+2p(48%)、+5q(48%)、+Xq(48%)、+7q(44%)、-4q(48%)、-16p(48%)、-8p(40%)、-17p(36%);相关分析显示+17p、+18p、-8p、-13q、-11q、-8q染色体异常事件与临床指标部分相关。结论 肝细胞癌存在明显的染色体异常,部分染色体异常事件是非随机性的,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2对宫颈癌Hela细胞CDK9基因表达的影响
    潘灵辉, 林飞, 李力, 黄冰
    2011 (3):  196-20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04
    摘要 ( 533 )   PDF(1116KB) ( 421 )  
    目的 研究CO2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CDK9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在癌细胞生长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将宫颈癌Hela细胞株随机分为3组:A组Hela细胞株在压力为8mmHg的纯CO2下通气4h,培养24h;B组Hela细胞株在压力为8mmHg的纯CO2下通气4h,培养120h;C组Hela细胞株未进行CO2处理,细胞株置于常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20h。采用RT-PCR法检测A、B、C组宫颈癌Hela细胞CDK9 mRNA的表达。结果 A、B组与C组比较,A、B组CDK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B组与A组比较,B组CDK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A组下调更显著(P<0.01)。结论 宫颈癌Hela细胞CDK9基因在CO2作用下受抑制出现表达下调,且随CO2作用时间越长,CDK9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越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壮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研究
    利基林, 林书瀚, 唐艳萍, 谭晓玉, 黎远冬, 邓伟, 欧超, 容敏华, 沈筱芸, 张力图
    2011 (3):  200-20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05
    摘要 ( 540 )   PDF(820KB) ( 567 )  
    目的 研究广西壮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收集163例广西壮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采用ARMS(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 PCR扩增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及21的突变,进一步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与文献报道国内8个省、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63例NSCLC中共检出73例EGFR基因突变,EGFR突变阳性率为44.8%,显著高于文献报道国内8个省市的总体水平(30.0%)(P<0.05)。其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各占突变总数38.4%。腺癌和腺鳞癌突变发生率占突变总数的80.8%,女性EGFR基因突变率(57.7%)显著高于男性(38.7%)(P<0.05)。结论 广西壮族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中国8个省、市的总体水平,其中以外显子19和21突变为多见。女性、腺癌和腺鳞癌患者是选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优势人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南宁地区妇女子宫颈HPV感染型别的分析
    高琨, 李力, 杨梅
    2011 (3):  203-20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06
    摘要 ( 450 )   PDF(821KB) ( 702 )  
    目的 分析广西南宁地区妇女子宫颈HPV 感染类型,研究其分布的规律。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法对1 250名门诊机会性筛查的妇女按自愿原则采用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HPV-DNA检测阳性者占31.36%(392/1 250)。HPV-DNA亚型以低危型感染为主,感染率由高到低排列为6、11、43型;高危亚型感染率由高到低排列为16、58、52、18。HPV高危亚型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其次为单一低危亚型感染。在多重感染中以低危和高危型别的二重混合感染为主;而三重、四重感染少见。感染者年龄≤25岁者占42.35%,其次为25~34岁。结论 HPV感染亚型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该检测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以确定感染型别,有利于预测病变转归,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SLC30A9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
    廖燕, 林书瀚, 黎丹戎, 利基林, 唐东平, 唐凯, 张力图
    2011 (3):  206-20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07
    摘要 ( 511 )   PDF(908KB) ( 530 )  
    目的 检测SLC30A9(solute carrier family 30 member 9)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了解SLC30A9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3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10例正常乳腺组织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LC30A9 mRNA的表达并分析临床意义。结果 在90例乳腺组织标本中,SLC30A9 mRNA均有表达,4种组织平均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443±0.247、0.427±0.253、0.405±0.209、0.547±0.190,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例患者存在差异性表达,占16.7%(5/30)。5例患者中3例乳腺癌组织SLC30A9的表达比相应的正常乳腺组织低,2例患者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乳腺癌组织中SLC30A9 mRNA的平均光密度比值在不同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病理类型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30A9基因在各种乳腺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仅在16.7%的病例中出现差异表达,提示该基因可能不是乳腺癌的主导基因,其差异表达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MGMT基因甲基化与化疗疗效关系
