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院士论坛
    基于整合医学的肿瘤新型生物学分型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曹田宇, 王寅格, 刘妍星, 秦妮平, 吴键, 康晓宇, 刘浩, 高小亮, 陈捷, 聂勇战, 赵晓迪 卢瑗瑗, 樊代明
    2024 (6):  633-63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01
    摘要 ( 187 )   PDF  
    近年来,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民的健康。肿瘤具有生长失控、高侵袭等特点,往往表现出多种症状和体征。尽管肿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并逐渐分科细化,但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临床治疗中,常出现相同方案治疗多种肿瘤时效果不一的情况,同种肿瘤使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亦不相同,这与现有的肿瘤分类并不能涵盖所有肿瘤类型,且未能体现肿瘤的内在本质密切相关。因此,樊代明院士依据整合医学的原则,提出一种肿瘤新型生物学分型方法,即天生型、后生型和共生型,旨在进一步理解肿瘤发生的本质,并为临床肿瘤的诊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基于整合医学的肿瘤新型生物学分型对揭示肿瘤病因、预防肿瘤发生、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以及发展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该分型能更加全面地反映肿瘤的特征和内在机制,为医师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支持。本文就基于整合医学的肿瘤新型生物学分型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述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共识
    肿瘤基因诊断二代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本地化建设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基因诊断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
    2024 (6):  638-64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02
    摘要 ( 247 )   PDF  
    随着肿瘤基因诊断对精准性要求的不断提升,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在肿瘤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为应对临床实践中的紧急需求,部分医疗机构计划自建肿瘤基因诊断数据分析平台。NGS的基因诊断数据分析依赖完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而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本地化平台建设共识。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基因诊断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组织中国专家组经过深入讨论,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并提出15条建议,涵盖了平台建设的硬件需求、数据存储与管理、分析流程搭建与性能验证、分析流程管理、人员配置与培训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本专家共识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NGS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本地化建设的相关指导,以期提高肿瘤基因诊断的准确性及效率,推动肿瘤基因诊断行业的标准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临床试验研究参与者补偿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
    2024 (6):  650-65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03
    摘要 ( 146 )   PDF  
    研究参与者的补偿/补贴是研究参与者因参加临床试验所造成的不便、支出的额外费用、付出的额外时间或提供生物样本等,由试验发起方提供的经济或其他形式补偿。国内外临床试验法规和医学伦理准则中均提到可向研究参与者提供一定补偿,但对于补偿的项目、标准、方式和方法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如何把握补偿标准,尚缺乏具体的参考依据。为此,中国抗癌协会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及人员制定本专家共识。本共识旨在针对上市前、注册类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为其合理确定研究参与者补偿的类别、标准提供一定参考,并提出补偿的伦理审查建议,以及相关人员或部门的监督措施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解读
    2024版《ACG临床指南:局灶性肝脏病变》解读
    林雷珀, 黄志浩, 向邦德, 马良, 黎乐群, 钟鉴宏
    2024 (6):  656-66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04
    摘要 ( 118 )   PDF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在肝脏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局灶性肝病(focal liver lesion,FLL)的概率逐渐增加,虽然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仍有部分FLL存在较高的恶变风险,因此如何对FLL进行初步评估和诊疗管理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ACG)对2014年版的《ACG临床指南:局灶性肝病诊断和管理指南》进行了更新,并于2024年1月26日发表于美国胃肠病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本文将对该指南内容进行解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化道肿瘤诊疗专栏
    结直肠黏液腺癌诊疗新进展
    弓戈, 李昂, 王新, 卢瑗瑗
