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肿瘤流行病学专栏
    精准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周泽宸,陈大方
    2018 (2):  75-8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01
    摘要 ( 299 )   PDF(550KB) ( 493 )  
    精准医学是将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制订个性化疾病预防与治疗策略,其基础核心技术是基因检测。精准医学在疾病预防、疾病筛查、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已有广泛应用。随着技术发展,精准医学面临着基因检测技术升级、基因组数据分析、基因信息如何与社会环境因素结合以及医学伦理等方面的挑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见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在消化道癌治疗性研究中的应用
    刘淼,令狐恩强,何耀
    2018 (2):  80-8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02
    摘要 ( 186 )   PDF(567KB) ( 356 )  

    我国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疾病负担重。针对消化道癌防治的各类新方法新手段是研究的热点。然而,面对有限的卫生资源与不断上涨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突出的矛盾,卫生经济学评价是精准、科学地选择临床诊疗手段或方式的必要因素。本文对常见卫生经济学方法及模型进行介绍,并结合消化道癌临床实践应用进行简要概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分子病理流行病学
    周子寒,余红平
    2018 (2):  85-8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03
    摘要 ( 310 )   PDF(449KB) ( 260 )  

    分子病理流行病学(molecular pathological epidemiology,MPE)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其基于疾病的异质性和分子病理特征为基础,应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暴露因素及疾病个体细胞或细胞外分子水平的改变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暴露-疾病”关系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独特见解,为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和诊疗提供科学策略。目前,MPE已成为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一个不断发展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就近年MPE在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和肺癌等肿瘤病因学以及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c-jun基因沉默对放射抗拒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林国享,李龄,曲颂,余彬彬,梁忠国,孙永楚,周磊,陈凯华,卢其腾,朱小东
    2018 (2):  90-9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04
    摘要 ( 234 )   PDF(586KB) ( 216 )  

    目的 探讨c-jun基因沉默对人鼻咽癌放射抗拒CNE-2R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携带shRAN慢病毒载体感染CNE-2R细胞以沉默c-jun基因,构建c-jun-shRNA-CNE-2R细胞组(c-jun-shRNA组)以及阴性对照NC-shRNA-CNE-2R细胞组(NC组),以CNE-2R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3组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裸鼠模型,观察3组细胞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CD34的表达,并检测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c-jun-shRNA组细胞VEGF蛋白表达较NC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裸鼠模型实验中,c-jun-shRNA组移植瘤体积为(720.85±72.10) mm3,质量为(0.42±0.04)g,MVD为11.69±3.30;NC组移植瘤体积为(1 196.81±90.69) mm3,质量为(0.80±0.08)g,MVD为32.56±7.33;空白对照组移植瘤体积为(1 203.76±100.42) mm3,质量为(0.83±0.05)g,MVD为35.45±4.87;c-jun-shRNA组种植瘤体积、质量、MVD较NC组和空白对照组低(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移植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c-jun-shRNA组呈弱阳性,NC组及空白对照组组均呈强阳性。结论 c- jun基因沉默可抑制放射抗拒性鼻咽癌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新生树鼩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动态观察宿主体内TLR-4和IL-6的表达
    范倪,陆玉秀,唐艳萍,李科志,何盼,曹骥,陆玉雷,林有智,杨春
    2018 (2):  95-9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05
    摘要 ( 224 )   PDF(482KB) ( 340 )  

    目的 通过观察接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后新生树鼩体内细胞因子TLR-4和IL-6的变化,初步探讨HBV感染过程中宿主体内的免疫反应。方法 将31只树鼩幼崽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6)。实验组接种人HBV,接种后第8周至第24周定期检测树鼩外周血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根据检测结果将实验组分为慢性感染组7只(血清HBsAg或HBV-DNA持续阳性时间达到24周)和疑似慢性感染组5只(血清HBsAg或HBV-DNA不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阳性),其余13只HbsAg和HBV-DNA均阴性,不纳入研究;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树鼩外周血TLR-4、IL-6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树鼩肝组织中TLR-4、IL-6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观察期间内,慢性感染组和疑似慢性感染组外周血TLR-4与IL-6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感染组TLR-4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R-4、IL-6在树鼩HBV感染模型中表达升高,可能在HBV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A修复基因RAD52 miRNA靶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王坚武,于祥远,王倩倩,秦林原,贝春华,谭盛葵,何松青,唐博,廖维甲,余红平
    2018 (2):  99-10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06
    摘要 ( 355 )   PDF(476KB) ( 241 )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RAD52 3'非翻译区(3'- untranslated region,3'-UTR)miRNA靶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广西地区人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对1 002例确诊的HCC新发病例和1 013例非肿瘤患者RAD52基因3'-UTR区域miRNA靶序列SNPs (rs1051669、rs1051672、rs7301931和rs7310449)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基因型频率分布及其与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RAD52基因各SNP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和HBV感染等因素后,未发现各SNP与HCC易感性有关联;分层分析发现,在女性人群中,与携带rs1051669 C等位基因相比,T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个体罹患HCC的风险(TT vs CT/CC:OR=0.03,95%CI:0.00~0.62,P=0.03);与携带rs1051672 G等位基因相比,AA基因型可显著降低个体罹患HCC的风险(AA vs GA/GG:OR=0.03,95%CI:0.01~0.88,P=0.04)。结论 RAD52基因3'- UTR区域miRNA靶序列SNPs rs1051669、rs1051672位点可能与广西地区女性人群HCC易感性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侯伟楠,周艳琼,李昌龙,朱敏,黄东海,罗丽红,梁锐
    2018 (2):  105-10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07
    摘要 ( 225 )   PDF(555KB) ( 238 )  

