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肺通气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表达的研究易
易娟, 黄冰, 黎阳, 阮林, 彭丹晖, 林飞, 顾永辉, 黄宇, 陈锡华
2012 (1):
42-4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2.01.10
摘要
(
440 )
PDF(492KB)
(
533
)
目的 研究单肺通气(OLV)大鼠肺组织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表达的变化。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单肺通气组(A组)、双肺通气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和B组根据不同的通气时间分成亚组A1、A2、A3组和B1、B2、B3组,将气管导管过深插管至右肺建立右肺OLV模型。分别取各组左右两侧肺组织,光镜下观察其肺泡结构及肺间质的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SP-A和SP-B蛋白水平。结果 与C组相比较,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A组和B组肺组织逐渐表现出肺泡充血水肿、肺间质逐渐增厚,且在A组非通气侧这些病理变化更为严重。与C组比较,A组各亚组SP-A和SP-B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且随着OLV时间延长,蛋白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0.05);与B组各亚组对应侧肺比较,A组中各亚组左侧肺SP-A和SP-B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右侧肺SP-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肺SP-B蛋白表达在A1、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3组则比B3组蛋白表达减少(P<0.05);A组各亚组组内两侧肺比较,SP-A和SP-B蛋白在A组各亚组左侧肺均比右侧肺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OLV可致SP-A和SP-B表达下调,且非通气侧比相同时间的双肺通气肺组织下调更明显,这可能是OLV所致肺损伤更加严重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