    康马飞, 骆梅青, 刘瑛, 廖漓漓, 陈莹
    2011 (3):  210-21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08
    摘要 ( 454 )   PDF(866KB) ( 420 )  
    目的 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血浆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MGMT基因甲基化与含烷化剂方案治疗DLBCL疗效的关系。方法 利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HOP方案治疗前后DLBCL患者外周血血浆MGM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30例DLBCL患者血浆MGMT基因甲基化率为63.3%(19/30),血浆MGMT基因甲基化者化疗有效率为100.0%(19/19),非甲基化者化疗有效率为72.7%(8/11),两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血浆MGMT基因甲基化者化疗后耐药发生率为10.5%(2/19),非甲基化者耐药发生率为54.5%(6/11),两组化疗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外周血血浆中MGMT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预示DLBCL使用含烷化剂方案化疗疗效和耐药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对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郑茁, 陈传本, 陈荔莎, 张瑜, 费召东
    2011 (3):  214-21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09
    摘要 ( 544 )   PDF(1085KB) ( 777 )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对患者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在患者治疗前利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进行扫描,在XVI软件里自动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平移和旋转误差。在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中把平移和旋转误差模拟出来,然后重新计算剂量,将得到新的剂量分布和原计划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原发肿瘤计划靶区(GTV-T-P)的平均剂量(Dm)、包含95%体积的剂量(D95);脑干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脊髓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双侧腮腺的平均剂量及接受超过30Gy剂量的体积(V30)。应用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颈部肿瘤分次间沿X、Y、Z轴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为(1.02±0.83)、(1.28±1.08)、(1.27±1.06)mm和(0.79±0.67)°、(1.00±0.82)°、(0.73±0.68)°。患者脑干、脊髓、腮腺受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肿瘤计划靶区平均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D95统计结果有明显差异,但其平均变化率仅为2.18% 。结论 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无论对靶区还是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都产生影响,而正常组织的剂量和靶区相比受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射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研究
    张波, 卢冰, 苏胜发, 胡银祥, 欧阳伟炜, 栗蕙芹, 王刚, 龙金华
    2011 (3):  218-22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0
    摘要 ( 535 )   PDF(1422KB) ( 646 )  
    目的 前瞻性研究IV期NSCLC化疗同期胸内病灶三维放射治疗模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3年1月至2010年7月入组201例初治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位年龄60岁;KPS≥70分;化疗以铂类为基础二药联合方案,中位数为3周期。化疗同期原发肿瘤计划靶区剂量(DTPTV)中位数为60.3Gy,转移病灶放疗138例。观察疗程完成情况、化疗和放疗相关毒性。结果 19例仅完成1周期化疗不进行生存分析和评价治疗毒性。完成完整治疗、足量放疗、系统化疗、缺陷治疗和未治疗分别为32%、14%、14.3%、30.3%、9%;4~5周期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DTPTV≥63Gy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1月,较其它治疗的生存期显著延长(χ2=25.369,P=0.000);Ⅱ~Ⅲ级胃肠毒性为45%;Ⅲ-Ⅳ级WBC、PLt、Hb毒性分别为35%、18%、15%;Ⅱ~Ⅲ级放射性肺炎和食管炎分别为9.5%和13.4%。治疗后KPS改善和KPS降低≥10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4月(χ2=78.452,P=0.000),Cox回归分析治疗后KPS变化(P=0.000)对生存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胸内病灶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IV期NSCLC的综合治疗模式安全可耐受,4~5周期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DTPTV≥63Gy可能提高生存期,治疗后生存状态降低严重影响生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唾液腺显像对鼻咽癌放疗后腮腺功能的评价