    目的 观察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3)在大鼠脊神经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生理盐水组、抑制剂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抑制剂组分别建立腰5脊神经结扎模型,假手术组只做手术,不结扎神经。生理盐水组、抑制剂组分别在建模30 min前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和GSK'872。记录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与机械痛域,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RIP3的表达水平,并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结果 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分别与抑制剂组、假手术组相比,均有明显行为学改变且机械痛域值明显下降(P<0.05),RIP3与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01);抑制剂组机械痛域值与RIP3含量均小于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RIP3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宫颈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中危及器官变化对靶区的影响
    陈文娟,江楠,倪晓雷,柏朋刚,陈开强
    2018 (2):  109-11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08
    摘要 ( 283 )   PDF(515KB) ( 288 )  

    目的 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中危及器官体积及位置变化对靶区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宫颈癌患者16例,分别于放疗剂量达9 Gy/5f、18 Gy/10f、27 Gy/15f、36 Gy/20f及48.6 Gy/27f时用锥束CT(CBCT)扫描,采集CBCT图像,与原始治疗计划CT图像配准,分别在CT和CBCT图像中勾画大体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比较危及器官体积、体积变化率及DICE相似度指数(dice's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 。结果 放疗0~27分次膀胱、直肠、乙状结肠与小肠体积范围分别为88.48~195.49 cm3、40.41~42.93 cm3、792.85~907.86 cm3、38.49~49.05 cm3。膀胱0~27 分次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余器官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及小肠0~27分次体积变化率和DS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直肠体积变化率与宫颈靶区、宫体的DS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宫颈癌调强放疗中膀胱、直肠等体积与位置变化较大,其变化可能影响宫颈靶区、子宫体的空间位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133、CD68和PD-L1在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陈昊,莫立根,邓腾,栾方堃,于亚男,于海跃,田敏
    2018 (2):  113-11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09
    摘要 ( 389 )   PDF(603KB) ( 338 )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标志物CD13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标志物CD68和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CD68和PD-L1蛋白的共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fluorescent PCR,qRT-PCR)技术检测3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Ⅰ级和Ⅱ级)组织和3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Ⅲ级和Ⅳ级)组织中CD133、CD68和PD-L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脑胶质瘤组织中PD-L1和CD68共表达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上,即大部分PD-L1阳性细胞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高级别组CD68和PD-L1蛋白的共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组。在脑胶质瘤组织中,CD133、CD68和PD-L1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47,P<0.001;r=0.499,P<0.001;r=0.445,P=0.001);三者在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5); 脑胶质瘤组织中CD133与CD68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5,P<0.001),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中两者表达亦呈正相关(r=0.518,P=0.005;r=0.500,P=0.007);脑胶质瘤组织中CD133与PD-L1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31,P<0.001),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两者表达亦呈正相关(r=0.398,P=0.036;r=0.417,P=0.027)。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中PD-L1主要由肿瘤微环境中的TAMs表达;CD133、CD68和PD-L1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在评估肝细胞癌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价值
    欧阳高雄,张志明,王鹏,任远,李嘉豪,刘宇开,向邦德,刘剑勇
    2018 (2):  119-12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0
    摘要 ( 478 )   PDF(612KB) ( 339 )  

