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官网二维码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1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9-03-25    下一期
    论文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历史和现状及未来的方向
    卢泰祥;赵充;
    2009 (01):  1-2. 
    摘要 ( 272 )  
    <正>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我国南方的广东省是全世界最为高发的地区,其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高达男性30/10万,女性13/10万。与其它头颈恶性肿瘤不同,大多数鼻咽癌分化程度较差,恶性程度较高,有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特性,极易发生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历史和现状及未来的方向
    卢泰祥;赵充;
    2009 (01):  1-2. 
    摘要 ( 237 )  
    <正>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我国南方的广东省是全世界最为高发的地区,其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高达男性30/10万,女性13/10万。与其它头颈恶性肿瘤不同,大多数鼻咽癌分化程度较差,恶性程度较高,有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特性,极易发生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卷首语
    黎乐群;
    2009 (01):  2-2. 
    摘要 ( 286 )  
    <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杂志更名为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创刊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卷首语
    黎乐群;
    2009 (01):  2-2. 
    摘要 ( 190 )  
    <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杂志更名为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创刊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OGG1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苏智雄;黎乐群;彭涛;叶新平;肖开银;尚丽明;
    2009 (01):  3-6. 
    摘要 ( 243 )  
    目的通过检测DNA修复酶hOGG1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OGG1在HCC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非HCC正常肝组织、99例HCC、51例HCC癌旁肝硬化组织中hOGG1表达情况。结果在HCC组织中hOGG1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表达,其中hOGG1细胞核阳性分度在正常组、肝硬化组、HCC组之间依次增高(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OGG1蛋白在细胞核表达与ALT有关(OR=1.022,P=0.041),hOGG1蛋白在细胞浆表达与总胆红素有关(OR=1.155,P=0.018)。结论在HCC发生过程中hOGG1蛋白在肝细胞核中的表达可能随着病程进展而增强,反映了从肝硬化到肝癌进程中肝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OGG1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苏智雄;黎乐群;彭涛;叶新平;肖开银;尚丽明;
    2009 (01):  3-6. 
    摘要 ( 292 )  
    目的通过检测DNA修复酶hOGG1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OGG1在HCC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非HCC正常肝组织、99例HCC、51例HCC癌旁肝硬化组织中hOGG1表达情况。结果在HCC组织中hOGG1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表达,其中hOGG1细胞核阳性分度在正常组、肝硬化组、HCC组之间依次增高(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OGG1蛋白在细胞核表达与ALT有关(OR=1.022,P=0.041),hOGG1蛋白在细胞浆表达与总胆红素有关(OR=1.155,P=0.018)。结论在HCC发生过程中hOGG1蛋白在肝细胞核中的表达可能随着病程进展而增强,反映了从肝硬化到肝癌进程中肝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FP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肝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谢裕安;匡志鹏;李媛媛;罗小玲;吴继宁;
    2009 (01):  7-9. 
    摘要 ( 247 )  
    目的探讨pAdBM5-mAFP-DC瘤苗对C57BL/6J小鼠移植性肝癌发生、发展的阻断作用。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8只。以免疫表达mA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pAdBM5-mAFP-DC)为A组;空pAdBM5质粒免疫为B组;以免疫表达mAFP基因的质粒DNA(pAdBM5-mAFP)为C组;单纯免疫DC为D组;以注射单纯PBS为对照组的E组。免疫方法:A组和D组在每只小鼠的右腋下注射5×10~5个细胞;B组和C组在每只小鼠的右腋下注射10.0μg质粒;E组仅注射0.1ml PBS。每周注射1次,连续免疫4次。在初次免疫后的第3周给所有小鼠移植Hepa1-6肝癌细胞。观察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于移植肿瘤第14天处死小鼠,观察成瘤情况,计算抑瘤率。结果A组有3只小鼠未长出移植瘤。处死小鼠称瘤重,发现A组瘤重与其他各对照组瘤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A、B、C、D各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68.31%、13.23%、52.1%和38.54%,A组抑瘤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或0.01)。结论重组pAdBM5-mAFP-DC瘤苗免疫小鼠,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小鼠获得免疫保护,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FP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肝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谢裕安;匡志鹏;李媛媛;罗小玲;吴继宁;
    2009 (01):  7-9. 
