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研究
    小分子蛋白慢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
    尹巧云, 李力, 于红静, 王琪
    2011 (4):  271-27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01
    摘要 ( 738 )   PDF(2719KB) ( 2510 )  
    目的 构建趋化因子蛋白慢病毒表达系统,建立稳定表达GFP的卵巢癌细胞系,为研究趋化因子蛋白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趋化因子CCL18、IL-8、CXCL1基因克隆质粒经PCR扩增、酶切,与慢病毒载体PWPI连接,构建的重组慢病毒质粒按比例与包膜质粒PCMV-dR 8.74及包装质粒PMD2.G混合,LipofectinTM2000共转染293T细胞系包装病毒颗粒,病毒液感染卵巢癌SKOV3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GFP表达的细胞作为转染成功的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染后目的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验证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组慢病毒基因能高效地转导入靶细胞,转导效率达95%以上,并稳定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和组织中转染目的基因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见目的基因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Western blot 验证转染目的基因组小分子蛋白成功表达。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小分子蛋白慢病毒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小分子蛋白在人体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建立了实验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GF-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秦艳霞, 黄天壬, 邓伟, 余家华, 张春燕, 利基林
    2011 (4):  277-28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02
    摘要 ( 548 )   PDF(806KB) ( 769 )  
    目的 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相关基因IGF-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现场人群中选取113例原发性肝癌及113名健康对照人群。以筛选IGF-1R基因SNP rs 61740868位点为遗传标志,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法)检测IGF-1R基因rs 61740868多态性及其基因分布的频率。结果 肝癌病例组与对照组IGF-1R基因rs 61740868位点均未发生基因突变,其基因型均为CC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GF-1R基因rs 61740868位点多态性与肝癌发生无关,可能不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浓度二磷酸氯喹和雷帕霉素对CNE-2细胞自噬的影响
    潘闻燕, 朱小东, 赵伟, 曲颂, 李龄, 苏芳, 李小宇
    2011 (4):  280-28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03
    摘要 ( 1115 )   PDF(873KB) ( 2143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二磷酸氯喹和雷帕霉素对人鼻咽低分化鳞癌(CNE-2)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NE-2细胞经不同浓度二磷酸氯喹(chloroquine disphosphate,CDP)和雷帕霉素(rapamycin)处理后自噬相关蛋白LC3-II和p62的表达情况。以碘化丙啶(propidineiodide,PI)染色技术分别检测CNE-2细胞经抑制自噬最明显的CDP及rapamycin浓度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 Western-blot结果示,CNE-2细胞经不同浓度CDP和rapamycin处理后LC3-II和p62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CDP处理组中20.60mg/L浓度组LC3-II和p6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各浓度组(F1=719.388,F2=73.885,P均<0.01);rapamycin处理组中18.28μg/L浓度组LC3-II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浓度组(F=375.120,P<0.01),而p62表达水平却明显低于其他浓度组(F=70.770,P<0.01)。PI染色检测结果显示,20.60mg/L CDP组及18.28μg/L rapamycin组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F=0.371,P=0.705)。结论 二磷酸氯喹可以抑制CNE-2细胞的自噬功能,且在20.60mg/L浓度时抑制功能最显著,而不引起细胞凋亡;雷帕霉素可以诱导CNE-2细胞发生自噬,且在18.28μg/L浓度时自噬现象最为明显,而不影响细胞增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氧条件下喉癌Hep-2细胞Stat3和HIF-1α表达关系的研究
    路秀英, 李晓明
    2011 (4):  284-28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04
    摘要 ( 520 )   PDF(937KB) ( 502 )  
    目的 探讨低氧条件下喉癌Hep-2细胞磷酸化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phosphorylation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及低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VEGF的表达及Stat3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nucleotides,AS-ODN)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常氧和低氧不同时间Hep-2细胞p-Stat3、HIF-1α、VEGF蛋白表达,检测Stat3 AS-ODN转染Hep-2细胞24h,再于低氧条件下培养6h后Hep-2细胞p-Stat3、HIF-1α、VEGF蛋白表达。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00、200nmol/L)Stat3 AS-ODN、Stat3正义寡核苷酸(sense oligodenucleotides,S-ODN)、脂质体作用于Hep-2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与常氧培养相比较,低氧培养条件下Hep-2细胞p-Stat3表达的荧光指数(fluorescent index,FI)在3h即有增长,6h后稳定;HIF-1α及VEGF的FI值6h和12h后增长,p-Stat3表达的变化与HIF-1α变化呈明显正相关性(r=0.691,P<0.01)。低氧条件下Stat3 AS-ODN转染Hep-2细胞后抑制p-Stat3表达,HIF-1α、VEGF的蛋白表达FI值也随之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其变化呈正相关性(r=0.912,P<0.01)。Stat3 AS-ODN转染Hep-2细胞后MTT细胞存活率随Stat3 AS-ODN浓度(100、200nmol/L)增加而下降,与Stat3 S-ODN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喉癌Hep-2细胞中存在由低氧激活的Stat3信号转导,p-Stat3于HIF-1α及VEGF表达之前出现增长,阻断Stat3后低氧条件下HIF-1α表达降低,提示Stat3调节 HIF-1α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家族聚集性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肖开银, 黎乐群, 彭民浩, 覃晓, 彭涛, 郭雅, 陈滨, 卢景宁, 秦权林, 桂文波
