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研究
    牛磺酸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宋玉美,贺瑜,梁柏莹,郭松超,欧阳轶强
    2016 (5):  269-27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01
    摘要 ( 357 )   PDF(654KB) ( 382 )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只SPF级5周龄裸鼠接种MDA-MB-231乳腺癌细胞后随机分为牛磺酸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牛磺酸干预组给予添加5%的牛磺酸饮水,对照组给予正常无菌饮水。测量两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鸟苷三磷酸酶激活蛋白(guanosine triphosphatase activating protein,p21ras)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实验结束时所有裸鼠均存活,裸鼠乳腺癌模型造模成功。牛磺酸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的抑制率为41.6%。相对于对照组,牛磺酸干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ER表达量提高了134%(P<0.05),PR表达量提高了47.5%(P<0.05),HER-2表达量降低了67%(P<0.05),p21ras表达量降低了62.2%(P<0.01)。结论 牛磺酸可抑制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R、PR和下调HER-2、p21ras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ITGβ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魏斐斐,廖燕,赵瑞强,王洪学,谢裕安
    2016 (5):  273-27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02
    摘要 ( 316 )   PDF(629KB) ( 337 )  

    目的 探讨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中肝癌高发家系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正常对照家系组40名;肝癌高发家系组79例,其中肝癌患者20例,直系亲属59例。采用质谱方法检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HCC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存在AA、AG、GG 3种基因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基因型分布遵循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定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A等位基因在正常对照组、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肝癌高发家系肝癌患者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3.75%、61.02%、70%,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36.25%、38.98%和30%,与A 等位基因型个体比较,正常对照家系人群中携带G 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HCC 的风险增加0.75倍(95% CI:0.33~1.7,P=0.50),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人群发生HCC 的风险增加0.67倍(95% CI:0.31~1.45,P=0.31)。正常对照家系组、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和肝癌高发家系肝癌患者组人群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0%、42.73%和50%,AG基因型分别为47.5%、37.29%和40%,GG基因型分别为12.5%、20.34%和10%。与AA基因型个体相比,正常家系组和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中AG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增加0.67倍(95% CI:0.22~2.1,P=0.50)和0.9倍(95% CI:0.31~2.71,P=0.86);GG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增加1.05倍(95% CI:0.17~6.6,P=0.96)和2.2倍(95% CI:0.40~11.96,P=0.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多态性与广西扶绥县肝癌家族聚集的遗传易感性存在显著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NF-κB、COX-2、LKB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健理,何君葵, 潘月琼, 唐乔乔, 宋红林
    2016 (5):  278-28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03
    摘要 ( 291 )   PDF(657KB) ( 362 )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环氧化酶2(COX-2)、肝激酶基因B1(LKB1)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正常子宫内膜、31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κB、COX-2、LKB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F-κB、COX-2、LKB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70.0%、35.0%,41.9%、64.5%、61.3%和35.0%、51.7%、93.3%,NF-κB、LKB1在3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X-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NF-κB、COX-2、LKB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LKB1蛋白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NF-κB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亦相关(P<0.05)。结论 NF-κ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LKB1低表达,其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单纯手术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王能超,何志杰,张涛,王晓敏,王丽霞,陈龙