    2024 (6):  663-67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05
    摘要 ( 202 )   PDF  
    黏液腺癌是结直肠癌的一种特殊病理亚型。与经典腺癌相比,其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晚,易于局部复发及腹腔转移,预后较差。目前,影像学技术如MRI、CT、经直肠三维超声和PET⁃MRI等已可用于黏液腺癌的诊断,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全面综述了结直肠黏液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分子机制、影像学表现、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液体活检中肿瘤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付依凡, 王博达, 何阳菘, 卢瑗瑗, 王新
    2024 (6):  673-68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06
    摘要 ( 124 )   PDF  
    胃癌是全球癌症死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由于多数患者发病症状隐匿,胃癌的早期诊出率仍较低。内窥镜检查作为胃癌诊断的主要手段,因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做到全人群全时段筛查。随着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可以通过液体活检诊断和监测肿瘤的发生与进展。液体活检因其快速、无创等优势,成为胃癌广泛筛查和监测的新方向。为了提高胃癌早期诊出率和生存率,减少胃癌疾病负担,亟需开发并验证有效的胃癌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近期关于胃癌液体活检中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DNA甲基化、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等,这些生物标志物有望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全程管理提供新的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综合诊治策略及思考
    计蓓, 庹必光, 刘雪梅
    2024 (6):  681-68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07
    摘要 ( 108 )   PDF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被认为是罕见肿瘤,其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给其临床诊治带来挑战,因此因此近年来关注度不断上升。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占所有NENs的70%以上,其中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更为复杂,依据细胞起源、背景疾病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临床亚型。G⁃NENs的临床分型不同,治疗原则和预后也不同,因此G⁃NENs的诊疗策略较其他原发部位的NENs更复杂多变。本文旨在阐述G⁃NENs的各亚型特征及其诊疗策略,以期为其临床综合诊治及防控提供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手术患者血脂水平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郭芝妤, 曹田宇, 王伟东, 郭星娴, 马婉琪, 卢瑗瑗, 赵晓迪, 季刚
    2024 (6):  687-69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08
    摘要 ( 112 )   PDF  
    目的 探讨胃癌手术患者血脂水平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3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x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结果 生存分析显示,TC≥5.2 mmol/L患者的死亡风险较TC<5.2 mmol/L患者高56.8%(HR=1.568,95%CI:1.159~2.121),LDL⁃C≥3.4 mmol/L患者的死亡风险较LDL⁃C<3.4 mmol/L患者高95.7%(HR=1.957,95%CI:1.440~2.660),但未发现TG、HDL⁃C与OS有关(均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TC与OS之间具有“U型”关系,当TC水平<4.36 mmol/L时患者死亡风险随着TC水平增高而降低,并在TC=4.36 mmol/L达到最低风险,当TC>4.36 mmol/L时患者死亡风险随TC水平增高而增高(非线性P=0.006)。LDL⁃C与OS之间具有“J型”关系,LDL⁃C水平在较低范围内时风险较平稳,直到LDL⁃C=2.57 mmol/L时,风险迅速增加(非线性P=0.024),未发现TG、HDL⁃C水平与OS存在关联(均P>0.05)。亚组分析显示,在男性、年龄>50岁、身体质量指数<18.5 kg/m2、有吸烟史、无冠心病史和有饮酒史的患者中,TC、LDL⁃C与OS关联更为明显(均P<0.05),除具有吸烟史的胃癌患者中观察到TG与OS存在关联外,其余各亚组患者TG、HDL⁃C水平与OS无明显关联(均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LDL⁃C及TC水平升高与生存预后不良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癌情监测
    1990—2021年中国子宫颈癌的发病、死亡与疾病负担:过去30年的趋势与未来预测
    宣文贞, 巩建敏, 李娜
    2024 (6):  694-70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09
    摘要 ( 203 )   PDF  
