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论坛
    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和展望
    郎锦义
    2014 (4):  323-32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01
    摘要 ( 266 )   PDF(406KB) ( 6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癌放化疗相关进展
    尤静,朱广迎
    2014 (4):  327-33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02
    摘要 ( 269 )   PDF(408KB) ( 6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做减法”的角度看直肠癌放射治疗
    吴君心,陈惠琴
    2014 (4):  332-33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03
    摘要 ( 302 )   PDF(366KB) ( 6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10 Gy X 射线照射鼻咽癌移植瘤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初步筛选
    马慧,卢小迪,曲颂,赵伟,李龄,郭亚, 黄元娇, 付强, 岑卫健,王金子, 朱小东
    2014 (4):  336-34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04
    摘要 ( 294 )   PDF(517KB) ( 1050 )  
    目的 比较不同放射敏感性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筛选出与鼻咽癌放射抗拒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 建立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CNE-2)及其放射抗拒性细胞(CNE-2R)裸鼠移植瘤模型,予X 射线10 Gy 单次照射移植瘤,提取瘤体组织总蛋白质并酶解成肽段,用iTRAQ 试剂分别标记后再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在LTQ-Orbitrap高分辨率质谱仪上鉴定并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基因功能分类。结果 共鉴定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61 个,其中上调17 个,下调有44 个,GO 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涉及细胞周期调控、分解代谢、信号通路调节、压力应激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结论 Annexin2 、PDIA3 、Ubiquitin 、14-3-3δ/ζ、CKAP4 、HSPA8 、NLRC4 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与鼻咽癌放射抗拒性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小片段干扰RNA 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子宫颈癌caski 细胞的表达
    赵红珂,莫凌昭
    2014 (4):  342-34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05
    摘要 ( 312 )   PDF(656KB) ( 632 )  
    目的 构建及鉴定携带沉默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 )慢病毒(lentivirus,LV)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子宫颈癌caski 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Designer3.0(Genepharma)软件设计靶向hTERT 基因特异性的小片段RNA(shRNA)干扰序列,将hTERT-shRNA基因片段插入重组慢病毒pGLV3/H1/GFP+Puro,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LV3-shRNA-hTERT,酶切、DNA 测序验证hTERT 片段准确性。LV3-shRNA-hTERT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 细胞,浓缩上清液并测定病毒滴度获得重组慢病毒后感染caski 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感染病毒的caski 细胞)、阴性对照组(感染空载病毒LV3-shNC的caski 细胞)和hTERT 干扰组(感染携带LV3-shhTERT慢病毒的caski 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FP )的表达判断转染结果并估计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仪检测病毒感染率,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qRT-PCR)检测转染后基因hTERT mRNA 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caski 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将目的序列成功连接到载体上,并经测序分析证实载体构建成功;成功包装成高滴度的慢病毒,且能有效感染子宫颈癌caski 细胞。荧光定量PCR 检测结果证实构建的hTERT-小片段干扰RNA 慢病毒表达载体可显著抑制hTERT 基因的表达。hTERT 干扰组细胞增殖受抑制,生长速度较阴性对照组生长缓慢。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hTERT-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LV3-shRNA-hTERT,并稳定转染子宫颈癌caski 细胞。该载体能够有效抑制hTERT 的表达,使子宫颈癌caski 细胞增殖缓慢,为进一步探讨hTERT 基因在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和体外基因干预治疗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尼日菌素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Wnt/β-catenin信号传导的影响
    游哲斌,金润森
    2014 (4):  348-35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06
    摘要 ( 302 )   PDF(538KB) ( 586 )  
    目的 研究尼日菌素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 体外使用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的尼日菌素处理前列腺癌DU145细胞,同时以DMSO处理作为对照组。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尼日菌素对DU145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免疫荧光及TOP/FOP-flash荧光报告试验检测尼日菌素对DU145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及cyclin D1的表达以及对TCF/LEF 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尼日菌素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以抑制其侵袭和转移;尼日菌素可以降低DU145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断Wnt信号的传导,抑制下游转录因子的活性、降低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尼日菌素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传导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七总皂苷对顺铂肾损害大鼠肾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影响
    杨玉芳,刘华钢,席加喜,刘新文
    2014 (4):  353-35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07