    黄秒, 肖国有, 李党生, 姚忠强, 邓李燕
    2011 (3):  222-22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1
    摘要 ( 443 )   PDF(826KB) ( 825 )  
    目的 探讨唾液腺显像对鼻咽癌放疗后腮腺功能的评价。方法 对40例鼻咽癌行适形调强放疗(30例)及常规放疗(10例)的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5个月作口干程度的比较及唾液腺功能显像检查。结果 放疗结束时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口干症状,放疗后 5 个月,部分患者口干症状有明显改善。唾液腺受损后腮腺显像图像征象及时间放射性曲线均有变化。放疗结束时腮腺定量分析摄取指数(UI)及分泌指数(EI)均比放疗前低(P<0.05),但适形调强放疗组的UI及EI均比常规放疗组高(P<0.05)。结论 适形调强放疗可以有效保护腮腺功能,唾液腺显像可用于监测鼻咽癌放疗后腮腺功能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犬喉全切除并喉功能重建术的麻醉处理
    陈美球, 徐志文, 温文胜, 郑实兴, 梁杰珍, 曾曼丽
    2011 (3):  225-22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2
    摘要 ( 441 )   PDF(816KB) ( 576 )  
    目的 探讨犬头颈部外科实验性手术的适宜麻醉方法。方法 成年杂种犬13只,随机分为2组。单纯组(n=7):首剂3%戊巴比妥钠1ml/kg腹腔注射。复合麻醉组(n=6):首剂为5%戊巴比妥钠0.25ml/kg与速眠新Ⅱ0.05ml/kg分别肌注。结果 单纯戊巴比妥钠组麻醉显效时间为(19.7±6.2)min,维持时间(119.6±34.6)min,术中追加麻药次数不定,术后恢复差。复合麻醉组显效时间为(5.5±1.8)min,维持时间(112.5±24.3)min,此时追加首次剂量的一半,可延长麻醉时间至少(169.8±20.2)min,术后恢复快。两组麻醉的诱导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追加次数(P<0.05)及戊巴比妥钠总量与推荐量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巴比妥钠联合速眠新复合麻醉较单纯使用戊巴比妥钠起效快,术中麻药追加次数少且稳定,麻醉剂用量少,麻醉程度满意,术后恢复快,是更为适宜的喉全切除并喉功能重建术的实验犬麻醉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长期疗效的观察
    梁霞, 朱小东, 李龄, 陈龙, 梁世雄, 黄启芳
    2011 (3):  229-23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3
    摘要 ( 434 )   PDF(838KB) ( 668 )  
    目的 评价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999年4月至2007年7月,对15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单纯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其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总的有效率为37.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8.0%、25.0%、20.0%。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是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效而安全的无创治疗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干损伤的MRI表现
    刘敏, 梁世雄, 廖锦元, 金观桥
    2011 (3):  232-23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4
    摘要 ( 554 )   PDF(994KB) ( 787 )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脑干损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37例鼻咽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脑干损伤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复阅,对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以及增强扫描序列进行分析,明确放射性脑干损伤的病变部位、范围、信号强度和增强后病灶强化等的形态。结果 37例放射性脑干损伤患者,病变位于脑桥19例,中脑1例,延髓3例,脑桥+中脑6例,脑桥+延髓5例,中脑+脑桥+延髓3例。病灶在MRI上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FLAIR表现为低、高混杂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者9例,强化者28例。强化方式:均匀斑片状强化者12例、不均匀环形强化者16例。结论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放射性脑干损伤的病灶,MRI对于诊断放射性脑干损伤有着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移性肝癌的血供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
    沈飞, 茅力平, 孙雅君
    2011 (3):  235-23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5
    摘要 ( 408 )   PDF(962KB) ( 536 )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癌的血供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疗效。方法 观察TACE治疗34例转移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转移后生存率。结果 转移性肝癌以乏血供为主,富血供组有效率为66.7%(8/12),乏血供组为31.8%(7/2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血供组6、12月转移后生存率分别为100%、75.0%,转移后中位生存期21.6月;乏血供组6、12月转移后生存率分别为81.8%、40.9%,转移后中位生存期13.5月,两组转移后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血供的转移性肝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乏血供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20、MLD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蒋雪超, 崔洪霞, 宋红强
    2011 (3):  238-24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6