    摘要 ( 228 )  
    目的探讨pAdBM5-mAFP-DC瘤苗对C57BL/6J小鼠移植性肝癌发生、发展的阻断作用。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8只。以免疫表达mA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pAdBM5-mAFP-DC)为A组;空pAdBM5质粒免疫为B组;以免疫表达mAFP基因的质粒DNA(pAdBM5-mAFP)为C组;单纯免疫DC为D组;以注射单纯PBS为对照组的E组。免疫方法:A组和D组在每只小鼠的右腋下注射5×10~5个细胞;B组和C组在每只小鼠的右腋下注射10.0μg质粒;E组仅注射0.1ml PBS。每周注射1次,连续免疫4次。在初次免疫后的第3周给所有小鼠移植Hepa1-6肝癌细胞。观察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于移植肿瘤第14天处死小鼠,观察成瘤情况,计算抑瘤率。结果A组有3只小鼠未长出移植瘤。处死小鼠称瘤重,发现A组瘤重与其他各对照组瘤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A、B、C、D各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68.31%、13.23%、52.1%和38.54%,A组抑瘤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或0.01)。结论重组pAdBM5-mAFP-DC瘤苗免疫小鼠,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小鼠获得免疫保护,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L-2基因转染的CIK细胞联合DC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匡志鹏;吴继宁;罗小玲;谢裕安;李安娜;
    2009 (01):  10-13. 
    摘要 ( 326 )  
    目的探讨IL-2基因转染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树突状细胞(DC)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MBC),分别诱导CIK细胞和DC。用携带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BM5-GFP-IL-2转染CIK细胞,HepG2肝癌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然后将转染IL-2基因的CIK细胞(IL2-CIK)与肝癌抗原致敏DC(Lysate-DC)共培养,制备肝癌抗原致敏DC激活的IL-2基因修饰的CIK细胞(Lysate-DC-IL-2-CIK)。采用MTT法检测单纯CIK、DC联合CIK(DC-CIK)、肿瘤抗原致敏DC激活的CIK(Lysate-DC-CIK)、DC激活的IL2基因转染的CIK(DC-IL2-CIK)和肿瘤抗原致敏DC激活的IL-2基因转染的CIK(Lysate-DC-IL2-CIK)对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效靶比分别为10:1、20:1、40:1,同时以肝癌细胞H7404、白血病细胞K562作为靶细胞进行杀伤对照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效靶比的Lysate-DC-IL-2-CIK效应细胞对HepG2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其杀瘤作用随着效靶比的增高而增强,在效靶比为40:1时达到最佳抗肿瘤活性。结论经肝癌抗原致敏DC激活的IL-2基因转染的CIK细胞对AFP分泌功能的肝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L-2基因转染的CIK细胞联合DC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匡志鹏;吴继宁;罗小玲;谢裕安;李安娜;
    2009 (01):  10-13. 