    2016 (5):  283-28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04
    摘要 ( 327 )   PDF(424KB) ( 337 )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单纯手术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 2008~2011年收治的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214例,其中单纯手术93例(单纯手术组),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121例(术后放化疗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5.37%和27.38%(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6.23%和31.65%(P<0.05);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5%、23%和98%、74%、52%(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7个月和64.6个月(P<0.05)。术后放化疗组不良反应以1~3级为主,3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和咳嗽,晚期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肺纤维化和吻合口狭窄。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安全、可行,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李志强,罗赛美,孟琼, 王绍孝,李瑞乾,雷永虹,杨铮,罗家洪
    2016 (5):  287-29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05
    摘要 ( 255 )   PDF(444KB) ( 318 )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住院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05±3.48)分,社会支持总分为(28.75±4.37)分。不同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住院次数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的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总体情感指数得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两两间均存在一定相关性(P<0.001),其中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高度相关(r=0.834,P<0.001)。结论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均较低,两者呈高度相关。应注意加强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主观幸福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胃癌一线XELOX方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尹海庆,高守宝, 单辉国,段雪玉
    2016 (5):  291-29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06
    摘要 ( 437 )   PDF(495KB) ( 442 )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一线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晚期胃癌经一线XELOX方案化疗有效后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对照组随访观察。结果 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9.6个月,对照组为6.8个月(P<0.05);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13.5个月,对照组为11.6个月(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周围神经毒性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晚期胃癌一线XELOX方案化疗有效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延长PFS及OS,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共振在评价局部中晚期子宫颈癌放疗联合介入治疗疗效中的价值
    黑忠林,夏新舍,马建萍,王勇,陈俊杰
    2016 (5):  295-29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07
    摘要 ( 338 )   PDF(498KB) ( 344 )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评价局部中晚期子宫颈癌放疗联合介入治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行介入治疗再行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29例,分别于介入治疗前、第1次、第2次、第3次放疗后行盆腔MRI常规序列扫描和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记录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肿瘤体积大小。完成介入治疗后,根据是否有效分为介入治疗有效组和介入治疗无效组,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时间段ADC值的变化。完成所有治疗后,比较不同ADC值变化幅度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其中治疗有效20例,无效9例。常规MRI图像特征:子宫颈癌在T1W1图像上呈等或低信号,在T2W1多呈均匀或欠均匀稍高或高信号;DWI图像表现: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显示清晰,ADC图像上呈不均匀低信号。第1次、第2次、第3次放疗后,介入治疗有效组ADC值均显著高于介入治疗无效组(P<0.05)。ADC值变化幅度≥35%组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ADC值变化幅度<35%组(P=0.021)。结论 MRI、DWI检查及ADC值可用于子宫颈癌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为临床疗效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低剂量区体积与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
    吕秋波,王炳胜, 刘秀芳,赵增虎, 张海
    2016 (5):  299-30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08
    摘要 ( 277 )   PDF(561KB) ( 324 )  