    摘要 ( 580 )   PDF(809KB) ( 676 )  
    目的 研究V20、MLD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放疗计划的制定,避免或减少放射性肺损伤,提高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自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47例符合研究条件的肺癌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应用6MV X-线照射,剂量50~70Gy/25~35f。制定放疗计划,生成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得到物理参数V20及MLD,分析以上参数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放疗计划要求V20≤30%,脊髓总量≤45Gy。放疗结束后定期行胸片及CT复查,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依据RTOG分级标准评价放射性肺损伤的程度。结果 47例中有15例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31.9%(15/47)。当V20≤25%和>25%时,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4.3%和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MLD≤15Gy和>15Gy时,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4.3%和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20、MLD与放射性肺损伤有相关性,对预测放射性肺损伤有一定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黄秒, 苏丹柯, 赖少侣, 黄向阳, 李强
    2011 (3):  241-24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7
    摘要 ( 472 )   PDF(790KB) ( 576 )  
    目的 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钼靶X线征象进行观察分析,以评价其在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21例NAC后的乳癌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态、钙化和密度等钼靶X线表现。结果 21例乳癌肿块均较NAC前缩小,4例肿块呈局限性密度减低,20例肿块形态发生改变;9例钙化的形态和数目无明显变化,但钙化的范围较前缩小;9例腋窝淋巴结缩小及密度减低。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肿块的钼靶摄影X线征象均有所变化,乳腺钼靶检查可以用来评估NAC的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基循环微波消融治疗晚期周围型肺癌的疗效观察 
    李发强, 冯立冬, 李本全, 张胜, 王道军, 刘阿海, 詹香草, 靳桂红, 王艳霞
    2011 (3):  242-24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8
    摘要 ( 443 )   PDF(815KB) ( 775 )  
    目的 探讨冷基循环微波消融技术对周围型肺癌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6例晚期不能手术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先给予常规化、放治疗控制病情后,再采用冷基循环微波消融技术对残余肿瘤病灶进行消融减瘤、减症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远期生存结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手术完成36例,消融肿瘤病灶42个,完成率100%。术后3d咳嗽、咳痰、咯血和胸痛等症状缓解33例,缓解率91.67%;术后3~6个月,42个肿瘤病灶中完全坏死、吸收36个(85.71%),大部分坏死、吸收(≥90%)4个(9.52%),坏死、吸收50%~70%的病灶2个(4.76%);瘤体直径为0~3cm,比术前缩小2.5~5cm,平均缩小4cm。疗效评价:CR 31例(86.11%),PR 4例(11.11%),NC 1例(2.78%),PD 0例;总缓解率97.22%;临床获益率36例(100%);总生存期10~46个月,中位生存期28个月。结论 冷基循环微波消融技术可以作为晚期周围型肺癌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30例复发鼻咽癌陀螺旋转式60Co放射治疗系统放疗的疗效
    卢耀振, 黄显实, 叶桢开, 农先胜, 陈艳, 蒋昭恒
    2011 (3):  246-24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19
    摘要 ( 501 )   PDF(799KB) ( 599 )  
    目的 析陀螺旋转式60Co放射治疗系统(以下简称陀螺刀)治疗复发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复发鼻咽癌中男24例,女6例,中位年龄52岁(34~73岁)。中位复发时间24 个月(6~125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局部陀螺刀放疗,放疗剂量:2.5Gy/次,16~20次,每周照射5次。观察放疗疗效以及相关毒副反应。结果1年总生存率87%,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67%;1例出现Ⅲ度以上皮肤黏膜反应,余急性反应轻;肿瘤控制情况:CR 57%(17/30),PR 30 %( 9/30),NC 10%( 3/30),PD 3%(1/30);4例因鼻咽大出血休克死亡,1例因全身衰竭死亡。结论陀螺刀是复发鼻咽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急性损伤小,鼻咽大出血可能是主要的死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方法验证多叶光栅到位精度的比较
    付庆国, 杨超凤, 杨海明
    2011 (3):  248-251.  doi:
    摘要 ( 355 )   PDF(811KB) ( 1147 )  
    目的找到一种方便、快捷且准确的检测MLC到位精度的方法。方法对同一台加速器上多叶准直器(MLC)的到位精度,分别采用剂量胶片、平面探测器阵列及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等3种方法进行测量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3种检测手段对同一台加速器的测量结果差异均小于1mm。结论3种工具都可以对同一台加速器的MLC进行QA检测,所得结果基本一致。EPID测量法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测量时间,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腮腺良性肿瘤的术式分析
    潘斌, 韦曙平, 刘文琴, 李冠强
