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肿瘤标志物专栏
    外泌体在肿瘤和极端条件中的作用和检测
    王姝宏, 余幼林, 李凯, 林宇晟, 甘进锋, 谢飞凌, 李勇, 黄思铨, 张灏
    2020 (3):  239-24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01
    摘要 ( 446 )   PDF(468KB) ( 219 )  
    外泌体具有保护作用的膜结构和内选择性富集的核酸分子和蛋白分子,已成为肿瘤潜在的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来源。外泌体还可将其内容物运输到靶细胞,参与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包括肿瘤免疫等,在机体应对多种应激和极端环境暴露过程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肿瘤等疾病组织环境复杂,细胞类型多样,细胞内环境在各种应激和极端条件刺激下对外泌体的形成及分泌产生不同影响,反之外泌体也可作为反映细胞感受刺激后内在变化的一种可检测追踪的标志物。本文概述了外泌体在肿瘤标志物和肿瘤免疫,应激和极端条件下的生物学功能和机制以及外泌体提取及示踪技术研究手段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肿瘤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傅潇, 姚煜
    2020 (3):  244-24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02
    摘要 ( 513 )   PDF(465KB) ( 473 )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由实体肿瘤组织脱落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可真实反映肿瘤负荷和特征,动态反映肿瘤基因组学信息和基因表达谱变化,且CTC检测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和可重复采样等优势,因此CTC不仅是目前批准用于肿瘤筛查和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也在肿瘤疗效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CTC的发展历史、提取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癌/睾丸相关抗原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崔兆磊, 陈燕
    2020 (3):  250-25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03
    摘要 ( 596 )   PDF(556KB) ( 463 )  
    癌/睾丸相关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是一类在哺乳动物正常睾丸组织、精子及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中表达,而在正常体细胞中几乎不表达或表达水平较低的抗原。目前已有超过200种CTA被鉴定,由于表达的局限性以及在肿瘤疫苗和肿瘤免疫治疗中极具发展潜力,CTA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及常规肿瘤细胞毒性药物辅助治疗的理想靶标。本文主要综述CTA作为分子靶点在肿瘤免疫治疗包括肿瘤疫苗、过继性T细胞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状RNA在肿瘤表观遗传学中的机遇及挑战
    傅俊江, 肖婷
    2020 (3):  257-26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04
    摘要 ( 346 )   PDF(434KB) ( 188 )  
    表观遗传修饰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非编码RNA是三种常见的表遗传修饰方式之一,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作为一类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分子,研究证实可作为miRNA的海绵起调控作用,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侵袭、转移等多种病理生理调控。同时circRNA具有特异性表达、高度保守和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circRNA相关标志物可能成为肿瘤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标志物,也为肿瘤诊疗提供了无创检测的新契机。本文主要阐述circRNA相关标志物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在肿瘤表观遗传学中的机遇和挑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病理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李佳静, 郑湘予, 孙淼淼, 常伟龙, 陈奎生
    2020 (3):  263-26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05
    摘要 ( 447 )   PDF(481KB) ( 363 )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分析以及耐药判定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有越来越多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肿瘤病理诊断,尤其对组织学形态不典型、鉴别诊断困难、组织来源难以确定的肿瘤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新近用于临床肿瘤病理学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综述,为相关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DNA变异检测在卵巢癌临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汪梦馨, 高天, 刘洋, 刘淑娟, 邢金良
    2020 (3):  268-27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06
    摘要 ( 639 )   PDF(528KB) ( 258 )  
    卵巢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用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的方法仍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具有基因组小、突变率高、拷贝数高等特点,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故检测mtDNA变异有望在卵巢癌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卵巢癌中mtDNA变异检测的进展,以及mtD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肿瘤进展监测以及化疗药物耐药性分析等方面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因组学挖掘肺癌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研究进展
    杨春辉, 李秀华, 王琪
    2020 (3):  274-27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07
    摘要 ( 1545 )   PDF(496KB) ( 345 )  
    肺癌作为全球发生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肺结节检出率显著增加,如何对癌前结节及原位癌等进行鉴别成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点及难点。从癌前到肺癌的基因异常改变是探索肺癌诊断及治疗靶点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基因测序及相关手段探索癌前及早期肺癌基因异常改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意义重大。本文概述了肺癌早期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肺癌早期基因诊断标志物筛选、肺癌发生发展监控及靶向治疗靶点等方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潇宇, 谢晓冬
    2020 (3):  280-28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08
    摘要 ( 1524 )   PDF(450KB) ( 495 )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不断迅速获批,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给患者带来了巨大希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均能够从中获益,部分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时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耐药,甚至超进展等情况,因此开发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可能获益人群对实现肺癌的精准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就肿瘤标志物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作一评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标志物研究进展