    目的 探讨肺低剂量区体积剂量学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 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关系。方法 收集103例NSCLC放疗患者,通过放疗计划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获得全肺、患侧肺、健侧肺的剂量体积参数和平均肺受照射剂量(MLD),采用单因素分析各剂量学参数与≥2级RILI发生的相关性,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剂量学参数对RILI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2级RILI 者27例,发生率为26.2%。≥2级RILI患者双肺V5、双肺MLD、患侧肺V5、患侧肺V10、健侧肺V5的相对肺体积均高于<2级RILI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双肺V5、双肺MLD、患侧肺V5、患侧肺V10、健侧肺V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673、0.690、0.693、0.737,当双肺V5≥52.22%、双肺MLD≥1 486.75 cGy、患侧肺V5≥62.03%、健侧肺V5≥43.60%、患侧肺V10≥55.67%均可导致肺癌患者≥2级RILI发生率升高(P<0.001)。 结论 临床制定NSCLC患者根治性放疗计划时,不仅要限定V20、V30、MLD,还应注意低剂量区体积V5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宫囊性淋巴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
    曾月, 蔡志福,王鹤
    2016 (5):  304-307.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09
    摘要 ( 288 )   PDF(557KB) ( 428 )  

    目的 探讨子宫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子宫囊性淋巴管瘤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子宫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45岁,因“间歇性腹部胀痛2年,发现腹部肿块1年余”入院,结合入院相关检查,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囊性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子宫体前壁可见一囊性肿瘤,囊液呈淡黄色、清亮,囊内壁光滑,囊腔与子宫腔不通;镜下见囊壁内衬一层被覆单层扁平细胞,囊壁平滑肌间见淋巴网状结构,囊腔内见纤维蛋白物及少许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D2-40阳性、CKpan弱阳性。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囊性淋巴管瘤。术后未行特殊治疗,随访6个月未见异常征象。结论 子宫囊性淋巴管瘤少见,临床以阴道不规则流血及盆腔包块多见,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确诊需要根据术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柏峰,方献英,宋波,张宇
    2016 (5):  308-310.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10
    摘要 ( 290 )   PDF(337KB) ( 287 )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晚期TNBC患者37例,采用顺铂(DDP) 25 mg/m2静脉滴注,d1~d3;吉西他滨(GEM)1 000 mg/m2静脉滴注,d1、d8;21 d为1个周期,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8例,治疗有效率(RR)为45.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5.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 GP方案治疗晚期TNBC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可作为解救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肾癌的临床疗效
    谢进东,陈景宇,黄栋强,岳巍巍,郑金华,陈烈钳
    2016 (5):  311-313.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11
    摘要 ( 202 )   PDF(348KB) ( 331 )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早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33例行传统开放性手术(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24±22.27) min、(7.14±3.25) d、(1.25±0.25) d、(1.02±0.48) d和(134.28±21.25) mL,均低于开放手术组的(121.78±30.64) min、(10.52±4.05) d、(2.48±0.37) d、(2.78±0.28) d和(198.79±24.08)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低于开放组的21.21%(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老年早期肾癌出血少、术后并发症较少,恢复较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研讨
    加味双柏散加蜂蜜外敷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车晓娟,陈间英,赖品英,胡志雄
    2016 (5):  314-316.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12
    摘要 ( 228 )   PDF(347KB) ( 561 )  

    目的 观察加味双柏散加蜂蜜外敷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分为加味双柏散加蜂蜜外敷组32例和喜疗妥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加味双柏散加蜂蜜外敷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率为96.9%,治愈率为75.0%,治愈时间为(4.73±2.26) d;喜疗妥治疗的有效率为91.4%,治愈率为51.4%,治愈时间为(5.85±3.23) d,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0,P=0.672),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1,P=0.046),治愈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213,P=0.015)。结论 加味双柏散加蜂蜜外敷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疗效确切,较喜疗妥治疗能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专科实习护生对循证护理认知状况的调查
    曾珊,陈英,江锦芳,陈志玲, 陆静佳, 谢伟敏
    2016 (5):  317-319.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13
    摘要 ( 178 )   PDF(347KB) ( 415 )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肿瘤专科实习护生对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的认知状况。 方法 设计EBN知识调查表,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广西南宁市7家三甲医院肿瘤专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56名肿瘤专科实习护生,69.9%的护生对EBN基本概念和要素不了解;85.3%的护生对学习EBN相关知识感兴趣,主动学习愿意较高,其中54.9%的护生希望通过实习带教老师获得EBN相关知识;64.7%的护生缺乏EBN相关知识且无人指导。结论 广西南宁市肿瘤专科实习护生普遍缺乏循证护理知识,应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生对EBN的认知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李萍,袁斌毅,李云,葛德湘
    2016 (5):  320-32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14
    摘要 ( 216 )   PDF(406KB) ( 450 )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护理防范措施。方法 总结和分析本院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共发生护理安全隐患事件18人次,经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未发生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实施和加强医院门诊安全管理,减少安全隐患,是减少医患纠纷和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教学
    多媒体联合PBL及CBS教学模式在肿瘤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朱旭娜,苏丹柯
    2016 (5):  323-32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15
    摘要 ( 188 )   PDF(280KB) ( 336 )  

    多媒体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及病例导入式的教学法(case based study,CBS)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影像学实习教学, 强调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主,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PDCD4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胡鑫,韦薇,刘剑仑
    2016 (5):  325-328.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16
    摘要 ( 270 )   PDF(470KB) ( 301 )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 4)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细胞凋亡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PDCD4的表达呈下调或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PDCD4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估肿瘤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
    蒋奕,王惠临,刘剑仑
    2016 (5):  329-332.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5.17
    摘要 ( 252 )   PDF(438KB) ( 490 )  

    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炎性反应发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是炎性反应相关的标志物之一。近年研究发现,治疗前NLR升高与多种恶性肿瘤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NLR对评估多种常见肿瘤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
    魏波,李秀荣
    2016 (5):  333-334.  doi: 10.3969/j.issn.1674-5671.2016.04.18
    摘要 ( 218 )   PDF(561KB) ( 4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