    目的 分析1990—2021年中国子宫颈癌的发病、死亡与疾病负担情况,为子宫颈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21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子宫颈癌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率的变化趋势。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探讨子宫颈癌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22—2036年子宫颈癌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及标化DALY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1990—2021年中国子宫颈癌标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0.39%],而标化死亡率(AAPC=-1.34%)和标化DALY率(AAPC=-1.32%)整体呈逐年降低趋势。年龄效应结果显示,1990—2021年中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在55~59岁年龄组和70~74岁年龄组出现两次高峰,DALY率在50~54岁年龄组出现1次小高峰,死亡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升高。时期效应分析表明,发病率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值随时间呈波动变化,而死亡率和DALY率的RR值则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队列效应分析显示,发病率的RR值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率和DALY率的RR值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22—2036年中国子宫颈癌标化发病率将从2022年的14.04/10万上升至2036年的16.03/10万。标化死亡率将从2022年的4.64/10万下降至2036年的4.03/10万,标化DALY率将从2022年的149.99/10万下降至2036年的129.80/10万。结论 1990—2021年中国子宫颈癌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年龄、时期及队列效应的综合影响。未来防控策略应继续加强疫苗接种、筛查措施的覆盖,以应对发病率上升带来的挑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
    潘宏鑫, 崔王飞, 吕利成, 王新正, 曹凌, 张永贞
    2024 (6):  700-70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10
    摘要 ( 155 )   PDF  
    目的 分析2020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方法 基于2020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报告的数据,按城乡和性别对数据进行分层后,分别计算2020年山西省恶性肿瘤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中国人口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死亡率(简称中标发病率/死亡率)。结果 2020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为14 052例,粗发病率为263.25/10万,中标发病率为157.67/10万;死亡病例数为8 316例,粗死亡率为155.79/10万,中标死亡率为87.61/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从35岁和40岁开始升高,并呈现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2020年山西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前10位癌种分别是肺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甲状腺癌、肾癌和膀胱癌,发病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7.02%;2020年山西省恶性肿瘤死亡率前10位癌种分别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脑癌和胆囊癌,死亡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06%。结论 肺癌、上消化道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是山西省重点癌种,男性人群、40岁以上人群和城市人群是山西省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并及早开展防治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α2⁃巨球蛋白表达下调激活TGF⁃β/SMADs信号通路诱导#br# 卵巢癌顺铂耐药#br#
    陆婷婷, 石丽君, 刘萤照, 梁惠婷, 王琪
    2024 (6):  707-71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11
    摘要 ( 125 )   PDF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体内α2⁃巨球蛋白(alpha⁃2⁃macroglobulin,A2M)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及铂类耐药之间的关系,并分析A2M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对顺铂(Cisplatin,DDP)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经DDP治疗裸鼠卵巢癌异种皮下移植瘤模型移植瘤中A2M表达并分析其与DDP耐药间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9例卵巢癌组织中A2M的表达及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ELISA检测103例卵巢癌血清样本中A2M含量及分析其与DDP耐药的关系。在耐药的卵巢癌细胞SKOV3/DDPⅡ中外源添加0、0.5、1.0、2.0、4.0 μmol/L A2M蛋白,ELASA检测共培养体系中A2M含量并分析其与细胞因子间的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DDP耐药卵巢癌细胞凋亡情况。利用RNA干扰技术敲低敏感细胞SKOV3中A2M基因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经外源添加和敲低A2M两种处理后各组细胞活性并计算DDP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Western blot检测两种处理后各组细胞中TGF⁃β/SMADs信号传导的关键节点TGF⁃β1、TGFβR2、SMAD2/3及其磷酸化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PARP1的表达。采用裸鼠卵巢癌异种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DDP治疗对A2M基因敲低的SKOV3细胞和对照细胞成瘤体积的影响。结果 耐药小鼠移植瘤中的A2M蛋白表达随DDP治疗次数增加而下降,但PARP1蛋白表达则上调。