    目的 探讨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gamma-glutamy transpeptidase to platelet ratio,GPR)在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GP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mino- 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FIB4指数(index based on the 4 factors,FIB4),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GPR、APRI、FIB4诊断肝纤维化不同分期(S0期、S1期、S2期、S3期、S4期)的效能。结果 GPR、APRI、FIB4、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PLT)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360,P<0.001);肝纤维化不同分期(S0期、S1期、S2期、S3期、S4期)中,GPR、APRI、FIB4、PL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S0期,GPR曲线下面积分别与APRI、FIB4、PLT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S1期和>S3期中,GPR曲线下面积分别相应与APRI、PLT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FIB4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S2期,GPR曲线下面积分别相应与APRI、PLT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R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评估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分期的无创性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后局部与区域复发模式
    李博,康敏,陆颖,于斌,廖雪银,宾颖,周平婷,杨振东,刘康,李吉茜,王仁生
    2018 (2):  124-12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1
    摘要 ( 434 )   PDF(461KB) ( 465 )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后的复发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645例接受IMRT治疗、无远处转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分析其复发模式,同时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645例患者中位随访62个月(11~95个月),其中复发(包括局部或区域复发)60例,单纯局部复发33例,区域复发23例,局部+区域复发4例。60例复发患者1年、3年、5 年复发率分别为0.9%、6.5%、9.0%,总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9.1% 、93.4% 、90.1%; 野内复发56例,野边缘复发3例,野外复发1例;治疗结束后3年内49例患者复发。复发病例与未复发病例无剂量学差异。结论  IMRT治疗鼻咽癌局部控制率良好,复发最常见于治疗结束后3年内,男性多见,野内复发为局部与区域的主要复发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裸鼠皮下成瘤性与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徐谊,唐诗聪,周鑫,徐祥,黄耀元,王守峰,潘泓
    2018 (2):  128-13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2
    摘要 ( 323 )   PDF(585KB) ( 454 )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在裸鼠皮下人源性移植瘤(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s,PDX)模型的成瘤性及其与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5例NSCLC组织移植于裸鼠皮下,观察成瘤情况,比较移植成瘤组和未成瘤组对应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对应患者癌组织中p63、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Ki-67的表达。结果 15例NSCLC组织在裸鼠皮下移植后成瘤6例,成瘤率为40%。非小细胞肺癌 PDX模型的成瘤性与对应患者的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成瘤组对应患者NSCLC组织中 TTF-1和 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未成瘤组(83% vs 22%;100% vs 22% ,P<0.05),p63蛋白阳性表达率则低于未成瘤组(50% vs 100%,P=0.041)。结论 NSCLC组织在裸鼠皮下的成瘤性与对应患者癌组织中p63、TTF-1、Ki-67的表达水平有关,原发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分期越晚者在祼鼠皮下更易成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李海梅,余金霞,杨海军
    2018 (2):  132-13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3
    摘要 ( 423 )   PDF(723KB) ( 341 )  

    目的 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 ovary,SST )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收集随访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10例SST患者平均年龄48.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胀痛、月经缩短、绝经后阴道出血、尿频。肿瘤均为单侧发病,表面光滑,带包膜,切面囊实性,灰黄灰白相间。低倍镜下可见典型假小叶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SMA、Vimentin、α-inhibin。结论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较少见,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主要依靠常规病理学诊断,应注意与恶性卵巢肿瘤鉴别。治疗推荐手术切除,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SK4与Ki-67、cyclin D1、CXCR4、E-cadherin在乳腺癌裸鼠移植瘤中的相关性研究
    王峰峰,朱佳,杨华伟,韦薇,蒋奕,姬逸男,刘剑仑
    2018 (2):  136-14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4
    摘要 ( 289 )   PDF(940KB) ( 332 )  

    目的 分析乳腺癌裸鼠移植瘤中核糖体 S6蛋白激酶 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 与Ki-67、cyclin D1、CXCR4、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RSK4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转染siRNA (RSK4-RNAi-LV)的MCF-7细胞(实验组)、转染siRNA (NC-GFP-LV)的MCF-7细胞(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的MCF-7细胞(空白对照组)分别接种至裸鼠乳腺脂肪垫下,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剥离裸鼠移植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标本中增殖因子RSK4、Ki-67、cyclin D1 及侵袭因子CXCR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RSK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2±0.5)%、(28.2±0.7)%,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36.7±3.4)%、(51.7±4.2)%和阴性对照组的(61.1±5.1)%、(49.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9,61.89,P<0.05)。实验组Ki-67、cyclin D1、CXCR4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7.8±5.8)%、(61.7±4.6)%、(56.3±3.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34.5±1.4)%、(29.7±2.5)%、(30.7±3.1)%和阴性对照组的(29.8±1.9)%、(35.7±4.6)%、(2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24,52.16,61.24,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SK4与 Ki-67、cyclin D1、CXCR4表达呈负相关(r=-0.857,-0.826,-0.867,P<0.001),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r=0.879,P<0.001)。 结论 RSK4可能通过调节CXCR4、Ki-67、CyclinD1和E-cadherin肿瘤相关因子的表达,在乳腺癌在乳腺癌生长及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癌情监测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刘君红,黄峰,何忠勇,欧阳乐,周渝人,许可葵
    2018 (2):  141-14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5
    摘要 ( 294 )   PDF(349KB) ( 394 )  

