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1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专栏
    广西肿瘤防控工作发展历程和展望
    曹骥, 葛莲英, 余家华, 容敏华, 李秋林
    2019 (4):  271-27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01
    摘要 ( 352 )   PDF(623KB) ( 643 )  
    本文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肿瘤防控研究、肿瘤登记和癌症早诊早治等三方面的工作进展作一综述,阐明广西肿瘤防控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淋巴瘤诊治新进展专栏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通路研究及靶向治疗进展
    何旭华
    2019 (4):  276-28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02
    摘要 ( 547 )   PDF(1427KB) ( 945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成人淋巴瘤亚型,现有的治疗方法可以治愈约70%的患者。目前对于复发难治患者,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DLBCL发生机制及相关靶向药物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步,本文就DLBCL发生发展涉及的分子通路及相关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
    周璇, 王亮
    2019 (4):  282-28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03
    摘要 ( 406 )   PDF(2036KB) ( 524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C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对以门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较敏感,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佳。近年来,随着对ENKTCL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认为免疫靶向治疗在初治或复发难治ENKTCL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单克隆抗体类药物、靶向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表观遗传学药物、免疫调节剂、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及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治疗在ENKTCL中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Y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柯晴, 段莹, 黄文强, 谭晓虹, 岑洪
    2019 (4):  289-29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04
    摘要 ( 694 )   PDF(14026KB) ( 80 )  
    目的 探讨MY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2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YC蛋白在DLBCL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检索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有生存资料和基因表达数据的DLBCL数据集,分析MYC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20例DLBCL组织中MY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8.64%,MYC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PFS)较阴性表达患者明显缩短(P<0.001)。亚组分析显示,在GCB免疫亚型中,MYC蛋白表达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OS明显缩短(P<0.001);在non-GCB免疫亚型中,MYC蛋白表达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的OS及PFS明显缩短(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YC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GEO数据库中数据集GSE10846分析结果显示MYC基因高表达患者OS明显著缩短(P<0.01)。结论 MYC蛋白阳性表达的DLBCL患者预后较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维生素D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干细胞活性
    沙昱彤, 黄家明, 卢珍萍, 梁欢, 征宗梅, 杨学攀, 施洪飞, 朱明明
    2019 (4):  297-30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05
    摘要 ( 403 )   PDF(6011KB) ( 233 )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对乳腺癌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 μmol/L、5 μmol/L、10 μmol/L和20 μmol/L)维生素D对乳腺癌SUM159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分析维生素D对乳腺癌干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PCR 分别检测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44、Oct-4、Nanog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p-GSK-3β、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1 μmol/L、5 μmol/L、10 μmol/L和20 μmol/L维生素D均可显著抑制乳腺癌SUM159细胞的活力(P<0.01)。无血清悬浮培养可有效富集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维生素D可使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的成球数量减少,且细胞成球大小较对照组小。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显示,维生素D干预后,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中CD133、CD44和Nanog的蛋白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p-GSK-3β、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及β-catenin、c-Myc和cyclin-D1 mRNA表达亦下调(P<0.05)。结论 维生素D可抑制乳腺癌干细胞活性,可能与其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激酶X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李晓兰, 赵骏达, 马俊旗
    2019 (4):  303-30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06
    摘要 ( 269 )   PDF(1443KB) ( 331 )  
    目的 探讨骨髓激酶X(bone marrow X-linked kinase,BMX)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2017年本院34例正常宫颈、25例原位宫颈癌和52例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标本中BMX的表达。转染BMX-TALEN重组质粒构建敲低BMX表达宫颈癌细胞HeLa-BMX+/-。宫颈癌细胞HeLa-BMX+/-和HeLa-野生型细胞分别培养于含抑制剂MK-2206和雷帕霉素完全培养基中,并以培养于含有DMSO培养基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MTT分析测定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BMX、Akt、p-Akt、mTOR和p-mTOR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宫颈组织、原位宫颈癌组织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BMX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 vs 68.0% vs 88.5%,χ2=34.804,P<0.001),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构建低表达BMX宫颈癌细胞HeLa-BMX+/-。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MX和p-Akt在HeLa-BMX+/-细胞中的表达低于HeLa-野生型细胞(t=6.282,8.117,P<0.001),总Ak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5,P=0.126)。与对照组比较,经MK-2206和雷帕霉素处理的HeLa-野生型及BMX+/-细胞中p-Akt和p-mTOR的表达均明显受抑制。结论 BMX可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125b-5p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能量代谢及增殖的影响