    王宇松, 吉晓莹, 穆楠, 王田, 赵征
    2020 (3):  285-29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09
    摘要 ( 302 )   PDF(457KB) ( 708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以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分子作为靶点,利用抑制剂、阻断剂、抗体等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手段。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小等特点,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针对NSCLC已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癌基因分子靶向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靶向治疗药物以及多靶点抑制剂等。本文主要阐述不同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及获益人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lp蛋白酶复合体亚基ClpX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大林, 宋健, 丛春林, 杨世荣, 白翔宇, 安家泽
    2020 (3):  291-29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0
    摘要 ( 283 )   PDF(681KB) ( 188 )  
    目的 探讨Clp蛋白酶复合体的ATP依赖性亚基(ATP-dependent Clp protease ATP-binding subunit,ClpX)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166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lpX的表达,并分析ClpX蛋白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在HCC癌细胞株SNU739中分别干涉或过表达ClpX后,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ClpX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ClpX高表达的HCC患者总生存期优于低表达患者(P=0.009)。ClpX表达水平与TNM分期相关(P=0.008),ClpX低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6)。干涉ClpX表达后,SNU739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增强(P<0.001);而过表达ClpX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01)。结论 ClpX在HCC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下调ClpX可促进细胞增殖,ClpX可作为HCC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YEATS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世超, 许文娟, 王玉兰
    2020 (3):  297-30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1
    摘要 ( 399 )   PDF(636KB) ( 240 )  
    目的 探讨YEATS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12例手术切除的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YEATS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YEATS2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EATS2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并分析YEATS2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同时采用TCGA数据库数据验证。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YEATS2 mRNA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上调(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YEATS2在约66.67%(12/18)的HCC癌组织表达升高;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发现,约71.43%(80/112)的HCC患者中YEATS2表达上调,其表达与TNM分期明显相关(P<0.001);YEATS2主要在HCC癌组织细胞核中表达;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YEATS2高表达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04,95%CI:1.388~3.500,P=0.001)。TCGA中HCC队列分析也表明YEATS2高表达的患者OS更差(HR=1.751,95%CI:1.107~2.770,P=0.017)。 结论 YEATS2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PES1对肝细胞癌预后和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的影响
    答秀维, 赵超, 朱芳芳, 杜姣, 孟伦, 李娜, 张洪新, 袁鹏
    2020 (3):  303-30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2
    摘要 ( 297 )   PDF(940KB) ( 224 )  
    目的 探讨pescadillo核糖体生物发生因子1(pescadillo ribosomal biogenesis factor 1,PES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ES1的表达。肝癌BEL-7402细胞转染PES1小干扰片段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ES1、CDK4、CDC25A蛋白表达,MTS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95例HCC癌组织中,PES1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90.5% vs 72.6%,χ2=10.122,P=0.001);癌组织中PES1染色评分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30±3.56) 分 vs (2.10±1.64) 分,t=10.423,P<0.001]。PES1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大小、门脉癌栓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PES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较PES1低表达患者短(P<0.05)。转染PES1小干扰RNA组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受抑制(P<0.01),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均P<0.01),CDK4、CDC25A蛋白表达下调,但细胞凋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HCC组织中PES1表达上调,且与患者预后相关。PES1可通过上调CDK4、CDC25A蛋白表达,加快细胞G1/S期的转换,促进肝癌细胞生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RPM8激活Calcineurin-NFATc3通路调节结肠癌细胞免疫逃逸
    黄绪群, 刘国军
    2020 (3):  310-31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3
    摘要 ( 291 )   PDF(641KB) ( 197 )  
