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共识
    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
    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年版)编写专家组
    2022 (3):  234-23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01
    摘要 ( 4738 )   PDF  

    在精准医疗时代,随着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患者对个体化精准药物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除了基于肿瘤分子分型指导患者精准药物选择外,近几年新兴的功能性检测技术也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帮助。采用患者肿瘤组织体外培养的三维类器官能很好地保留肿瘤组织的细胞结构、分子特征,且其药物敏感性检测在预测患者疗效中的准确性较高,因此广受关注。目前,虽然类器官在指导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利用肿瘤类器官指导患者治疗的需求日趋增长,为了推动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在临床中的规范应用,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数据,制定了本专家共识,且后续将继续根据研究进展进行修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DNA高通量测序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2022 (3):  240-25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02
    摘要 ( 640 )   PDF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高通量测序在肿瘤临床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临床检测标准和应用范围尚缺乏统一认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参考国内外文献,从ctDNA生物学特征、检测影响因素,ctDNA高通量测序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范围,以及ctDNA高通量测序检测体系的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评述,提出专家意见,经专家组讨论并形成7条专家共识,为ctDNA高通量测序的临床应用和检测提供参考,以促进ctDNA高通量测序的健康规范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胰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赵思涵, 郑健
    2022 (3):  253-26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03
    摘要 ( 2458 )   PDF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缺乏早期筛查、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手段,预后极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胰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表观遗传因素,以及胰腺癌与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以期加深对胰腺癌发生和演进过程的理解,为其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癌情监测
    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 
    周子寒, 李秋林, 余家华, 容敏华, 曹骥, 葛莲英, 唐卫中, 余红平
    2022 (3):  264-27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04
    摘要 ( 512 )   PDF  
    目的 分析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为广西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7年广西33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及其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发病率/死亡率和世标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分析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采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等指标评价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 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共报告新发病例34 105例,粗发病率为243.67/10万,中标发病率为201.71/10万,世标发病率为196.51/10万;共报告死亡例数20 709例,粗死亡率为147.96/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7.81/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6.26/10万。恶性肿瘤发病前10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胃癌、鼻咽癌、子宫体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4.0%;死亡前10位分别为肝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鼻咽癌、食管癌、白血病和脑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2.0%。2017年广西恶性肿瘤合计损失的DALYs为301 738.20人年,DALYs率为2 155.86/10万人年,DALYs率前10位癌种分别为肝癌、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子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脑癌和食管癌。结论 2017年广西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处较高水平,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等是广西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沉默G6PD对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陈朝梅, 奚敏, 施秀, 王芳, 周金华
    2022 (3):  274-28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05
    摘要 ( 223 )   PDF  
    目的 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在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通过低浓度加量持续诱导法构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2780/CDDP,采用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法分析A2780和A2780/CDDP细胞差异蛋白G6PD,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G6PD表达情况。通过siRNA技术将siRNA-G6PD及其阴性对照(siRNA-NC)转染至A2780/CDDP细胞,然后采用Western blot验证G6PD基因沉默效果,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铁死亡相关物质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脂质过氧化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CDDP细胞中有95个上调蛋白和102个下调蛋白,其中上调蛋白中以G6PD表达差异最为显著;这些蛋白大多富集在代谢通路,且其功能主要与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核糖磷酸代谢途径相关。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CDDP细胞中G6P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铁死亡相关物质ROS、MDA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均降低(均P<0.05),而GSH水平升高(P=0.001)。沉默G6PD后的A2780/CDDP细胞中顺铂的IC50值降低(P=0.012),细胞凋亡率升高(P=0.006),铁死亡相关物质ROS、MDA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均升高(均P<0.05),而GSH水平降低(P=0.007)。结论 沉默G6PD可能通过诱导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CDDP中的铁死亡水平而增强顺铂敏感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影响
    蒙妮, 赵冰冰, 隆曜先, 何珊, 张洁清, 李力
    2022 (3):  281-28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06
    摘要 ( 242 )   PDF  