    目的 分析2014年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永州市新田县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按性别、年龄别、肿瘤部位分层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和构成比。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年龄构成为标准人口计算人口标准化率。结果 2014年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户籍人口为430 700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774例,死亡517例。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79.71/10万(其中男性219.13/10万,女性134.91/10万),中标率为146.79/10万,世标率为142.48/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16.47%;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鼻咽癌;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0.04/10万(其中男性161.51/10万,女性72.91/10万),中标率为95.05/10万,世标率为94.68/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1.38%;死亡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 结论 新田县男性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肺癌、肝癌、胃癌等是威胁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种,应针对其高危人群采取防治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脑寡转移瘤非共面野与共面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娄凤君,陈亮,倪佰会,艾源,徐晓妮
    2018 (2):  146-14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6
    摘要 ( 253 )   PDF(369KB) ( 258 )  

    目的 探讨非共面野调强放疗计划治疗脑寡转移瘤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15例脑转移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非共面野调强放疗计划(IMRTNC组)和共面野调强放疗计划(IMRTCO组),比较两组计划靶区适形度(conformation number,CN)、靶区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正常脑组织平均剂量(Dmean)、12 Gy低剂量体积和机器总跳数,分析两组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IMRTNC组计划CN较IMRTCO组计划提高(P=0.029),而 HI、正常脑组织Dmean、低剂量体积及机器总跳数两组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共面野调强放疗计划治疗脑寡转移瘤靶区适形度较好,且不增加正常脑组织受照剂量和计划执行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治疗骨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观察
    陈佳佳,曾越灿,吴荣
    2018 (2):  148-15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7
    摘要 ( 243 )   PDF(401KB) ( 232 )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CMNa)治疗骨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8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两组患者均接受姑息性放疗,观察组放疗的同时联合应用CMNa 800 mg/m2静滴30 min后1 h内行放疗,隔天1次,3次/周。放疗结束1个月后评价止痛疗效、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RR)高于对照组(93.1% vs 42.4%;χ2=4.350,P=0.037);观察组KPS评分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1% vs 69.0%;χ2=5.497,P=0.019);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联合CMNa可提高骨转移性骨痛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讨
    不同程度抑郁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凌云,韦珏伶,游雪梅,赵新华,唐娟,李秋琴,向骁,钟鉴宏,黎乐群
    2018 (2):  151-15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8
    摘要 ( 229 )   PDF(419KB) ( 335 )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抑郁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接受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119例。术前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亚量表(HADS-D)、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进行调查,根据量表评分分为无抑郁组(n=49)、轻度抑郁组(n=41)和中重度抑郁组(n=29),术后5 d、30 d采用HADS-D、PHQ-9量表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变化;术前及术后1 d、5 d、30 d测定IgG、IgM、IgA、补体C3、补体C4、CD3+、CD3+CD4+、CD3+CD8+、CD3+CD4+/CD3+CD8+、NK细胞、CD19+水平。结果 3组不同程度抑郁患者HADS-D、PHQ-9评分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CD3+、CD3+CD4+、CD3+CD4+/CD3+CD8+水平随着抑郁程度增加呈递减趋势,而CD3+CD8+在术前、术后5 d随抑郁程度增加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可影响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细胞免疫功能,且以T淋巴细胞亚群为主,应寻找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和免疫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根治术后化疗相关性指甲毒性的护理干预
    王岩,姚鑫,周禹含,高搏
    2018 (2):  155-15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19
    摘要 ( 216 )   PDF(419KB) ( 396 )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指甲毒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92例行胃癌根治术辅助化疗后出现指甲毒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指甲毒性对症护理。1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负性情绪,QLQ-30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并记录指甲毒性分级。结果 两组干预1个月后HAMA、HAMD评分和指甲毒性分级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总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总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疼痛得分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指甲毒性对症护理可改善胃癌根治术辅助化疗相关指甲毒性患者的负性情绪、指甲毒性分级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中国汉族人群吸烟行为相关基因及其与肺癌相关研究进展
    赵凯平,何耀
    2018 (2):  159-16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20
    摘要 ( 285 )   PDF(331KB) ( 345 )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设计基于较大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并要求后期以多个独立研究验证和筛选前期结果。吸烟行为相关GWAS已在多个种族人群中进行,但以欧美人群居多,鉴于不同种族人群间存在遗传易感性差异,本文就近年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的吸烟行为相关基因GWAS或在该人群进行既往位点验证和筛选的研究及其与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研究进展
    尚丽明,覃玮,徐静
    2018 (2):  162-16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8.02.21
    摘要 ( 252 )   PDF(376KB) ( 397 )  

    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是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策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与PVTT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不断被发现,但PVVT形成机制及其研究和临床诊疗仍面临较大挑战。本文就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