    摘要 ( 245 )  
    目的探讨IL-2基因转染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树突状细胞(DC)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MBC),分别诱导CIK细胞和DC。用携带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BM5-GFP-IL-2转染CIK细胞,HepG2肝癌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然后将转染IL-2基因的CIK细胞(IL2-CIK)与肝癌抗原致敏DC(Lysate-DC)共培养,制备肝癌抗原致敏DC激活的IL-2基因修饰的CIK细胞(Lysate-DC-IL-2-CIK)。采用MTT法检测单纯CIK、DC联合CIK(DC-CIK)、肿瘤抗原致敏DC激活的CIK(Lysate-DC-CIK)、DC激活的IL2基因转染的CIK(DC-IL2-CIK)和肿瘤抗原致敏DC激活的IL-2基因转染的CIK(Lysate-DC-IL2-CIK)对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效靶比分别为10:1、20:1、40:1,同时以肝癌细胞H7404、白血病细胞K562作为靶细胞进行杀伤对照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效靶比的Lysate-DC-IL-2-CIK效应细胞对HepG2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其杀瘤作用随着效靶比的增高而增强,在效靶比为40:1时达到最佳抗肿瘤活性。结论经肝癌抗原致敏DC激活的IL-2基因转染的CIK细胞对AFP分泌功能的肝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束微波加热逆转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陆永奎;胡晓桦;周文献;谭晓虹;柯晴;谭莉萍;王洪学;李永强;廖小莉;刘志辉;谢伟敏;
    2009 (01):  14-17. 
    摘要 ( 379 )  
    目的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克服耐药性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逆转剂。目前尚无一理想的、可应用于临床的阿霉素(ADM)耐药逆转剂。本研究探讨聚束微波加热对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利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ADM耐药模型MCF-7/ADM,采用MTT法检测聚束微波加热对MCF-7/ADM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用Real-Time PCR测定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edprotein,MRP)的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细胞内ADM浓度。结果MCF-7/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指数为45.5。经聚束微波加热后,ADM对MCF-7/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由(60.56±2.38)ug/ml下降至(22.86±2.76)ug/ml,逆转倍数为2.64倍。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CF-7/ADM细胞的MRP与P-gp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CF-7细胞,经聚束微波加热后,MCF-7/ADM细胞胞内的MRP与P-gp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HPLC法测定细胞内ADM含量的结果显示,经聚束微波加热处理后,MCF-7/ADM细胞内ADM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聚束微波加热能逆转MCF-7/ADM对ADM的耐药性,聚束微波加热逆转ADM耐药性的机制可能是减少MCF-7/ADM细胞内MRP与P-gp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加了MCF-7/ADM细胞内ADM的蓄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束微波加热逆转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陆永奎;胡晓桦;周文献;谭晓虹;柯晴;谭莉萍;王洪学;李永强;廖小莉;刘志辉;谢伟敏;
    2009 (01):  14-17. 
    摘要 ( 255 )  
    目的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克服耐药性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逆转剂。目前尚无一理想的、可应用于临床的阿霉素(ADM)耐药逆转剂。本研究探讨聚束微波加热对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利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ADM耐药模型MCF-7/ADM,采用MTT法检测聚束微波加热对MCF-7/ADM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用Real-Time PCR测定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edprotein,MRP)的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细胞内ADM浓度。结果MCF-7/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指数为45.5。经聚束微波加热后,ADM对MCF-7/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由(60.56±2.38)ug/ml下降至(22.86±2.76)ug/ml,逆转倍数为2.64倍。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CF-7/ADM细胞的MRP与P-gp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CF-7细胞,经聚束微波加热后,MCF-7/ADM细胞胞内的MRP与P-gp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HPLC法测定细胞内ADM含量的结果显示,经聚束微波加热处理后,MCF-7/ADM细胞内ADM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聚束微波加热能逆转MCF-7/ADM对ADM的耐药性,聚束微波加热逆转ADM耐药性的机制可能是减少MCF-7/ADM细胞内MRP与P-gp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加了MCF-7/ADM细胞内ADM的蓄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年全国肿瘤学期刊联合征订一览
    2009 (01):  17-17. 
    摘要 ( 202 )  
    <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年全国肿瘤学期刊联合征订一览
    2009 (01):  17-17. 
    摘要 ( 186 )  
    <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列化疗药敏或耐药试验在肝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唐东平;张翠卿;唐凯;袁卫平;贺海平;梁安民;岳惠芬;
    2009 (01):  18-20. 
