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专栏
    肿瘤专科医院日间病房的运行模式及管理实践
    唐卫中
    2020 (4):  367-36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01
    摘要 ( 490 )   PDF(682KB) ( 361 )  

    肿瘤日间病房是日间治疗模式之一,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介于门急诊与住院之间的诊疗模式。随着国家深化医疗改革,以日间诊疗服务为切入点,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应用。本文就我院现行的日间病房运行模式及管理实践作一阐述,为进一步探讨日间病房在我国的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精准诊疗专栏
    鼻咽癌分期的演变与未来发展
    郭蕊, 马骏
    2020 (4):  370-36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02
    摘要 ( 503 )   PDF(550KB) ( 516 )  

    准确的TNM分期系统对评估癌症患者预后、治疗计划、治疗分层以及不同治疗中心的临床研究至关重要。鼻咽癌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其发病率以中国的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最高。目前,鼻咽癌AJCC/UICC分期系统仍然是其预后预测及治疗策略制定的主要依据。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鼻咽癌TNM分期系统也进行了及时修订,使其更具有临床实用性和世界通用性。本文回顾鼻咽癌分期系统的演变进程及分析目前仍未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期毒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周鑫, 胡超苏
    2020 (4):  377-38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03
    摘要 ( 271 )   PDF(527KB) ( 433 )  

    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后期毒副反应是综合治疗中需要关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其成因涉及放疗剂量、分割、系统性治疗、个体易感性等多因素。近年来,以放射剂量学预防为主的正常组织保护逐渐走向精细化和器官特异性,因此针对调强放疗计划衍生了一系列更为精确的器官剂量限制。而对于已经发生的后期毒副反应,新药物的不断研发正使其治疗和逆转成为可能。本文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期毒副反应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总结其预防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精准放化疗个体化决策思考
    何美霖, 易俊林
    2020 (4):  384-39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04
    摘要 ( 243 )   PDF(478KB) ( 316 )  

    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综合治疗的开展,使鼻咽癌治疗疗效达到新高度,5年总生存率达80%左右,临床Ⅰ期、Ⅱ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更是达到90%以上。因此,长期生存的鼻咽癌患者远期毒副作用、局部晚期患者综合治疗相关急性毒副作用、推荐人群的异质性以及Ⅳ期患者疗效欠佳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择合适的人群,精准施策,进一步提高疗效和降低治疗相关毒副作用成为当前鼻咽癌治疗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发和/或转移鼻咽癌的诊疗研究进展
    杨婕, 梁忠国, 朱小东
    2020 (4):  391-39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05
    摘要 ( 347 )   PDF(511KB) ( 452 )  

    鼻咽癌是我国南部和东南亚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采用以放疗为基础的治疗方式。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的疗效取得了较大改善,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复发和/或转移。近年来,复发和/或转移鼻咽癌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有再程放疗、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复发和/或转移鼻咽癌的诊疗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移性鼻咽癌放化疗后阿帕替尼维持治疗的前瞻性、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李璐, 徐鹏, 赖昕, 漆云翔, 范铭, 张鹏, 李柏森, 李厨荣, 马代远, 冯梅
    2020 (4):  397-40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06
    摘要 ( 438 )   PDF(550KB) ( 191 )   PDF(mobile)(550KB) ( 87 )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单药作为转移性鼻咽癌化疗和(或)放疗后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接受化疗和(或)放疗后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予以阿帕替尼500 mg维持治疗,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共入组21例患者,中位年龄47岁,阿帕替尼中位服药时间4.7个月(范围:0.6~1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1个月(范围:1.0~31.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6.6个月(95%CI:6.9~26.3个月),1年生存率为53.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8个月(95%CI:5.9~15.6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1.9%。治疗相关3级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9.52%)、高血压(4.76%)、疲乏(4.76%)、口腔疼痛(4.76%)和呕吐(4.76%),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结论 阿帕替尼维持治疗可作为转移性鼻咽癌放化疗后的一种治疗选择,能较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但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6732-3p对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株CNE-2R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杨晓慧, 李开国, 朱小东, 李龄, 杜有芹, 杨柳, 曲颂
    2020 (4):  403-40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07
    摘要 ( 312 )   PDF(1094KB) ( 298 )  