    2011 (4):  287-29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05
    摘要 ( 596 )   PDF(719KB) ( 683 )  
    目的 探讨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家族聚集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GSTM1、GSTT1在家族聚集性肝癌和肝癌高发家系的基因表型。结果 家族聚集性肝癌组GSTM1(-)、GSTT1(-)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8.8%、47.5%,显著高于非家族聚集性肝癌组(54.6%、30.8%)和对照肝组织组(53.3%、25.3%)(P<0.05);随着家族中患肝癌病例数的增加,GSTM1(-)、GSTT1(-)基因型的频率逐渐升高,肝癌高发家系组GSTM1(-)、GSTT1(-)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8.1%和44.9%,显著高于对照家系组(47.5%、25.0%)(P<0.05)。若将GSTM1(-)T1(-)基因型视为危险暴露因素,家族聚集性肝癌组GSTM1(+)T1(+)和GSTM1(+)T1(-)/GSTM1(-)T1(+)基因型频率均显著低于非家族聚集性肝癌组和对照肝组织组(P<0.01)。结论 GSTM1、GSTT1遗传多态性与家族聚集性肝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GSTM1(-)、GSTT1(-)基因型可能是肝癌家族成员的危险暴露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芬太尼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生长与凋亡的影响
    邹春云, 阮林, 张援
    2011 (4):  291-29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06
    摘要 ( 517 )   PDF(945KB) ( 1744 )  
    目的 探讨芬太尼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bel-7404细胞,分F1、F2、F3、F4,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在RPMI-1640培养液中加入5ng/ml(F1)、50ng/ml(F2)、500ng/ml(F3)、5 000ng/ml(F4)芬太尼,对照组不加芬太尼,所有样本孵育24h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周期。结果 各实验组人肝癌bel-7404细胞MTT和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芬太尼浓度≥50ng/m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增高,细胞周期中G0/G1期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可剂量依赖性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生长,干扰肝癌细胞增殖周期,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去甲斑蝥素对NCI-H446骨转移裸鼠模型的干预作用
    高志棣, 潘琪, 高伟, 马晓业, 朱峰青
    2011 (4):  294-29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07
    摘要 ( 521 )   PDF(731KB) ( 554 )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对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贴骨接种NCI-H446肺癌细胞制作骨转移裸鼠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药物组、高剂量药物组等3组,评价各组药物干预骨转移的情况。观察3组小鼠肿瘤生长的变化。对各组小鼠进行X线比较及解剖、病理学观察。分别检测早期、晚期骨转移阶段各组血清PICP、PINP 及BS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药物组比较,对照组肿瘤生长快,肿瘤质量、体积大,实验结束时体重增长总量显著低于药物组;对照组PICP、PINP水平均明显升高;低剂量药物组PICP水平明显升高、PINP水平略有增高;高剂量药物组放射学检查显示晚期肿瘤性骨损伤组血清PICP、PINP水平升高均不明显;各组血清BSP水平均升高。结论去甲斑蝥素对肺癌骨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血清PICP、PINP水平对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具有早期诊断及疗效监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与复发中的价值
    杨百华, 陈英, 徐鹭英, 姚逸琦, 吴君心
    2011 (4):  298-30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08
    摘要 ( 660 )   PDF(997KB) ( 911 )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与复发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35例经我院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和同期随机选取的35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MRI检查及DWI(扩散敏感系数,即b值采用:0s/mm2及 800s/mm2),分别测量放疗后鼻咽坏死灶及肿瘤复发区的ADC值,计算其平均值。结果 鼻咽坏死灶在DWI上表现为不均匀的低信号,而肿瘤复发病灶表现为高信号。鼻咽坏死组及复发组ADC平均值分别为(1.073±0.0383)×10.3mm2/s和(0.844±0.0309)×10.3mm2/s;最大值分别为(1.728±0.0527)×10.3mm2/s和(1.477±0.0675)×10.3mm2/s。鼻咽坏死组ADC平均值及最大值均大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45,P<0.001;t2=2.932,P<0.005)。结论 DWI以及ADC值测量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与复发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MR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喉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CK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孟庆翔, 谢景华, 高雄辉, 李明, 王磊, 李鹏
    2011 (4):  302-30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09