    摘要 ( 318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等系列化疗药敏或耐药的关系及可行性。方法采用MTT法分别进行体外药敏或耐药试验,检测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的癌细胞和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对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结果除HCPT(羟基喜树碱)外,癌细胞对其它9种化疗药物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抑制率;癌细胞、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对前5个由高到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大致相同,癌细胞分别与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0.05)。结论对无法取得组织标本确定药敏结果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药敏或耐药试验的检测是可行的,并能为临床扩大优化个体治疗方案提供实用而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列化疗药敏或耐药试验在肝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唐东平;张翠卿;唐凯;袁卫平;贺海平;梁安民;岳惠芬;
    2009 (01):  18-20. 
    摘要 ( 248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等系列化疗药敏或耐药的关系及可行性。方法采用MTT法分别进行体外药敏或耐药试验,检测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的癌细胞和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对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结果除HCPT(羟基喜树碱)外,癌细胞对其它9种化疗药物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抑制率;癌细胞、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对前5个由高到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大致相同,癌细胞分别与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0.05)。结论对无法取得组织标本确定药敏结果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药敏或耐药试验的检测是可行的,并能为临床扩大优化个体治疗方案提供实用而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蒋宋薇;徐红;梁秀就;何中慧;
    2009 (01):  21-23. 
    摘要 ( 318 )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0.001),且与增生的严重程度、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与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其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蒋宋薇;徐红;梁秀就;何中慧;
    2009 (01):  21-23. 
    摘要 ( 249 )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0.001),且与增生的严重程度、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与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其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Dc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
    杨梅松竹;廖芝玲;陈罡;罗殿中;
    2009 (01):  24-26. 
    摘要 ( 308 )  
    目的探讨血清诱捕受体3(Dc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4例胃癌患者、18例外科急性感染患者、28例正常人血清DcR3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DcR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和外科急性感染患者(P<0.01),外科急性感染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TNMⅢ、Ⅳ期患者血清DcR3水平明显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远处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但与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P>0.05)无关。结论血清Dc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有关,为术前评估胃癌临床分期和判断淋巴结及周围脏器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Dc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
    杨梅松竹;廖芝玲;陈罡;罗殿中;
    2009 (01):  24-26. 
    摘要 ( 192 )  
    目的探讨血清诱捕受体3(Dc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4例胃癌患者、18例外科急性感染患者、28例正常人血清DcR3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DcR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和外科急性感染患者(P<0.01),外科急性感染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TNMⅢ、Ⅳ期患者血清DcR3水平明显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远处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但与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P>0.05)无关。结论血清Dc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有关,为术前评估胃癌临床分期和判断淋巴结及周围脏器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组织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韦长元;杨伟萍;周建华;丁战铃;
    2009 (01):  27-29. 
    摘要 ( 305 )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77例乳腺病变组织进行CD44v6蛋白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均为阴性;65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64.6%(42/65);在腋淋巴结阳性、阴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5.8%(P<0.05);组织学分级中Ⅰ、Ⅱ、Ⅲ级表达率分别为9.1%、61.8%、100%(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D44v6蛋白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结论CD44v6蛋白可作为乳腺肿瘤恶性转化、转移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组织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韦长元;杨伟萍;周建华;丁战铃;
    2009 (01):  27-29. 
    摘要 ( 174 )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77例乳腺病变组织进行CD44v6蛋白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均为阴性;65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64.6%(42/65);在腋淋巴结阳性、阴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5.8%(P<0.05);组织学分级中Ⅰ、Ⅱ、Ⅲ级表达率分别为9.1%、61.8%、100%(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D44v6蛋白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结论CD44v6蛋白可作为乳腺肿瘤恶性转化、转移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宋向群;周建红;于起涛;曾爱屏;周达;何剑波;
    2009 (01):  30-32. 