A2M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铂耐药卵巢癌患者血清中A2M含量下降(P=0.031)。外源加入A2M蛋白可使TGF⁃β1、MMP1、MMP2、MMP7、MMP9细胞因子含量均较未加入A2M蛋白显著下降(均P<0.05),SKVO3/DDPⅡ细胞和A2780/DDPⅡ细胞总凋亡率上升和对DDP的IC50下降(P<0.0001),同时降低SKVO3/DDPⅡ细胞TGF⁃β1、PKCa的表达及下调TGFβR2、SAMD2/3的磷酸化水平,抑制TGF⁃β1⁃SMAD2/3复合物发挥转录因子作用,进而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CL⁃2磷酸化及促使PARP1蛋白失活,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而敲低A2M基因的SKVO3细胞中DDP的IC50和TGF⁃β1、SMAD2/3、PKCa、BCL⁃2、PARP1蛋白表达的结果与之相反。建立的小鼠移植瘤模型经8次DDP治疗后肿瘤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33)。结论 A2M通过负向调节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卵巢癌细胞对DDP治疗的敏感性,其敲低可激活BCL‑2依赖的细胞抗凋亡途径,从而导致卵巢癌铂耐药和患者不良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ncRNA PSMA3-AS1调节miR-186-5p/SOX4轴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安艳晓, 焦晗亮, 祁艳卫, 仲智勇
    2024 (6):  715-72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12
    摘要 ( 97 )   PDF  
    目的 探索长链非编码RNA人蛋白酶体α亚基3型的反义RNA1(long non⁃coding RNA PSMA3⁃AS1,lncRNA PSMA3⁃AS1)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对微小RNA⁃186⁃5p(microRNA⁃186⁃5p,miR⁃186⁃5p)/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ex determining region Y box protein 4,SOX4)轴的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LipofectamineTM 3000试剂将si⁃PSMA3⁃AS1及其阴性对照、miR⁃186⁃5p 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至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随机分为Control组(未转染质粒)、si⁃NC组(转染si⁃PSMA3⁃AS1阴性对照)、si⁃PSMA3⁃AS1组(转染si⁃PSMA3⁃AS1)、si⁃PSMA3⁃AS1+miR⁃NC组(共转染si⁃PSMA3⁃AS1和miR⁃186⁃5p inhibitor阴性对照)、si⁃PSMA3⁃AS1+miR⁃186⁃5p inhibitor组(共转染si⁃PSMA3⁃AS1和miR⁃186⁃5p inhibitor)。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SMA3⁃AS1、miR⁃186⁃5p和SOX4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转染细胞中SOX4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转染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6⁃5p与PSMA3⁃AS1和SOX4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 相较于Control组和si⁃NC组,si⁃PSMA3⁃AS1组细胞中的PSMA3⁃AS1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降低(均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PSMA3⁃AS1能靶向负调控miR⁃186⁃5p,而miR⁃186⁃5p能靶向负调控SOX4。敲低PSMA3⁃AS1后细胞的miR⁃186⁃5p表达水平升高,而SOX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01)。回补实验发现,相较于si⁃PSMA3⁃AS1+miR⁃NC组,si⁃PSMA3⁃AS1+miR⁃186⁃5p inhibitor组SOX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升高(均P<0.001),而miR⁃186⁃5p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结论 敲低PSMA3⁃AS1可能通过调节miR⁃186⁃5p/SOX4轴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高血糖癌症患者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蒋媛, 王小艳, 雷蕾, 刘丽华, 吴丹凤, 张思奇, 唐代茸, 樊伶俐, 冯岗, 薛小静
    2024 (6):  722-72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13
    摘要 ( 92 )   PDF  
    目的 调查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的症状发生状况,构建术后患者的症状网络,识别症状群和核心症状,为制定针对性的症状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至 2021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首次接受肝切除术的29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安德森症状量表、原发性肝癌特异性症状模块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使用R语言构建症状群网络并分析网络的中心性指标,包括强度、紧密度和中介度以确定核心症状和核心症状群。结果 中晚期肝癌术后患者症状发生率最高的前5位依次是口干(89.30%)、腹胀(86.29%)、疼痛(80.26%)、疲乏(79.26%)、睡眠不安(78.60%)。共提取3个症状群,分别是神经心理症状群、虚弱-胃肠道症状群、疼痛-睡眠症状群,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54%。症状群网络中,苦恼(rs=1.65)、恶心(rs=0.96)和疼痛(rs=0.36)分别是神经心理症状群、虚弱-胃肠道症状群和疼痛-睡眠症状群的核心症状,其中神经心理症状群为核心症状群。桥梁症状包括苦恼(rbS=1.095)、食欲下降(rbS=1.039)和睡眠不安(rbS=0.764)。结论 中晚期肝癌术后患者经历多重症状困扰,医护人员可根据网络分析的结果,加强对症状群的认识与评估,重视这些核心症状,为患者提供及时、精准的干预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晚期肝癌术后患者同期症状网络分析及核心症状识别