    目的 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Lenti-EGFP慢病毒感染Ishikawa细胞,分别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Ishikawa细胞单独培养、与BMSCs接触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分离Ishikawa细胞,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mRNA和miRNA,通过miRWalk预测差异miRNA靶基因,对两者的交集基因进行GO、KEGG、蛋白网络互作分析;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标记EGFP的Ishikawa细胞与BMSCs共培养后,分离出的Ishikawa-EGFP阳性细胞占33.6%,阴性细胞占10.5%。测序后共筛选出5 928个差异表达mRNA和111个差异表达miRNA。蛋白网络互作分析显示交集基因表达的蛋白之间相互作用,核心节点包括CDKN1A、JAK1、COL1A1、VCAN等。miRNA-mRNA网络图显示CDKN1A与hsa-let-7e-5p存在潜在靶向关系。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其交集基因参与细胞外基质结构、细胞黏附分子结合等,并主要富集在PI3K-Akt、黏着斑、MAPK、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等信号通路。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共培养后Ishikawa-EGFP细胞中CDKN1A表达上调,hsa-let-7e-5p表达下调。结论 BMSCs可能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调节肿瘤局部微环境并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载阿帕替尼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体外抗乳腺癌的作用
    庞泓冰, 周财赋, 韩创业, 韩箫, 何勇飞, 唐立博, 农莹丹, 卢春苗, 杨子叶, 罗小玲
    2022 (3):  288-29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07
    摘要 ( 202 )   PDF  
     目的 构建载阿帕替尼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apatinib@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A@ZIF-8),并探讨其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物理搅拌法制备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用一步法将阿帕替尼载入ZIF-8构建A@ZIF-8。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ZIF-8和A@ZIF-8的粒径大小及形态特征,激光粒度仪检测Zeta电位值。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ZIF-8对4T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从13只Balb/c雌性小鼠中随机选取1只小鼠用于A@ZIF-8体外溶血试验;其余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A@ZIF-8组(n=6),并于首次尾静脉注射后14 d处死,收集血液检测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肝、脾、肺、肾等器官变化,评估A@ZIF-8生物安全性。结果 TEM和SEM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ZIF-8载入阿帕替尼后粒径大小增加,Zeta电位明显升高(均P<0.001),表明成功构建A@ZIF-8。CCK-8 法检测结果显示,A@ZIF-8对4T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IC50=27.69 μg/m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ZIF-8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高(P<0.001)。溶血试验显示,A@ZIF-8在小鼠体内不易发生溶血。注射A@ZIF-8溶液后的小鼠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小鼠重要器官HE染色在镜下均未发现细胞结构损伤。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A@ZIF-8可抑制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生物安全性良好,有望用于乳腺癌的体内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LINC0121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谢晨, 李智, 吕嘉春, 魏宜胜, 彭铁立
    2022 (3):  294-30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08
    摘要 ( 1366 )   PDF  
     目的 探讨LINC01215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LINC01215在CR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采用RT-qPCR检测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137例CR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LINC0121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MEM网站获取LINC01215靶基因并进行GO注释和KEGG分析。基于富集结果,对LINC01215进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LINC01215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临床标本验证结果显示,LINC01215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且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37)。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LINC01215高表达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明显高于LINC01215低表达组[96个月(95%CI:80~113个月) vs 82个月(95%CI:70~95个月),P=0.002]。LINC01215低表达是CR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HR=1.69,95%CI:1.13~2.51,P=0.010)。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LINC01215相关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结合、T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ssGSEA显示LINC01215与28种免疫细胞相关(均P<0.05)。 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LINC01215与Chelerythrine、Sapacitabine、Fenretinide、Hydroxyurea等药物敏感性有关(均P<0.05)。结论 LINC01215在CRC中低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其可能通过参与调节T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影响CRC发生发展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锥光束乳腺CT体积测量在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术后假体乳房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王珂琼, 康巍, 钟国斌, 朱荣蓉, 李佳玮, 刘剑仑
    2022 (3):  301-305.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09
    摘要 ( 236 )   PDF  
    目的 探讨锥光束乳腺CT(cone-bean 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CBBCT)在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nipple-sparing mastectomy,NSM)术后假体乳房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受NSM术后假体乳房重建的5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侧乳腺和对侧乳房CBBCT测量的体积与临床手工线性测量法测量的置入假体体积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方程预测CBBCT推算的假体体积,并比较其与置入假体体积的差异。采用Harris美容评分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的美容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假体乳房重建术,未出现假体破裂、假体移位等并发症。患侧乳腺CBBCT测量体积、对侧乳房CBBCT测量体积均与置入假体体积相关(rs=0.73,0.81)。基于对侧乳房CBBCT测量体积构建线性预测模型y=0.001x+4.897(R2=0.7,P<0.001),临床验证显示,模型预测的假体体积与放置假体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 P=0.98),平均绝对误差值为0.1 cm3;Harris美容评分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优4例,良6例。结论 在NSM术后假体乳房重建手术中CBBCT可有效预测放置假体的体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卵巢癌患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吴世丽, 许莉, 张燕