    摘要 ( 263 )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血清Her-2/neu的浓度,并与组织Her-2/neu表达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和对化疗疗效、疾病进展时间(TTP)的影响。结果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Her-2/neu浓度与肿瘤组织中Her-2/neu表达有一致性(P<0.001)。治疗前血清Her-2/neu水平与化疗疗效无关(P>0.05)。化疗有效的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从治疗前平均33.97ng/ml降低至化疗后22.11ng/ml,明显与患者化疗的反应率相关(P<0.001)。结论晚期乳癌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清Her-2/neu浓度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化疗疗效的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宋向群;周建红;于起涛;曾爱屏;周达;何剑波;
    2009 (01):  30-32. 
    摘要 ( 180 )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血清Her-2/neu的浓度,并与组织Her-2/neu表达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和对化疗疗效、疾病进展时间(TTP)的影响。结果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Her-2/neu浓度与肿瘤组织中Her-2/neu表达有一致性(P<0.001)。治疗前血清Her-2/neu水平与化疗疗效无关(P>0.05)。化疗有效的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从治疗前平均33.97ng/ml降低至化疗后22.11ng/ml,明显与患者化疗的反应率相关(P<0.001)。结论晚期乳癌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清Her-2/neu浓度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化疗疗效的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诊治乳腺良性病灶中的应用
    张爱玲;张蓉;张月欢;王永霞;袁领勤;黄珂铭;黄河清;
    2009 (01):  33-35. 
    摘要 ( 225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5例856处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通过病理检查与随访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结果Mammotome微创手术成功率达100%。每个肿物的平均切除时间为15min,平均旋切次数18次,肿物长径(1.5±1.0)cm,皮肤伤口微小,仅3~5mm。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成功进行微创切除术,其操作简单,准确,安全,损伤小,美观效果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诊治乳腺良性病灶中的应用
    张爱玲;张蓉;张月欢;王永霞;袁领勤;黄珂铭;黄河清;
    2009 (01):  33-35. 
    摘要 ( 190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5例856处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通过病理检查与随访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结果Mammotome微创手术成功率达100%。每个肿物的平均切除时间为15min,平均旋切次数18次,肿物长径(1.5±1.0)cm,皮肤伤口微小,仅3~5mm。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成功进行微创切除术,其操作简单,准确,安全,损伤小,美观效果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巢上皮癌术后化疗期间血清CA_(125)检测与其预后关系的研究
    唐勇;李力;唐兆前;梁霞;张玮;
    2009 (01):  36-38. 
    摘要 ( 259 )  
    目的探讨术后3疗程化疗后血清CA_(125)不同的界值对卵巢上皮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对我院妇泌科自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0日期间收治的94例术后行6~8疗程化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在化疗3个疗程后进行血清CA_(125)测定。血清CA_(125)分别以正常值(35U/ml)、正常值的2倍(70U/ml)和3倍(105U/ml)为界值,以累积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期为参数,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 test法作预后分析。结果术后3疗程化疗后血清CA_(125)≤35U/ml和CA_(125)>35U/ml患者累积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3);术后3疗程化疗后CA_(125)≤70U/ml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与CA_(125)>70U/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4);术后3疗程化疗后CA_(125)≤105U/ml的患者累积生存率较CA_(125)>105U/ml的患者高(P=0.0171)。结论术后化疗3疗程后血清CA_(125)以105U/ml为界值对卵巢上皮癌的预后评定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检测该指标对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巢上皮癌术后化疗期间血清CA_(125)检测与其预后关系的研究
    唐勇;李力;唐兆前;梁霞;张玮;
    2009 (01):  36-38. 
    摘要 ( 160 )  
    目的探讨术后3疗程化疗后血清CA_(125)不同的界值对卵巢上皮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对我院妇泌科自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0日期间收治的94例术后行6~8疗程化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在化疗3个疗程后进行血清CA_(125)测定。血清CA_(125)分别以正常值(35U/ml)、正常值的2倍(70U/ml)和3倍(105U/ml)为界值,以累积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期为参数,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 test法作预后分析。结果术后3疗程化疗后血清CA_(125)≤35U/ml和CA_(125)>35U/ml患者累积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3);术后3疗程化疗后CA_(125)≤70U/ml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与CA_(125)>70U/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4);术后3疗程化疗后CA_(125)≤105U/ml的患者累积生存率较CA_(125)>105U/ml的患者高(P=0.0171)。结论术后化疗3疗程后血清CA_(125)以105U/ml为界值对卵巢上皮癌的预后评定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检测该指标对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晕皮下注射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覃天;李小林;吴永晓;谭力;彭国庆;
    2009 (01):  39-40. 