    陈永果, 邢军
    2019 (4):  308-31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07
    摘要 ( 251 )   PDF(1066KB) ( 377 )  
    目的  探讨miR-125b-5p对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细胞能量代谢和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miR-125b-5p转染组(miR-125b-5p模拟物转染LSCC)和对照组(空质粒转染LSCC细胞)。采用RT-qPCR 检测miR-125b-5p在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和LSCC细胞中的表达,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SCC细胞增殖、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iR-125b-5p过表达后LSCC中HK2的表达,3H-2DG法和乳酸盐比色测定实验分别检测LSCC细胞葡萄糖消耗和乳酸产生的情况。结果 RT-qPCR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相比,LSCC细胞中miR-125b-5p的表达降低(0.68±0.03 vs 0.22±0.05,t=7.025,P=0.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转染72 h和96 h后,miR-125b-5p转染组LSCC细胞的增殖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iR-125b-5p转染组LSCC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 [(37.52±2.34)% vs (12.46±3.52)%,t=7.025,P<0.001)],但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降低(0.29±0.02 vs 1.02±0.03,t=5.689,P=0.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实验结果显示,miR-125b-5p转染组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对照组(0.32±0.03 vs 1.01±0.02,t=7.543,P=0.001);Western blot法实验结果显示,miR-125b-5p转染组HK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0.12±0.02 vs 0.75±0.03,t=5.875,P=0.023);miR-125b-5p转染组葡萄糖消耗量[(3.85±0.86) dpm/mg vs (10.52±1.34) dpm/mg,t=6.118,P=0.005]以及乳酸产生量[(4.23±1.36) dpm/mg vs (10.96±2.45) dpm/mg,t=5.907,P=0.002]亦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miR-125b-5p可能通过下调HK2表达降低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增殖能力,诱导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lncRNA MEG3和lncRNA GAS5在多发性骨髓瘤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高鹏, 肖中平, 付堃, 封韬, 杨丹, 韩梅
    2019 (4):  313-31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08
    摘要 ( 368 )   PDF(2647KB) ( 324 )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和生长特异抑制物5(growth arrest-specific transcript 5,GAS5)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4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lncRNA MEG3、lncRNA GAS5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lncRNA MEG3和lncRNA GAS5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92±0.87 vs 9.13±1.26,t=17.882,P<0.001;4.27±0.51 vs 8.26±1.04,t=30.417,P<0.001)。两者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D-S分期、恶性浆细胞数量、β2-MG水平和血红蛋白含量有关(P<0.05)。MEG3低表达组和GAS5低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均低于MEG3高表达组和GAS5高表达组(32.56% vs 56.82%,χ2=5.617,P=0.018; 32.43% vs 52.00%,χ2=5.389,P=0.020)。lncRNA MEG3、lncRNA GAS5低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良预后有关(HR=3.503,95%CI:1.517~8.091;HR=3.319,95%CI:1.438~7.661)。结论  lncRNA MEG3和lncRNA GAS5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超声引导下单次腰方肌阻滞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康复及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波, 毛晓丽, 胡磊
    2019 (4):  318-32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09
    摘要 ( 245 )   PDF(719KB) ( 390 )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单次腰方肌阻滞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康复及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手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经彩超引导下行双侧腰方肌阻滞(注射盐酸罗哌卡因),对照组单纯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血清CD4+CD25+ T细胞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性镇痛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6 h、12 h和24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CD4+CD25+ T细胞含量差值高于对照组(2.0±0.8 vs 1.1±0.6,t=5.248,P<0.001);观察组麻醉后发生恶心呕吐比例(5.9% vs 26.5%)、眩晕比例(2.9% vs 20.6%)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超声引导下单次腰方肌阻滞可减少胃癌根治术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疼痛满意度,且T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更快,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早期康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王夺, 梁夏宜, 刘军杰, 陈洁, 陈苗, 李航
    2019 (4):  323-32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10
    摘要 ( 441 )   PDF(885KB) ( 591 )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对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细胞癌(alpha-fetoprotein-nega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FP-N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118例AFP-N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A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PA组(<170 mg/L)和高PA组(≥170 mg/L),采用Cox回归分析术前血清PA水平与AFP-NHC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前血清PA水平与肿瘤直径、大血管侵犯、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P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高PA组短(24.5 个月vs 36.0个月,χ2=11.689,P=0.001)。Cox 回归分析显示,低PA组的死亡风险大于高PA组(HR=2.779, 95%CI:1.406~5.492,P=0.003),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这种关系依然存在。结论 术前血清低前白蛋白水平与 AFP-NHCC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应用