    目的 探讨miR-6732-3p表达对人鼻咽癌CNE-2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qPCR检测miR-6732-3p在CNE-2和CNE-2R细胞株中的表达。用miR-6732-3p慢病毒转染CNE-2R细胞后,将CNE-2R细胞分为三组,分别为CNE-2R组(正常对照组)、miR-6732-3p NC组(转染对照组)、miR-6732-3p inhibition组(转染组)。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6732-3p的表达,CCK-8、流式细胞术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的细胞增殖、凋亡能力及放射敏感性。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miR-6732-3p在CNE-2R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NE-2细胞(P=0.036)。采用慢病毒转染CNE-2R细胞后,转染组细胞miR-6732-3p 的表达量均较转染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低(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两个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生长受抑制(P<0.001);在不同照射剂量下,转染组细胞的存活分数均明显降低(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未经照射(0 Gy)和接受8 Gy照射后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均较转染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转染组的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SF2值均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在不同照射剂量下,转染组细胞存活分数亦低于两个对照组(P<0.001)。结论 沉默miR-6732-3p可提高鼻咽癌CNE-2R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为鼻咽癌放射抗拒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营养状态与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预后的关系
    赵伟, 张华颖, 赖浩, 林源
    2020 (4):  409-41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08
    摘要 ( 325 )   PDF(546KB) ( 337 )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与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134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放疗前1周(治疗前),放疗第4 周(治疗中期)和放疗结束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以及患者提供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量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分析PG-SGA评分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远处无转移生存期(DMFS)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治疗中期和治疗结束时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0.60% (41/134),75.37% (101/134)和85.82%(115/134),PG-SGA量表定性C级和B级的患者均逐渐增加,且放疗中期以及放疗结束时PG-SG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变差(P<0.001)。T分期、N分期、肿瘤体积以及各侵犯部位与PG-SGA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前中后PG-SGA不同评分组患者的5年OS和DM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同步放化疗前鼻咽癌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并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营养状况持续恶化且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ST6GalⅠ抑制TNFR1表达调控肾透明细胞癌凋亡
    李前进, 王玉杰, 刘强, 高新, 拜合提亚·阿扎提
    2020 (4):  415-42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09
    摘要 ( 262 )   PDF(714KB) ( 417 )  

    目的 ST6GalⅠ和TNFR1在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构建ST6GalⅠ差异表达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并分析ST6GalⅠ和TNFR1表达的相关性,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差异表达ST6GalⅠ细胞中TNFR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同时差异表达ST6GalⅠ和TNFR1的A498和Caki-1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与ST6GalⅠ在5种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均高表达(P<0.05);抑制ST6GalⅠ表达后A498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Caki-1细胞过表达ST6GalⅠ后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TNFR1 mRNA和蛋白在5种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中均低表达,且与ST6GalⅠmRNA和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667,-0.9928,均P<0.01);抑制ST6GalⅠ表达 TNFR1表达增加(P<0.001),而ST6GalⅠ过表达TNFR1表达降低(P<0.001);A498细胞同时抑制ST6GalⅠ和 TNFR1表达后细胞凋亡率低于单独抑制ST6GalⅠ(P<0.01),Caki-1细胞同时过表达ST6GalⅠ和TNFR1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单独抑制ST6GalⅠ(P<0.01)。结论 ST6GalⅠ可通过抑制TNFR1表达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的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inc00704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陈萍, 梁俊荣, 汪鑫, 李丹秀, 王琦, 曹田宇, 周金池, 赵晓迪, 卢瑗瑗, 王新
    2020 (4):  421-42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0
    摘要 ( 548 )   PDF(717KB) ( 479 )  