    摘要 ( 313 )  
    目的探讨使用乳晕皮下注射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美蓝2ml分4点乳晕皮下组织内,然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chincloss术式)或保乳术,依淋巴管走向找到距乳腺最近的蓝染淋巴结定为SLN,其余为非SLN,分别送病理检查。结果56例患者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者54例,检出率为96.4%。共检出前哨淋巴结77枚,平均每例1.38枚。SLN预测前哨淋巴结灵敏度为94.4%(52/54),假阴性率为6.1%(2/33),无假阳性者。结论应用乳晕皮下注射美蓝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准确预测早中期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晕皮下注射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覃天;李小林;吴永晓;谭力;彭国庆;
    2009 (01):  39-40. 
    摘要 ( 228 )  
    目的探讨使用乳晕皮下注射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美蓝2ml分4点乳晕皮下组织内,然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chincloss术式)或保乳术,依淋巴管走向找到距乳腺最近的蓝染淋巴结定为SLN,其余为非SLN,分别送病理检查。结果56例患者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者54例,检出率为96.4%。共检出前哨淋巴结77枚,平均每例1.38枚。SLN预测前哨淋巴结灵敏度为94.4%(52/54),假阴性率为6.1%(2/33),无假阳性者。结论应用乳晕皮下注射美蓝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准确预测早中期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罗昱;阮玉山;肖绍文;谭源福;张超元;周全;廖兴胜;余良;
    2009 (01):  41-43. 
    摘要 ( 236 )  
    目的探讨导航系统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ealth 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切除颅内肿瘤58例。并对神经导航系统的术中准确性和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应用Stealth 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切除58例颅内肿瘤的过程中寻找病变成功率为100%,导航手术的病变总全切率达到82.41%(48/58)。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Stealth 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可靠、准确,提高了颅内肿瘤的手术全切率。同时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罗昱;阮玉山;肖绍文;谭源福;张超元;周全;廖兴胜;余良;
    2009 (01):  41-43. 
    摘要 ( 180 )  
    目的探讨导航系统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ealth 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切除颅内肿瘤58例。并对神经导航系统的术中准确性和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应用Stealth 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切除58例颅内肿瘤的过程中寻找病变成功率为100%,导航手术的病变总全切率达到82.41%(48/58)。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Stealth 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可靠、准确,提高了颅内肿瘤的手术全切率。同时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加介入治疗的疗效
    梁霞;朱小东;梁世雄;陈龙;杨云莉;黄启芳;梁良;李龄;吴春华;刘颖新;黄江琼;
    2009 (01):  44-46. 
    摘要 ( 270 )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结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99年4月至2007年7月,对8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分割剂量2~8Gy(中位4.6Gy),照射次数为6~30次(中位11次),每周3~5次,肿瘤剂量33.6~70Gy(中位52Gy)。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超液态碘油、顺铂、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健择、羟基喜树碱和明胶海绵颗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生存情况及应用WHO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近期有效率为42.2%,其中CR 11例,PR 24例,NC 25例,PD 2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9%、32.5%、25.5%。肝功能异常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Ⅰ~Ⅱ度骨髓功能抑制16例,发热1例。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加介入治疗的疗效
    梁霞;朱小东;梁世雄;陈龙;杨云莉;黄启芳;梁良;李龄;吴春华;刘颖新;黄江琼;
    2009 (01):  44-46. 