    目的  探讨TRPM8调节结肠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细胞系SW620和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系CCD 841 CoN中TRPM8的表达水平。将干涉和过表达TRPM8载体TRPM8 siRNA和pcDNA3.1-TRPM8转染至SW620细胞,并设置相应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和pcDNA3.1组),用CCK-8、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酶标仪检测Calcineurin活性,Western blot检测Calcineurin-NFATc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检测CD8+T细胞与SW620细胞共孵育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Calcineurin特异性抑制剂FK506处理SW620细胞后NFATc3和PD-L1蛋白表达。结果 与CCD 841 CoN细胞相比,TRPM8 mRNA和蛋白在SW620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加(P<0.01)。与Control siRNA组比较,干涉 TRPM8表达后SW620细胞活力、细胞增殖能力、Calcineurin活性,以及TRPM8、PD-L1和 NFATc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和p-NFATc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过表达TRPM8可增强细胞活力、细胞增殖能力和Calcineurin活性,上调TRPM8、PD-L1及NFATc3蛋白表达(P<0.01),下调p-NFATc3蛋白表达(P=0.002)。CD8+ T细胞与干涉TRPM8表达的SW620细胞共孵育后总细胞活力降低(P=0.002),而与过表达SW620细胞共孵育后总细胞活力增强(P=0.005)。FK506处理可抑制SW620细胞Calcineurin活性,下调NFATc3、PD-L1蛋白表达(P<0.01)。结论 TRPM8过表达可能通过激活Calcineurin-NFATc3信号通路而促进PD-L1表达,从而增强结肠癌细胞免疫逃逸能力,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1271-5p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对胃癌AGS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潘珊, 周洪靖, 刘爱群, 葛莲英
    2020 (3):  317-32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4
    摘要 ( 426 )   PDF(753KB) ( 198 )  
    目的 探讨miR-1271-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0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AGS)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中miR-1271-5p的表达情况。利用瞬时转染法将miR-1271-5p mimics(过表达miR-1271-5p组)和miR-NC(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胃癌AGS细胞,建立过表达miR-1271-5p的胃癌AGS细胞系,然后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后的胃癌AGS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miR-1271-5p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SGC-7901、MGC-803、AGS)中的表达均低于相应癌旁组织及人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均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271-5p组胃癌AGS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0.01),细胞集落形成数减少(P<0.01),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亦减少(P<0.01)。结论 miR-1271-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上调miR-1271-5p可抑制胃癌AG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癌情监测
    2009—2017 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情况统计分析
    宋鹏, 刘淼, 车贺宾, 张东
    2020 (3):  323-32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5
    摘要 ( 281 )   PDF(338KB) ( 191 )  
    目的 分析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为老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解放军总医院病案统计科管理系统数据库,统计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住院数据。结果 老年恶性肿瘤住院人数为36 015例,占老年住院人数的26.9%。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肝和胆管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累计达40.0%以上。膀胱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前列腺恶性肿瘤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分布存在差异。前列腺恶性肿瘤位于男性的第4位,膀胱恶性肿瘤位于男性的第6位,乳房恶性肿瘤位于女性的第5位。随着年龄的增加,胃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直肠恶性肿瘤、前列腺恶性肿瘤、膀胱恶性肿瘤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肝和胆管恶性肿瘤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结论 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位于老年恶性肿瘤的前列,且恶性肿瘤的分布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应针对性开展防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一种可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的新型6基因预测模型
    王亮, 周璇, 梁晓杰, 何颖芝
    2020 (3):  328-33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6
    摘要 ( 742 )   PDF(1029KB) ( 508 )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构建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的模型。 方法 从GEO和TCGA数据库下载相应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数据,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构建基因预测模型,将基因模型与其他临床预后因素相结合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6个基因(LNPEP、SNX20、GTPBP10、CALR、BDH1、C5orf30)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将各个队列的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及低风险组,训练集GSE10846及验证集GSE32918、NCICCR预测3年总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722、0.758、0.693。基于该基因模型与年龄、亚型、治疗方案、ECOG、分期、结外部位数量等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DLBCL患者3年总生存率的AUC在GSE10846数据集为0.796,校准图一致性良好。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该模型的基因主要与DNA复制和修复、蛋白加工、细胞周期、病毒致癌等生物功能及通路相关。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可预测DLBCL患者生存的基因预测模型,与临床因素结合,能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不同巴塞罗那分期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梁秀妹, 周子寒, 林秋伶, 周先果, 刘颖春, 温秋萍, 向邦德, 余红平
    2020 (3):  335-34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7
    摘要 ( 360 )   PDF(455KB) ( 241 )  
    目的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巴塞罗那(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入院治疗的1 164例HCC初治患者的体液免疫状况。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体液免疫因子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因子的水平。结果 HCC患者体液免疫中IgG、IgA、C3、C4和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在不同BCLC分期中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D期患者中IgG、IgA、C3、C4和CRP水平均高于A期或B期。总T淋巴细胞在不同BCLC分期患者中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其中C/D期患者中的总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B期(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gG、IgA、C3、C4和CRP水平与BCLC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IgG、IgA水平与BCLC分期的相关性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而T淋巴细胞总数与BCLC的相关性受到性别和肝硬化背景的影响。结论 随着BCLC分期的增加,HCC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增强,而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尤其是男性和有肝硬化的患者。