    2011 (3):  251-25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21
    摘要 ( 471 )   PDF(789KB) ( 742 )  
    目的 研究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129例,选择3种不同术式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3年,比较肿瘤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行腮腺区域切除术45例,发生暂时性面瘫6例(13.33%);局部积液5例(11.11%)。腮腺浅叶切除术76例,发生暂时性面瘫19例(25.00%);局部积液23例(30.26%);2例涎瘘。全腮腺切除术8例,发生暂时性面瘫5例(62.50%)。复发1例为全腮腺切除术者(0.78%)。结论 选择适当腮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控制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讨
    135例宫颈癌患者生命质量分析
    黄一华, 陈二玲, 郑建敏, 余丽, 苗朱婕
    2011 (3):  253-25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22
    摘要 ( 488 )   PDF(791KB) ( 530 )  
    通过调查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生命质量的护理措施。治疗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治疗后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及家庭状况为主,加强随访亦是重要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便携式化疗泵配合股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陈小梅
    2011 (3):  255-25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23
    摘要 ( 445 )   PDF(786KB) ( 676 )  
    总结便携式化疗泵配合股静脉置管在21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正确的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未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等现象,提示便携式化疗泵配合股静脉置管持续化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心静脉置管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黄玉红, 李萍, 覃英, 陈爱丽
    2011 (3):  256-25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24
    摘要 ( 449 )   PDF(798KB) ( 739 )  
    总结了妇科肿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置管前进行健康宣教,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置管期间规范化护理和管理,321例置管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经扩容、抗凝、溶栓和抗炎等治疗,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血栓基本溶解,血栓部位血管血运正常,无1例发生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人端粒酶RNA组份基因与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
    欧亚梦兰, 高琨
    2011 (3):  258-26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25
    摘要 ( 399 )   PDF(816KB) ( 495 )  
    现代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大多数实体肿瘤细胞常表现为染色体不稳定性,即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和结构异常。宫颈细胞由非典型性发育异常向宫颈癌转变的过程中几乎都伴有3号染色体长臂扩增。其中,涉及到最重要的基因可能是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基因,位于3q263)。该基因的扩增可阻止细胞凋亡,因而可导致肿瘤产生。现就近年hTERC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的防治进展
    唐雄志, 罗兆芹, 邓艳红
    2011 (3):  261-26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26
    摘要 ( 564 )   PDF(865KB) ( 2706 )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原理及术中、术后预防淋巴囊肿形成的方法以及淋巴囊肿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韦夏, 陈丽君
    2011 (3):  264-26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27
    摘要 ( 447 )   PDF(809KB) ( 722 )  
    同期放化疗是目前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毒副反应以及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指出应制定符合我国自身文化背景的鼻咽癌生活质量测评量表,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患者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护理进展
    马从凤
    2011 (3):  266-26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3.28
    摘要 ( 405 )   PDF(814KB) ( 581 )  
    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静脉溶栓是肿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技术,本文就近年来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SCI文摘
    肝细胞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钟鉴宏
    2011 (3):  269-269.  doi:
    摘要 ( 289 )   PDF(778KB) ( 4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