    目的 探讨Linc00704(long non-coding RNA 00704)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RT-qPCR检测配对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结直肠癌细胞和正常永生化人结肠上皮细胞系FHC中Linc00704 mRNA的表达。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ASO)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构建Linc00704低表达细胞模型,慢病毒感染结直肠癌细胞构建Linc00704过表达细胞模型,RT-qPCR检测转染效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 相比癌旁组织,Linc0070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t=4.103,P<0.001)。8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有6种细胞系(RKO、HCT15、NCI-H716、SW480、SW1463、SW48)Linc00704的表达较FHC细胞低(F=44.750,P<0.001)。沉默 Linc00704表达可促进Caco-2、DLD-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但对增殖无明显影响(均P>0.05)。过表达Linc00704可抑制RKO、HCT1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01),但对增殖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 Linc0070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过表达Linc00704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莱菔硫烷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自噬的影响
    张心, 王博涵, 孙健
    2020 (4):  426-43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1
    摘要 ( 383 )   PDF(562KB) ( 281 )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0 μmol·L-1、5μmol·L-1、10 μmol·L-1、20 μmol·L-1、40 μmol·L-1)SFN及联合自噬抑制剂氯喹处理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分子LC3(LC3Ⅱ/LC3Ⅰ)、Beclin-1和p62以及凋亡相关分子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 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FN呈剂量依赖式抑制A375细胞增殖(F=21.517,P<0.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5 μmol·L-1、10 μmol·L-1、20 μmol·L-1和40 μmol·L-1) SFN均能上调自噬相关分子LC3Ⅱ、Beclin-1 mRNA和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P<0.05),同时下调自噬相关分子p62及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氯喹联合不同浓度SFN处理A375细胞后各组细胞增殖率均较相应剂量的单纯SFN处理组低(P<0.05)。结论 SFN可诱导黑色素瘤A375细胞自噬并促进细胞凋亡,联合自噬抑制剂氯喹能增强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黑色素瘤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齿苋多糖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欧海玲, 张秀玲, 孙平良, 张锡流, 耿曙光, 覃宇周
    2020 (4):  431-43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2
    摘要 ( 392 )   PDF(468KB) ( 326 )  

    目的  探讨马齿苋多糖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25 μg/mL、50 μg/mL、100 μg/mL、200 μg/mL、300 μg/mL)马齿苋多糖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以生理盐水溶液为阴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马齿苋多糖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作用48 h后,200 μg/mL、300 μg/mL马齿苋多糖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3.02±2.46)%、(57.20±2.14)%,与5-FU组细胞增殖抑制率(56.36±3.26)%相当(P>0.05);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依次为31.92%、38.39%、40.45%、48.49%、55.7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均P<0.05);与5-FU组比较,低浓度(25 μg/mL、50 μg/mL、100μg/mL)组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而高浓度(300 μg/mL)组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 马齿苋多糖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Cyclin D1、MMR、FIB与结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关高娃, 马晓, 司海, 王婧婷, 张新红, 路泽军, 曹邦伟
    2020 (4):  435-44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3
    摘要 ( 222 )   PDF(765KB) ( 356 )  
    目的 分析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MM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 D1、MMR的表达,凝固法检测静脉血中FIB的浓度,并分析三者与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 Cyclin D1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患者(Log-rank χ2=9.878,P=0.002);错配修复基因缺失(mis-match repair genes deletion,dMMR)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亦较错配修复基因完整(mis-match repair genes complete,pMMR)患者高(Log-rank χ2=5.138,P=0.023);术前FIB正常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高于FIB异常患者(Log-rank χ2=9.490,P=0.002)。Cyclin D1高表达、FIB异常为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31, 95%CI:1.131~3.296;HR=2.029,95%CI:1.170~3.519)。结论 Cyclin D1高表达、pMMR及术前FIB异常的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RS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预测价值
    刘司南, 龙云祥, 高洁, 王铮, 刘昌, 黄启超, 林婷
    2020 (4):  441-44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4
    摘要 ( 460 )   PDF(606KB) ( 353 )  