    摘要 ( 433 )   PDF(716KB) ( 480 )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根治性治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CK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48例喉癌患者术前和术后6、12、24个月外周血中CK19 mRNA、CK20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48例喉癌患者外周血术前CK19 mRNA、CK20 mRNA阳性率分别为37.5%(18/48)、45.8%(22/48);患者术后6、12、24个月外周血CK19 mRNA与CK20 mRNA的表达均较术前下降(P<0.05);复发组CK19 mRNA、CK20 mRNA术前表达均高于无复发组(P<0.05);4例复发患者术前与术后6、12个月外周血CK19 mRNA、CK20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喉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喉癌微转移及临床疗效,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喉癌局部复发的预测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EGF-C、COX-2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邹亮, 高慧淳, 周建洪, 冯琼
    2011 (4):  306-30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0
    摘要 ( 460 )   PDF(1020KB) ( 501 )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中VEGF-C、COX-2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 BAC 60例为实验组,肺腺癌伴BAC 20例和肺腺癌22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VEGF-C、COX-2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VEGF-C在BAC、肺腺癌伴BAC和肺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6.7%、90.0%和95.5%,各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在BAC非黏液型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黏液型(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VEGF-C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部位、大小及TNM分期均无关联(P>0.05)。COX-2在BAC、肺腺癌伴BAC和肺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3.3%、75.0%和77.3%,各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X-2在BAC伴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肿块直径≥3cm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块直径<3cm组(P<0.05),COX-2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部位、病理类型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VEGF-C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r=0.269,P<0.05)。 结论 VEGF-C联合COX-2检测可用于BAC侵袭、转移特性的评估及预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癌切除术中局部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研究
    汤阳阳, 林新居, 彭民浩, 彭涛, 肖开银
    2011 (4):  309-31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1
    摘要 ( 465 )   PDF(716KB) ( 862 )  
    目的 探讨肝癌术中局部使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化疗的安全性。方法 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对照组术中不进行腹腔内干预性治疗。观察5-氟尿嘧啶缓释剂植入后对血常规、肝肾及凝血功能、腹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日等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常规、肝肾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术后局部疼痛、胸腔积液发生率及腹腔引流液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日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术中使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局部区域化疗,对机体器官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较轻,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贫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
    赵文华, 宋向群, 于起涛, 曾爱屏, 何剑波, 王惠临, 宁瑞玲, 周韶璋
    2011 (4):  312-31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2
    摘要 ( 546 )   PDF(710KB) ( 625 )  
    目的 评估无法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肿瘤医院2005年l月至2007年1月接受初次化疗并能随访的无法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280例,按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成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 贫血降低化疗临床获益率(P<0.05),无贫血组生存期长于贫血组(P<0.001)。分层分析显示ⅢB期、Ⅳ期及腺癌、未分化癌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期及腺鳞癌、鳞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ox模型显示贫血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初次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率和生存时间相关,贫血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希罗达联合长春瑞宾二线治疗紫杉类及蒽环类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陆永奎, 谢伟敏, 周文献, 胡晓桦, 谭晓虹, 廖小莉, 刘志辉, 李永强, 岑洪
    2011 (4):  315-31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3
    摘要 ( 517 )   PDF(717KB) ( 598 )  
    目的 观察希罗达联合长春瑞宾二线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32例乳腺癌复发转移性患者,于第1、8天静脉滴注长春瑞宾25mg/m2;早晚2次口服希罗达2000mg/(m2·d),连用2周,休息l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行2个以上周期的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5例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l1例病情稳定(SD),4例病情进展(PD),总有效率53.12% ,临床获益患者(CR +PR +SD)28例(87.5%)。患者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厌食、手足综合征和疲劳等,小部分患者有头晕、口腔炎、胸闷和腹泻发生,偶见谷丙转氨酶、胆红素轻度升高者,其中轻~中度白细胞下降及贫血者占36.4%。结论 对紫杉类及蒽环类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希罗达联合长春瑞宾作为二线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直肠彩超引导下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
