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文阳, 苏家勇, 刘绍平, 刘振, 彭宁, 罗敏, 范缘, 林雷珀, 马良, 黎乐群, 钟鉴宏. 合并微血管侵犯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分析: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281-288. |
[2] |
许少伟, 唐置鸿, 韦猛, 刘丹希, 袁度, 庞清清, 白涛, 陈洁, 王小波黎乐群, 吴飞翔. 基于生物学标志和影像学特征预测肝细胞癌转化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289-296. |
[3] |
聂李云, 农清清, 李江恒, 关斌, 黄语莹, 陈俞云. GCLC启动子甲基化在微囊藻毒素-LR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5⁃氮杂-2'-脱氧胞苷的干预影响[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297-304. |
[4] |
黄子桂, 黄晓量, 柳俊刚, 莫显伟, 唐卫中. 结直肠癌防治的最新进展:从精准筛查到个体化治疗[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05-311. |
[5] |
曾广, 李福月, 张若昕, 徐望红, 刘宏亮, 魏庆义. RNA可变剪接在胃癌研究中的进展[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12-319. |
[6] |
林永添, 马晶昱, 贺婧, 相智声, 温烨莹, 范桂生, 刘庆烟, 陈轩, 林木兴, 周衍. 基于Markov模型的福建省上消化道癌筛查卫生经济学评价[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28-334. |
[7] |
伍明明, 咸宏飞, 俞鹏飞, 易应萍, 周凡. 机器学习整合肿瘤标志物与临床检验数据构建胰腺癌与胰腺良性病变的鉴别模型[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35-340. |
[8] |
梅佳乐, 韦罗娟, 屈宁, 陈敬廉, 罗涛, 韦传毅. EGLN1介导自噬调控结直肠癌恶性表型的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41-348. |
[9]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鼻咽癌标志物专家委员会. 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49-357. |
[10] |
李丽清, 苏庭世. 质子放疗与光子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一项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br#[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58-365. |
[11] |
梁倬玮, 杜有芹, 言畅, 杨晓慧, 黄诗婷, 曲颂. TPF和G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66-371. |
[12] |
庞可玲, 姚茜, 伍洋杰, 韦正波, 谢莹. 整合生物信息学与细胞实验揭示CCR7和CTTN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放疗应答中的作用 [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72-382. |
[13] |
张其其, 孙娜, 白云飞. USP41通过去泛素化STAT1调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83-390. |
[14] |
叶柳, 林锦源, 潘灵辉. 免疫-应激耦合网络视角下的围术期肺损伤:机制整合与干预展望[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3): 391-400. |
[15] |
单体艳, 吕思慧, 陈曦, 梁金兰, 闫炳雄, 宋志军, 王琪. 环广豆根素和山豆根查尔酮的分离鉴定及其抗卵巢癌活性研究[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 17(2): 15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