    【关键词】 肝细胞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BCLC分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K-20和LGALS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志杰, 栗晓东, 田亮, 张强, 董路玲, 宁建峰, 霍占江
    2020 (3):  341-34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8
    摘要 ( 430 )   PDF(623KB) ( 166 )  
    目的 探讨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和半乳糖凝集素4(galectin-4,LGALS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CK-20、LGALS4的表达;ROC曲线分析CK-20、LGASL4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因素。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K-20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LGALS4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CK-20高表达、LGALS4低表达均与肿瘤远处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CK-20与LGALS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31,P<0.001);CK-20、LGALS4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均优于其单独诊断(均P<0.05);CK-20阳性表达患者5年DFS低于阴性表达患者,而LGALS4阳性表达患者5年DFS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CK-20高表达、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GALS4高表达是DFS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K-20与LGALS4表达呈负相关,CK-20高表达预示预后不良,而LGALS4高表达预示预后良好,两者有望成为监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生物标志分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后发生椎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江舟, 黄海欣, 陈达桂, 杨慧, 吴思蓓, 许卓华, 陆颖
    2020 (3):  347-351.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19
    摘要 ( 341 )   PDF(364KB) ( 171 )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后发生椎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8月在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就诊的148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椎动脉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以评估其狭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放射治疗后椎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 放疗后椎动脉狭窄发生率较放疗前高(47.3% vs 8.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和椎动脉平均受照射剂量与椎动脉狭窄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椎动脉平均受照射剂量>60 Gy(OR=3.130,95%CI:1.417~6.914,P=0.005)、高脂血症(OR=2.549,95%CI:1.118~5.812,P=0.026)、高血压(OR=2.407,95%CI:1.130~5.127,P=0.023)、吸烟(OR=1.041,95%CI:1.006~1.077,P=0.022)是椎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椎动脉平均受照射剂量>60 Gy、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吸烟是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椎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 BCYRN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崔文韬, 李玉凤, 董桂兰, 胡万宁
    2020 (3):  352-35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20
    摘要 ( 303 )   PDF(380KB) ( 183 )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虽然肺癌诊断和治疗均取得长足进步,但是预后仍不理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非编码RNA的重要成员,在基因组中极为丰富,研究证实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脑细胞质RNA1(brain cytoplasmic RNA 1,BCYRN1)是一个长度约为200个核苷酸碱基序列的lncRNA,以往研究认为BCYRN1是一个灵长类动物神经系统特异性的lncRNA,在其他组织低表达甚至不表达。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BCYRN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也密切相关,且可通过调控相应的靶基因而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等生物学行为,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靶点。本文就BCYRN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手术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谭海涛, 陈国平, 张其标
    2020 (3):  356-36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21
    摘要 ( 316 )   PDF(399KB) ( 458 )  
     随着影像图像后处理技术及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保肢手术成为骨肿瘤患者的首要选择,而彻底完整切除肿瘤、骨缺损和重建患肢功能是面临的主要挑战。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可实现解剖模型、导航模板、肿瘤假体的个体化制造以及骨组织工程生物3D打印等,被广泛应用于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且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个体化修复重建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妇科肿瘤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进展
    黄英凡, 陈英, 雷奕, 冯茜茜
    2020 (3):  360-36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22
    摘要 ( 290 )   PDF(394KB) ( 292 )  
    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是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自我测评标准化工具系统。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整理和分析,阐述PROs目前在国内外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妇科肿瘤患者临床照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例
    王亮, 何颖芝, 韦祁, 梁丹
    2020 (3):  364-36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3.23
    摘要 ( 305 )   PDF(390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