    目的 探讨核糖体S6蛋白激酶1(ribosomal S6 protein kinase type 1,RS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基于Protein Atlas数据库比较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RSK1表达差异。基于TCGA-BRCA及GEO提取RSK1 mRNA表达数据,基于TCGA-RPPA提取RSK1蛋白表达数据,分析RS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总体预后的关系。数据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RSK1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低。TCGA-BRCA数据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均显示RSK1 mRNA高表达组患者总体预后较好,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Ⅰ~Ⅱ期、浸润性乳腺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0)以及无远处转移(M0)的高表达RSK1 mRNA患者总体预后较好。GEO 9个基于基因芯片数据集的荟萃结果与其相一致(HR=0.69,95%CI:0.56~0.86,P=0.002)。TCGA-RPPA数据显示RSK1蛋白高表达组患者总体预后较好(HR=0.49,95%CI:0.27~0.89,P=0.011),不同乳腺癌分期中,早期患者RSK1 mRNA(HR=0.61,95%CI:0.39~0.95,P=0.025)和蛋白(HR=0.43,95%CI:0.22~0.84,P=0.008)高表达组总体预后较好。结论 RSK1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较好的总体预后相关,RSK1可能是预测乳腺癌患者总体预后的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JURP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肝细胞癌奥沙利铂为基础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韦玲春, 廖小莉, 黄文锋, 廖思娜, 刘志辉, 李永强
    2020 (4):  447-45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5
    摘要 ( 323 )   PDF(414KB) ( 231 )  
    目的 探讨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holliday junction recognition protein,HJURP)基因多态性与含奥沙利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42例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一线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样本,采用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HJURP基因7个位点进行分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化疗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42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21.4%,HJURP基因多态性与DCR无关(P>0.05)。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 1.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4.4个月。携带rs3771333位点A/A型患者较A/C型患者的mOS更长(6.0个月 vs 1.3个月,P=0.016)。HJURP基因多态性与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血液毒性、胃肠道毒性及神经毒性无关。结论 HJURP基因rs3771333位点多态性与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HCC的预后有关,携带A/A基因型患者预后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部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析
    王昊, 韦正波
    2020 (4):  453-45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6
    摘要 ( 610 )   PDF(673KB) ( 394 )  
    目的 探讨鼻咽部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NE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9.4岁,病理类型均为小细胞型NEC。光镜下可见较小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和梭形,核深染,胞浆少,核浆比例高,伴有较明显的病理性核分裂象,染色质细腻。免疫表型:CgA、Syn、CD56和EBERs阳性或部分阳性者分别有6例、10例、9例和3例。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1例,Ⅲ期4例,Ⅳ期5例,分期不详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和(或)化疗,至随访结束存活者9例,死亡3例。结论 鼻咽部神经内分泌癌临床上较少见,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病理类型以小细胞型为主,易出现颈部淋巴转移,就诊时大部分已处中晚期,治疗以放化疗为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人群PSCA基因rs2976392多态位点与胃癌易感性Meta分析
    秦思远, 李成浩
    2020 (4):  457-46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7
    摘要 ( 292 )   PDF(743KB) ( 377 )  
    目的 评价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基因rs2976392多态位点与中国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NCBI、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获取关于胃癌与PSCA基因rs2976392多态位点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0年3月22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14项病例对照研究,包含6 618例胃癌患者和6 952例对照者。Meta分析显示,等位基因模型(A vs G)、显性基因模型(AA+GA vs GG)和1个共显性基因模型(AA vs GG)均显示PSCA基因rs2976392多态位点与中国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增加有关(OR=1.28,95%CI:1.08~1.52,P=0.004;OR=1.35,95%CI:1.27~1.45,P<0.001;OR=1.51,95%CI:1.03~2.20,P=0.03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基因模型均与汉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均P<0.001),但与藏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无关(均P>0.05)。 结论 PSCA基因rs2976392多态位点与中国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升高有关,且以纯合AA基因型汉族人群的胃癌发病风险最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食管鳞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新研究进展
    黄楚坚, 蔡松华, 杜隆德, 马锴
    2020 (4):  463-46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8
    摘要 ( 312 )   PDF(375KB) ( 384 )  
    我国食管癌发病谱以鳞癌为主,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延长生存期尤为重要。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内镜切除、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但不同临床分期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就食管鳞癌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方女性乳腺密度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彭芳芳, 沈坤炜
    2020 (4):  469-47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19
    摘要 ( 330 )   PDF(381KB) ( 604 )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乳腺癌早期预防和筛查风险评估成为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其中乳腺密度与乳腺癌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中西方女性乳腺密度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欧美人群研究中,致密乳腺已被证实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在Tyrer-Cuzick或Gail风险预测模型、基因组学等角度得到验证,同时已经开展作用机制探究。但在中国女性人群中关于两者的研究较少且尚无统一观点。本文就中西方学者对乳腺密度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肖慧敏, 杨振东
    2020 (4):  474-48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20
    摘要 ( 293 )   PDF(408KB) ( 376 )  
    早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手术切除、消融等局部治疗效果较好,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局部治疗效果有限,系统性治疗如索拉非尼(Sorafenib)等成为主要的治疗选择,但效果并不理想。免疫治疗近年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疗效和安全性已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有望改变现有的HCC治疗模式。本文就HCC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在鼻咽癌影像中的研究进展
    谢东, 李印, 金观桥
    2020 (4):  481-48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0.04.21
    摘要 ( 352 )   PDF(350KB) ( 520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医学多学科、多专业深度融合,其中医学影像也是AI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目前临床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数量庞大的影像数据和放射科医师的主观性让检查结果、疗效评估和预后的准确性有所降低。AI具有强大的运算和数据处理性能,应用于鼻咽癌影像诊断可提高影像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尤其是医学影像与AI融合的影像组学有望为NPC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本文就AI在NPC影像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