    摘要 ( 174 )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结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99年4月至2007年7月,对8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分割剂量2~8Gy(中位4.6Gy),照射次数为6~30次(中位11次),每周3~5次,肿瘤剂量33.6~70Gy(中位52Gy)。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超液态碘油、顺铂、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健择、羟基喜树碱和明胶海绵颗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生存情况及应用WHO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近期有效率为42.2%,其中CR 11例,PR 24例,NC 25例,PD 2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9%、32.5%、25.5%。肝功能异常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Ⅰ~Ⅱ度骨髓功能抑制16例,发热1例。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曹轶林;徐李容;屈元姣;秦日昇;陈熙;彭丽芳;申昊;
    2009 (01):  47-48. 
    摘要 ( 336 )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4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法筛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mg/m~2(或多西他赛75mg/m~2)静注,d1;顺铂30mg/m~2,静滴,d1~3。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分析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147例患者中20例(13.6%)为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原发灶大小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余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率(55.0%)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32.3%,P=0.048),但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5.5月和6.5月。结论紫杉醇(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较敏感,但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则劣于非三阴乳腺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曹轶林;徐李容;屈元姣;秦日昇;陈熙;彭丽芳;申昊;
    2009 (01):  47-48. 
    摘要 ( 245 )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4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法筛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mg/m~2(或多西他赛75mg/m~2)静注,d1;顺铂30mg/m~2,静滴,d1~3。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分析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147例患者中20例(13.6%)为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原发灶大小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余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率(55.0%)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32.3%,P=0.048),但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5.5月和6.5月。结论紫杉醇(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较敏感,但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则劣于非三阴乳腺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章阳;马亦龙;康平;齐锋;崔英;
    2009 (01):  49-52. 
    摘要 ( 246 )  
    目的比较TACE、TACE+PEI及PEI 3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综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估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进行TACE、PEI或TACE+PEI介入治疗方案治疗的PLC病例,对影响肝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行Cox回归分析。结果3组中以TACE+PEI组疗效最好,生存率最高,中位生存期最长;AFP改善以及肝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亦以TACE+PEI组为最佳。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癌栓、肿瘤缩小率、TACE+PEI治疗及治疗后AFP值;多因素分析示癌栓、TACE+PEI治疗对预后有意义。结论TACE+PEI疗效显著,治疗后AFP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TACE或PEI方案,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门静脉癌栓形成是影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无癌栓、行TACE+PEI治疗者的生存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章阳;马亦龙;康平;齐锋;崔英;
    2009 (01):  49-52. 
    摘要 ( 173 )  
    目的比较TACE、TACE+PEI及PEI 3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综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估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进行TACE、PEI或TACE+PEI介入治疗方案治疗的PLC病例,对影响肝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行Cox回归分析。结果3组中以TACE+PEI组疗效最好,生存率最高,中位生存期最长;AFP改善以及肝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亦以TACE+PEI组为最佳。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癌栓、肿瘤缩小率、TACE+PEI治疗及治疗后AFP值;多因素分析示癌栓、TACE+PEI治疗对预后有意义。结论TACE+PEI疗效显著,治疗后AFP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TACE或PEI方案,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门静脉癌栓形成是影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无癌栓、行TACE+PEI治疗者的生存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黄正有;李致文;覃军;
    2009 (01):  53-54. 
    摘要 ( 235 )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的63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5例患者中,术后局部复发49例,局部复发率为7.7%(49/635),其中3年内复发34例,占69.3%(34/49)。总复发率7.7%。年龄、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无显著影响。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辅助治疗完成情况和c-erbB-2是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激素受体测定双阳性、双阴性对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有影响。结论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辅助治疗完成情况和cerbB-2是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黄正有;李致文;覃军;
    2009 (01):  53-54. 
    摘要 ( 166 )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的63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5例患者中,术后局部复发49例,局部复发率为7.7%(49/635),其中3年内复发34例,占69.3%(34/49)。总复发率7.7%。年龄、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无显著影响。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辅助治疗完成情况和c-erbB-2是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激素受体测定双阳性、双阴性对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有影响。结论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辅助治疗完成情况和cerbB-2是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2例青年肺癌临床分析
    潘彩霞;
    2009 (01):  55-56. 