    2022 (3):  305-30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10
    摘要 ( 229 )   PDF  
    目的 评估淋巴结清扫对临床早期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招募2008年1月至2018 年12月在本院接受首次手术Ⅰ~Ⅱ期EOC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将患者分为未切除淋巴结的手术组(No-LND组)和淋巴结清扫术组(LN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病理资料以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纳入279例EOC患者,其中No-LND组56例,LND组223例。LND组患者切除淋巴结中位数为25枚,包括21枚盆腔淋巴结和4枚主动脉旁淋巴结。LND组和No-LND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5.9%和81.6%,10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3%和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LND组和No-LND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8%和88.7%,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是预后的保护因素(HR=0.89,95%CI:0.79~0.97,P=0.041),但LND组的中位手术时间较No-LND组长(220 min vs 155 min,P<0.001),出院时淋巴囊肿发生率也更高(31.8% vs 0,P<0.001)。结论 早期EOC患者行淋巴结清扫可改善预后,但会增加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淋巴结清扫术在早期EOC患者的治疗价值仍需大规模、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纯型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特征分析
    陈圆圆, 韦丽艳, 廖新红
    2022 (3):  310-31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11
    摘要 ( 223 )   PDF  
    目的 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PMBC)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mixed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MBC)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乳腺黏液腺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BC)患者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比较PMBC和MMBC患者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血流分级和BI-RADS分类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49例MBC病灶中,BI-RADS 3类1例,BI-RADS 4a类4例,BI-RADS 4b类15例,BI-RADS 4c类11例,BI-RADS 5类18例。PMBC组肿块呈混合回声的显示率高于MMBC组(P=0.025);MMBC组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及边缘毛刺、模糊的显示率高于PMBC组(P=0.008,0.023);MMBC组血流3级肿块和BI-RADS 5类肿块占比均高于PMBC组;BI-RADS 4b类肿块占比低于PMBC组。结论 PMBC较MMBC更易表现出良性超声特征,综合分析肿块的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超声表现有助于鉴别PMBC和MMBC,从而提高MBC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管理在鼻咽癌出院5年症状困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邱丽燕, 杨丽
    2022 (3):  314-31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12
    摘要 ( 225 )   PDF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管理应用于鼻咽癌出院5年症状困扰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完成治疗且出院满5年的鼻咽癌症状困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延续管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困扰程度、恐惧疾病进展程度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症状困扰得分和恐惧疾病进展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功能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疲劳、睡眠、气促、胃口差症状领域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管理有助于减轻鼻咽癌出院5年患者的症状负担,缓解恐惧心理,改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原发性肝癌流行现状、主要发病机制及防控策略
    鲜林峰, 方乐天, 刘文斌, 赵沛, 陈一凡, 曹广文
    2022 (3):  320-32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13
    摘要 ( 2759 )   PDF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的三级预防是当前降低肝癌死亡率的主要策略。本文总结了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特征和主要致病因素;同时以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为例,在癌症进化发育学框架下探讨了癌症发病机制研究对完善肝癌防控策略的促进作用,并将该模式拓展到丙型肝炎致癌以及肝内胆管癌等其他类型的原发性肝癌防控问题。本文将流行病学研究与机制研究的碎片化证据串联在一起,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原发性肝癌防控体系以及个体化干预策略提供指导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诱导化疗敏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游冬玲, 龙恩, 路顺, 徐鹏, 王树斌, 郎锦义
    2022 (3):  328-33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14
    摘要 ( 244 )   PDF  
    诱导化疗是鼻咽癌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辅助化疗相比,诱导化疗使患者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同时提高了5年生存率。但是也存在一些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其诱导化疗并不能抑制肿瘤的进展,且由于放疗时间的延迟,其治疗疗效也受到影响,甚至因肿瘤进展而失去根治机会,通常伴随着不良预后。因此,筛查鼻咽癌化疗敏感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显示DNA修复相关基因、癌症相关基因以及PinX1、EphA2、ABCC2等基因在鼻咽癌诱导化疗敏感性预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就鼻咽癌诱导化疗敏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PV阳性口咽癌降低强度治疗研究进展
    杜有芹, 莫柒艳, 曲颂
    2022 (3):  334-33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15
    摘要 ( 243 )   PDF  
    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阳性口咽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认为其是一种与HPV阴性口咽癌完全不同的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生物学特性、良好的治疗反应和预后。AJCC第8版TNM分期将HPV阳性口咽癌独立分期,但因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依据,至今两者的临床治疗策略并无差异,根治性放疗联合高剂量顺铂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案,然而该方案可导致较严重的急性及晚期毒副反应。为提高HPV阳性口咽癌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对HPV阳性口咽癌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降低强度治疗并获得较好的结果,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综合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闵现华, 牟福玲, 张垚, 孙鹏飞
    2022 (3):  340-34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22.03.16
    摘要 ( 16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