    摘要 ( 262 )   PDF(422KB) ( 444 )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osides,PNS)对顺铂肾损害大鼠肾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顺铂模型组和PNS治疗组,对大鼠给药处理10 d后,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水平,并做肾脏病理检查;采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大鼠肾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通过MALDI-TOF-MS/MS、Western blot实验予以鉴定。结果 顺铂模型组大鼠血清BUN、Scr和尿NAG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电镜下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明显损伤,说明顺铂肾损害大鼠模型制作成功。PNS干预可使大鼠血清BUN、Scr和尿NAG的水平显著低于顺铂模型组(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损害程度较顺铂模型组明显改善,提示PNS对其有保护作用。筛选出顺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肾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20个,其中7个蛋白质在顺铂模型组中的表达下调2倍以上;顺铂模型组与PNS治疗组肾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18个,其中11个蛋白质在PNS治疗组中的表达下调;有6个共同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在顺铂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表达上调或下调,在PNS治疗组可回调到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差异表达蛋白质m/z 10815.42被鉴定为线粒体热休克蛋白,m/z 16021.67被鉴定为血红蛋白β1亚基、血红蛋白β2亚基。结论 顺铂肾损害可伴随多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与顺铂损害肾脏以及PNS的保护作用有关。通过对其分离和鉴定,进一步了解其性质,将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探讨顺铂肾损害以及PNS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人肝细胞癌组织中失调蛋白相互作用的网络分析
    肖忠华,苗加伟,黄海兵
    2014 (4):  359-36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08
    摘要 ( 239 )   PDF(357KB) ( 619 )  
    目的 分析从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发现并经验证的失调蛋白相互作用,探讨失调蛋白可能共同参与的生物学途径。方法 以蛋白质组学和肝细胞癌为关键词搜索Pubmed数据库,人工筛选出从人HCC组织中发现并经验证的失调蛋白;以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分析软件PRINCESS分析失调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 发现8个蛋白间存在9对置信度评分大于2.0的失调蛋白相互作用,APEX1分别与ILF2、PRDX3、ANP32A、MATR3两两相互作用,SULT1A1与PDIA6两两相互作用。结论 APEX1、ILF2、PRDX3、ANP32A、MATR3、IQGAP2可能在HCC发生、发展中经历同一生物学通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巴塞罗那中晚期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分析
    钟鉴宏,柯阳,王言焱,游雪梅,李航, 黎乐群,马良
    2014 (4):  363-37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09
    摘要 ( 337 )   PDF(389KB) ( 572 )  
    目的 评价肝切除术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iton,TACE)治疗巴塞罗那中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接受肝切除术(n=908)和TACE(n=351)治疗的1 259例中晚期HCC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总生存率,并使用倾向性分析匹配组间基线资料。结果 肝切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TACE治疗组(26.8% vs 18.5%,P=0.005),两组患者术后90 d的死亡率相似(3.1% vs 2.8%,P=0.827)。肝切除术组和TACE组患者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62%、39%和81%、3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倾向性分析和基于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大血管侵犯、门静脉高压与否的亚组分析同样显示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优于TACE治疗的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400 ng/ml、糖尿病、大血管侵犯、门静脉高压和TACE治疗是中晚期H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肝功能Child-Pugh A级的HCC患者,孤立性大肿瘤、多结节、大血管侵犯或合并门静脉高压均非肝切除术治疗的禁忌证,且肝切除术的疗效明显优于TACE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浓度幽门螺杆菌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FAF1 mRNA表达的影响
    冯洁,刘爱群,袁燕玲,葛莲英
    2014 (4):  371-37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0
    摘要 ( 352 )   PDF(538KB) ( 493 )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人胃癌细胞HGC-27生长及Fas相关因子1(fasassociated factor 1,FAF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Hp致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人胃癌细胞HGC-27与不同浓度Hp标准菌株NCTC11637共培养24 h,根据感染复数(细胞/细菌比)分为1∶1共培养组、1∶50共培养组、1∶100共培养组、1∶200共培养组及对照组(未与Hp共培养),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0 h、12 h、24 h、48 h的OD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共培养24 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HGC-27细胞FA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浓度Hp感染前后FAF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革兰氏染色及生化实验证实培养细菌为Hp。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12 h时,1∶50共培养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1∶1共培养组、1∶100共培养组及1∶200共培养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共培养24 h、36 h、48 h时,各共培养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共培养24 h时,1∶1共培养组及1∶50共培养组细胞凋亡率及FA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100共培养组及1∶200共培养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FA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Hp感染可导致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失衡,下调胃癌细胞FAF1 mRNA的表达,FAF1 mRNA的表达量与Hp的感染浓度有关,FAF1 mRNA的表达下调可能是Hp致胃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胸腔灌注化疗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血清Cyfra21-1、CA125、CEA、NSE的影响及意义
    李芳华
    2014 (4):  376-37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1
    摘要 ( 521 )   PDF(304KB) ( 587 )  
    目的 观察胸腔灌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 对70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胸腔积液后给予胸腔灌注顺铂化疗,分别于灌注前后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Cyfra21-1、CA125、CEA、NSE水平的变化,采用WHO癌性渗出液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近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为75.70%,疾病控制率为85.71%,胸腔灌注后患者血清Cyfra21-1、CA125、CEA、NSE的水平均低于灌注前(P均<0.00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为Ⅰ~Ⅱ级,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可有效控制胸腔积液,并降低血清Cyfra21-1、CA125、CEA、NSE的水平,从而为胸腔灌注化疗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观察指标,预测患者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有助于指导下一步的全身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癌与肝炎患者肝内人纤维介素的表达及意义