    黄仕环, 蓝慧玉, 农小莲, 李繁荣, 赵凤娟, 游雪梅
    2024 (6):  729-73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14
    摘要 ( 109 )   PDF  
    目的 调查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的症状发生状况,构建术后患者的症状网络,识别症状群和核心症状,为制定针对性的症状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至 2021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首次接受肝切除术的29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安德森症状量表、原发性肝癌特异性症状模块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使用R语言构建症状群网络并分析网络的中心性指标,包括强度、紧密度和中介度以确定核心症状和核心症状群。结果 中晚期肝癌术后患者症状发生率最高的前5位依次是口干(89.30%)、腹胀(86.29%)、疼痛(80.26%)、疲乏(79.26%)、睡眠不安(78.60%)。共提取3个症状群,分别是神经心理症状群、虚弱-胃肠道症状群、疼痛-睡眠症状群,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54%。症状群网络中,苦恼(rs=1.65)、恶心(rs=0.96)和疼痛(rs=0.36)分别是神经心理症状群、虚弱-胃肠道症状群和疼痛-睡眠症状群的核心症状,其中神经心理症状群为核心症状群。桥梁症状包括苦恼(rbS=1.095)、食欲下降(rbS=1.039)和睡眠不安(rbS=0.764)。结论 中晚期肝癌术后患者经历多重症状困扰,医护人员可根据网络分析的结果,加强对症状群的认识与评估,重视这些核心症状,为患者提供及时、精准的干预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应用及管理现状调查
    刘汉卿, 胡永红, 林琴, 魏涛, 袁忠, 李旭英
    2024 (6):  736-74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15
    摘要 ( 87 )   PDF  
    目的 调查湖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简称中长导管)应用情况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中长导管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中长静脉导管应用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共89家二级及以上医院的相关联络员进行调查,时间自2023年8月至10月。 结果 全省89家医院中有78家医院引入了中长导管,大多数(占83.33%,65/78)医院因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引入了中长导管,其次为长期连续静脉输液治疗(占75.64%,59/78)、应用化疗药物(占26.92%,21/78)。在评估置入长度方面,55(占70.51%,55/78)家医院以“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同侧锁骨中线”的距离为导管预测置入长度;27(占34.62%,27/78)家医院进行导管尖端定位;69(占88.46%,69/78)家医院规定中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其中62家医院认为留置时间可长于4周。28(占35.89%,28/78)家医院制定的中长导管临床应用标准与规范不完善,其中21家医院缺失导管拔除的标准操作流程、16家医院缺少健康宣教标准方案、14家医院缺少并发症的处理流程。66(占84.62%,66/78)家医院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但有12(占15.38%,12/78)家医院未采取任何质量控制措施。结论 在湖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中长导管的应用得到了普及,但置管的适应证不够合理,置管和维护的标准流程有待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拓展和规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ESMO 2024年会:肝细胞癌治疗新突破与未来趋势
    王进明, 李耀杰, 邱国高, 刘绍平, 刘杰, 游雪梅, 马良, 钟鉴宏
    2024 (6):  741-74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16
    摘要 ( 107 )   PDF  
    2024年9月13日至17日,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年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大会公布了多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领域的重磅研究,涵盖了早期、中期、晚期HCC的治疗进展,包含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这些研究将为HCC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并推动HCC治疗领域的发展。本文汇总此次大会的重点内容,并基于此探讨HCC相关治疗领域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7G甲基转移酶METTL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李冰冰, 徐克
    2024 (6):  747-75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4.06.17
    摘要 ( 169 )   PDF  
    甲基转移酶METTL1是一种重要的RNA修饰酶,其通过甲基化RNA分子的特定部位来调控转录和翻译等,从而影响关键的生物学过程。N7⁃甲基鸟苷(N7⁃methylguanosine,m7G)修饰是RNA中常见的转录后修饰之一,主要由甲基转移酶METTL1和WD重复结构域4(WD repeat domain 4,WDR4)组成的复合物调控,近年来甲基转移酶METTL1在多种生物学过程和肿瘤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被认为是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本文综述甲基转移酶METTL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