    对比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吴秀花, 施燕芸, 刘英姿, 吴波波, 李晓琴, 陈伟贤
    2019 (4):  327-33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11
    摘要 ( 276 )   PDF(3240KB) ( 299 )  
    目的 比较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16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与11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浸润性导管癌组)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其中116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正确诊断71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组)、误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5例(误诊组),比较各组病灶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非哺乳期乳腺炎组病灶声像图上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无回声及后方回声增强,与误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哺乳期乳腺炎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比较,前者声像图上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少斑点状强回声、无回声、少高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少腋窝淋巴结肿大(P<0.05)。误诊组与浸润性导管癌组声像图上均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回声不均匀,并伴有丰富血流信号,但两者斑点状强回声(χ2=30.805,P<0.001)、高回声晕(χ2=20.282,P<0.001)、后方回声增强(χ2=6.442,P=0.011) 等表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易误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注意观察斑点状强回声、高回声晕、后方回声增强等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microRNA-1、LASP1、TAGLN2及LGALS3BP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白云鹏, 刘洋, 范晓溪
    2019 (4):  33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12
    摘要 ( 318 )   PDF(3077KB) ( 203 )  
    目的 探讨血清microRNA-1、LASP1、TAGLN2及LGALS3BP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沈阳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28例食管癌患者(观察组)和13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LASP1、TAGLN2和LGALS3BP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CR检测microRNA-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microRNA-1、LASP1、TAGLN2及LGALS3B单独或联合诊断食管癌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LASP1、TAGLN2以及LGALS3B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但microRNA-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食管癌患者血清中LASP1、TAGLN2以及LGALS3BP表达水平均与microRNA-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1)。血清中microRNA-1、LASP1、TAGLN2以及LGALS3BP诊断食管癌的AUC分别为0.940(95%CI:0.913~0.967)、0.890(95%CI:0.843~0.936)、0.841(95%CI:0.794~0.889)、0.924(95%CI:0.893~0.956),联合诊断的AUC为0.970(95%CI:0.954~0.987),均高于单独诊断的AUC (P<0.05)。结论 血清中LASP1、TAGLN2、LGALS3BP和microRNA-1表达水平对食管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Jagged1/Notch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陈凯, 刘晶, 陈奕铭, 康悦
    2019 (4):  337-34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13
    摘要 ( 293 )   PDF(514KB) ( 399 )  
    otch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中,Jagged1是其主要配体。近年研究发现,Jagge1/Notch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起关键作用,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密切相关,本文就Jagged1/Notch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钟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孟熙, 金风
    2019 (4):  341-34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14
    摘要 ( 290 )   PDF(646KB) ( 424 )  
    时钟基因是生物体调控系统多反馈环的基本元件,广泛存在于有机体各细胞,可调节细胞代谢等生理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时钟基因与血管生成、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等密切相关,在肿瘤侵袭与转移过程中发挥促癌和抑癌双重作用。本文就时钟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量和肥胖相关基因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谭爱花, 陆永奎, 谢伟敏
    2019 (4):  346-35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15
    摘要 ( 340 )   PDF(737KB) ( 422 )  
    脂肪量和肥胖相关(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FTO)基因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的第一个与普通人群肥胖相关的可靠候选基因,主要调节下游靶基因3′非翻译区的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近年来研究发现FTO基因不仅在肥胖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参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急性髓系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也有研究表明,FTO基因编码的蛋白是m6A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调控肿瘤干细胞功能,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本文就FTO基因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进展
    康文, 王钢乐
    2019 (4):  351-35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16
    摘要 ( 343 )   PDF(748KB) ( 397 )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主要用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阴性者可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SLNB在非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是否具有同样的价值,以及如何保证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目前尚无统一共识。本文就SLNB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并间变性浆细胞瘤1例
    谢静, 关军, 杨航, 覃双来, 王兵, 胡作为
    2019 (4):  356-35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9.04.17
    摘要 ( 345 )   PDF(1628KB) ( 7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