    蒙梦兰,玉艳红,黄力毅,吴继周
    2014 (4):  380-38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2
    摘要 ( 252 )   PDF(375KB) ( 393 )  
    目的 探讨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肝组织内人纤维介素(又称人纤维蛋白原样2凝血酶原酶, human fibrinogen-like protein 2 prothrombnase,hFgl 2)的表达及其与患者血清转氨酶(ALT、AST)、胆红素(TBI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对14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13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8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及22例肝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其肝炎组织及肝癌组织内hFgl 2的表达,使用MIAS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hFgl 2的表达水平。结果 hFgl 2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及肝癌组的表达均高于轻度及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P均<0.05)。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肝组织内hFgl 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ALT、AST的水平呈正相关(P<0.001),在肝癌组中hFgl 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PT、ALT、AST、TBIL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肝癌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内人纤维介素呈高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其水平与肝细胞破坏严重程度相关,而在肝癌中则无相关性,提示人纤维介素在肝癌中的作用可能不同于慢性乙型肝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鳞癌组织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任民柱
    2014 (4):  384-38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3
    摘要 ( 233 )   PDF(451KB) ( 534 )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120例食管鳞癌癌组织、46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种组织中OP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结果 在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OP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92/120)、34.78%(16/46)和0(0/120)。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均与OPN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相关(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中OPN蛋白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7%及28.6% (P<0.05)。 结论 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检测OPN蛋白的表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治疗转移瘤直径≤5 cm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比较
    韦晓波,吴飞翔,陈建思, 袁卫平,刘建勇,向邦德,邬国斌,黄山
    2014 (4):  388-39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4
    摘要 ( 383 )   PDF(352KB) ( 538 )  
    目的 比较手术切除(surgical resection,RES)和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转移瘤直径≤5 cm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切除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转移瘤直径≤5 cm的转移性肝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n=49,RES组)和射频消融治疗(n=33,RFA组)的临床疗效,选择可能对转移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预后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RES组和RFA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1.6%、68.5%、50.4%和84.8%、69.4%、50.7%,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1年、2年、3年术后再次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8.8%、54.2%、68.3%和34.9%、50.5%、69.2%,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瘤数目、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影响RES组患者预后(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RES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于转移瘤直径≤5 cm的转移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的近期疗效相当,但射频消融较手术切除创伤性小,可优先考虑。转移瘤数目、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影响RES组患者预后,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RI测量甲状腺体积的临床研究
    方献柳,苏丹柯,金观桥,康巍,刘宇,李强,黄伟丽
    2014 (4):  392-39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5
    摘要 ( 330 )   PDF(306KB) ( 527 )  
    目的 探讨MRI在测量甲状腺体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1例健康成人甲状腺行MRI扫描,采用T1WI、T2WI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扫描,利用工作站对甲状腺体积进行测量,并对男性、女性甲状腺左右叶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⑴51例健康成人甲状腺体积为(14.297±5.440) cm3,其中甲状腺右叶体积为(7.395±2.858) cm3,左叶体积为(6.912±2.656) cm3, 两者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男性(n=26)甲状腺总体积大于女性(n=25)甲状腺总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男性甲状腺左叶、右叶体积均大于女性甲状腺左叶、右叶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可无创性测量甲状腺体积,通过分析不同性别甲状腺体积差异,可为临床判断甲状腺病变及临床手术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陀螺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王娟,卢耀振,黄显实
    2014 (4):  395-39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6