    李想, 李航, 赵盛发, 杨伟萍, 丁战玲, 李红学
    2011 (4):  318-32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4
    摘要 ( 544 )   PDF(1164KB) ( 639 )  
    目的 评估经直肠彩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直肠指检阳性或经直肠彩超检查怀疑有占位性病变的35例患者行经直肠彩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经直肠彩超引导下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2%、81.5%,与手术切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病灶RI≥0.75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前列腺癌结节者(P<0.05)。结论 经直肠彩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操作简单、安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前颅底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田鑫, 莫立根, 邓腾张涛, 郑厚普, 陈卫峰
    2011 (4):  321-32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5
    摘要 ( 504 )   PDF(693KB) ( 661 )  
    目的 探讨前颅底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38例前颅底肿瘤经额颅内入路手术或颅面联合入路手术,并对颅底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肿瘤全切除35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5.26%),经加压包扎后控制,颅内出血2例(5.26%),经开颅再次手术处理后治愈。脑水肿1例,1例术后失语、1例颅腔积气。均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对患者全身状况的正确评估,安全、有效地分隔颅腔和鼻腔的前颅底手术重建,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是预防和处理前颅底肿瘤术后并发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V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近期疗效
    陆奇男, 单玉喜, 周毅彬
    2011 (4):  323-32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6
    摘要 ( 468 )   PDF(697KB) ( 539 )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V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TVP联合内分泌治疗的48例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晚期前列腺癌均行TVP手术。其中27例术中行睾丸切除,术后予抗雄药物康士得、福至尔或扶他胺治疗。21例未行睾丸切除者,常规应用药物去势(诺雷德、抑那通)联合抗雄药物(康士德、福至尔或扶他胺)。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SA明显下降,骨转移患者骨痛症状减轻,转移灶稳定。结论 TVP联合内分泌治疗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李冬云, 黄昌杰, 王湘萍, 湛永滋, 黄剑锋, 邓艳, 李黎
    2011 (4):  325-32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7
    摘要 ( 508 )   PDF(697KB) ( 797 )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转移性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相关症状改善(DRS I)及毒副反应。方法48例口服替吉奥胶囊40~60mg/次,早、晚饭后各服用1次,d1~14;奥沙利铂注射液130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静脉滴注2h,d1。21d为1周期,至少治疗 2 个周期。结果48例患者均可评价,CR 3例(6.25%),PR 18例(37.5%),SD 17例(35.42%),PD 10例(20.83%)。有效率(RR)为43.75%。临床获益率(CR+ PR+ SD)79.17%。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及口腔黏膜炎。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洛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李芳华, 魏萍
    2011 (4):  328-33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8
    摘要 ( 749 )  
    目的 观察胸腔内灌注洛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毒副反应和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17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B超检查定位后胸腔置管,尽量排净胸腔积液后,将洛铂30mg溶解于5%GS 50ml中胸腔灌注,每周1次,灌注2次后评价疗效,最多灌注4次,同时观察毒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17例患者均完成2次以上胸腔灌注,其中3例灌注3次,2例4次。完全缓解5例(29.41%),部分缓解7例(41.17%),无效5例(29.41%)。总有效率为70.58%,64.70%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反应主要为胸痛、血小板减少和轻度消化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1例患者因毒副反应终止治疗,2例因血小板减少延迟治疗。结论 洛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84例临床病理分析
    郭梅, 杨海军, 张静芳, 董芳莉
    2011 (4):  330-33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19