    摘要 ( 235 )   PDF(334KB) ( 494 )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陀螺旋转式60Co放射治疗系统(以下简称陀螺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08年6月至 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71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 TACE治疗组35例及TACE联合陀螺刀治疗(联合治疗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7.8%,明显高于TACE治疗组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TACE治疗组的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7.2%、83.8%、52.8%、41.7%和71.4%、51.4%、34.3% 、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行陀螺刀放疗过程中有3例(8.3%)发热,4例(11.1%)出现肝功能损害,均未发生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肺炎。结论 TACE联合陀螺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 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毒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分析
    彭国庆,冼磊
    2014 (4):  399-40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7
    摘要 ( 288 )   PDF(328KB) ( 470 )  
    目的 探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 方法 收集中央型肺癌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患者37例(观察组)和行全肺叶切除术患者42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和4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4.1%和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和肿瘤转移率(分别为27.0%和16.2%)均较对照组(分别为35.7%和21.4%)显著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各生活质量评分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较全肺叶切除术可明显降低中央型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5年生存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行病学调查
    新疆南部沙漠边缘地区皮肤癌临床特征分析
    魏立明,胡华,杜江波,朱永安,王孝勤,王东丽,薛俊海, 方红梅
    2014 (4):  403-40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8
    摘要 ( 323 )   PDF(237KB) ( 420 )  
    目的 探讨新疆南部沙漠边缘地区皮肤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2012年收治经病理诊断明确的皮肤癌患者108例,对其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灶大小、病理类型、从事职业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占我院同期确诊恶性肿瘤的3.97%,均为维吾尔族人,农民91例(84.3%),发病高峰年龄段为61~70岁(36.1%)。肿瘤病灶最大直径>10 cm 7例,5~10 cm 24例,2 cm<直径≤5 cm 65例,≤2 cm 12例。发病部位为头面部89例(82.4%),其他19例(17.6%)。基底细胞癌52例(48.1%),其中男22例(20.4%),女30例(27.8%);鳞状细胞癌56例(51.9%),其中男42例(38.9%),女14例(13.0%)。结论 新疆南部沙漠边缘地区皮肤癌发病人群主要以维吾尔族农民为主,发病部位大多为头面部,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病例数总体相似,但男女比例有显著差异。紫外线辐射对该地区皮肤癌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讨
    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全麻苏醒期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的影响
    黄玲,张爱桂,张丽凤,蒙丽英,黎阳,黄冰,潘灵辉
    2014 (4):  405-40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9
    摘要 ( 260 )   PDF(294KB) ( 619 )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实施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肿瘤患者全麻苏醒期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腹部肿瘤择期手术实施全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转入术后恢复室时即行PCIA,对照组患者待清醒且拔除气管导管后行PCIA。监测两组患者转入术后恢复室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及拔管后6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监测患者拔管前和拔管后60 min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记录患者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评分,观察有无苏醒延迟、拔管后嗜睡和呼吸抑制现象。结果 观察组患者MAP和HR波动较为平稳;T1时点MA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T0、T2、T3、T4 时点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拔管时躁动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拔管前5 min和拔管后60 min的PaO2和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肿瘤患者手术结束开始实施PCIA可有效抑制气管拔管引起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减少拔管时躁动发生,且呼吸功能恢复及拔管时间均未受影响,提高了患者的复苏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miR-221/miR-222与肿瘤
    廖立,奉水东
    2014 (4):  408-41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19
    摘要 ( 163 )   PDF(283KB) ( 417 )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阶段性演进过程,研究发现miR-221/miR-222在多数肿瘤中的表达失调,通过负调控抑癌基因或癌基因的表达,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现就miR-221/miR-222在肿瘤中的表达、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并探讨miR-221/miR-222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筛查方法及模式的研究进展
    唐玮,杨华伟,刘剑仑
    2014 (4):  411-41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21
    摘要 ( 233 )   PDF(302KB) ( 812 )  
    乳腺癌筛查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有乳腺自我检查、临床乳腺检查、乳腺X射线摄影术(钼靶X射线摄影)、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等。本文将对这些筛查方法的特点及不同筛查方案在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肝样腺癌的研究进展
    罗庆伟,刘黎明,田小林
    2014 (4):  414-41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4.04.22
    摘要 ( 308 )   PDF(320KB) ( 646 )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是胃癌中一种特殊而少见的亚型,属于产生AFP胃癌中一种独特类型,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点,临床上易发生转移,预后差。研究HAS的生物学特性、病理组织学特点及临床诊断和治疗,对提高其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A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SCI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