    摘要 ( 443 )   PDF(698KB) ( 596 )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microcarcinoma ofthyroid,PMC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84例PMCT的淋巴结转移率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灶数目及有无伴发良性病变或同时患有对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84例PMCT中,男11例、女73例, 男、女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1.7和47.4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45%和10.96%(P=0.003)。84例PMCT中,57例伴发甲状腺其他良性病变,9例同时患有另一叶甲状腺乳头状癌,66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06%(4/66),明显较单纯PMCT者的50.0%(9/18)为低(P=0.000)。以45岁为界<45岁和≥45岁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81%,19.15%(P=0.294)。多灶与单发结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65%和7.46%,(P=0.314)。结论 PMCT淋巴结转移率与病灶数目及患者年龄不相关(P>0.05),与性别及有无伴发甲状腺其他病变相关(P<0.05)。男性PMCT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单纯PMCT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讨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观察和护理
    杨师俊, 林月双, 杨秋燕, 韦燕
    2011 (4):  333-33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20
    摘要 ( 547 )   PDF(681KB) ( 511 )  
    总结了30例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流程,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实施疼痛护理,减轻了患者顾虑,提高了癌痛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治性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李雪清, 左育涛, 潘俊华
    2011 (4):  334-33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21
    摘要 ( 444 )   PDF(685KB) ( 518 )  
    总结了11例膀胱肿瘤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术前、术中护理配合经验。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恢复良好。术前器械物品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地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携带放射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护理
    杨秀彦
    2011 (4):  336-33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22
    摘要 ( 458 )   PDF(689KB) ( 580 )  
    总结13例125I放射粒子支架植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护理要点。本组患者支架均放置成功,术后1例死亡,12例吞咽困难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前制定个体化治疗护理方案、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做好鼻肠营养管护理、并发症观察和防护指导,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调控细胞周期的乳腺癌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韩璐璐, 刘剑仑
    2011 (4):  338-34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23
    摘要 ( 502 )   PDF(759KB) ( 741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抑癌基因在其发生与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与调控细胞周期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此对几个重要的的乳腺癌抑癌基因作一综述,介绍了它们在细胞周期中的调控机制,对乳腺癌的发生及治疗的影响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郑厚普, 党阳, 莫立根
    2011 (4):  341-34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24
    摘要 ( 565 )   PDF(712KB) ( 1792 )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不仅是由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来调控的,还依赖于肿瘤间质等构成的微环境。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是肿瘤间质中的主要细胞成分,对恶性肿瘤的形成、分化、免疫逃逸和侵袭转移起关键性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在肿瘤发生、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患者营养不良现状及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
    常鑫, 陈丽君
    2011 (4):  344-34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25
    摘要 ( 528 )   PDF(757KB) ( 903 )  
    鼻咽癌患者由于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的影响,导致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耐受性降低又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如何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纠正和治疗营养不良,实施行之有效的营养干预方法是目前研究的要点。本文就鼻咽癌患者营养不良现状及国内外营养干预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疗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皮倩, 梁锐
    2011 (4):  347-34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26
    摘要 ( 452 )   PDF(753KB) ( 1808 )  
    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解除疼痛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春新碱、紫杉醇和顺铂等都是临床有效和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但其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对此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为了探讨其产生及发展的机制,寻找治疗化疗性疼痛的新靶点,许多学者做了深入的、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就化疗性疼痛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SCI文摘
    Tip30基因甲基化与肝细胞癌临床预后的关系
    Bin Lu, Yunchao Ma, Guobin Wu, et al
    2011 (4):  35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1.04.27
    摘要 ( 354 )   PDF(673KB) ( 4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