    摘要 ( 271 )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对2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误诊情况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肺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误诊率高达72.7%。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占40.9%,Ⅲ_b~Ⅳ期患者高达81.8%,大部分已失去手术机会。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认识,重视青年人呼吸道症状,常规行X线胸片,痰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支纤镜、CT或MRI检查等,以减少误诊,争取早期诊断,早治疗,改善青年肺癌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2例青年肺癌临床分析
    潘彩霞;
    2009 (01):  55-56. 
    摘要 ( 202 )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对2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误诊情况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肺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误诊率高达72.7%。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占40.9%,Ⅲ_b~Ⅳ期患者高达81.8%,大部分已失去手术机会。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认识,重视青年人呼吸道症状,常规行X线胸片,痰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支纤镜、CT或MRI检查等,以减少误诊,争取早期诊断,早治疗,改善青年肺癌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理理论在乳腺癌化疗疲乏中的应用
    江锦芳;劳永聪;陈梅忠;岑绍芳;陈壮斌;陈丽君;许璐;胡晓桦;
    2009 (01):  57-58. 
    摘要 ( 377 )  
    目的探讨运用自理理论构建的护理模式对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自我护理理论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建立自我护理措施并实施,对患者进行帮助、指导、教育和训练,对照组为常规护理。采用Piper疲乏评估量表(PFS)对两组在化疗前2d和化疗后7d进行疲乏的测量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前2d均存在疲乏现象,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后7d观察组患者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理理论构建的护理模式可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的疲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理理论在乳腺癌化疗疲乏中的应用
    江锦芳;劳永聪;陈梅忠;岑绍芳;陈壮斌;陈丽君;许璐;胡晓桦;
    2009 (01):  57-58. 
    摘要 ( 301 )  
    目的探讨运用自理理论构建的护理模式对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自我护理理论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建立自我护理措施并实施,对患者进行帮助、指导、教育和训练,对照组为常规护理。采用Piper疲乏评估量表(PFS)对两组在化疗前2d和化疗后7d进行疲乏的测量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前2d均存在疲乏现象,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后7d观察组患者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理理论构建的护理模式可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的疲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手术配合
    赵婵;
    2009 (01):  59-60. 
    摘要 ( 243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配合技巧。方法总结13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210min,出血量50~90ml。未发生由于器械故障或手术配合不良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术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充分;并取得患者的最佳配合;术中熟练配合;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是手术取得顺利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手术配合
    赵婵;
    2009 (01):  59-60. 
    摘要 ( 171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配合技巧。方法总结13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210min,出血量50~90ml。未发生由于器械故障或手术配合不良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术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充分;并取得患者的最佳配合;术中熟练配合;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是手术取得顺利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SPYL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鄢丽波;黄光武;
    2009 (01):  61-62. 
    摘要 ( 285 )  
    类Y染色体编码睾丸特异蛋白基因家族(Testis-specific protein Y encoded-like,TSPYL)编码一类具有参与核小体装配,维持细胞活力状态功能的蛋白。这些蛋白在人体内分部广泛,并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期研究表明该类基因的变异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与某些发育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TSPYL类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可为今后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SPYL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鄢丽波;黄光武;
    2009 (01):  61-62. 
    摘要 ( 152 )  
    类Y染色体编码睾丸特异蛋白基因家族(Testis-specific protein Y encoded-like,TSPYL)编码一类具有参与核小体装配,维持细胞活力状态功能的蛋白。这些蛋白在人体内分部广泛,并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期研究表明该类基因的变异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与某些发育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TSPYL类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可为今后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肿瘤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杨光;苏建家;廖红;
    2009 (01):  63-65. 
    摘要 ( 287 )  
    动物模型是进行肿瘤实验研究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本文综述了应用于人类肿瘤研究领域的转基因动物技术、理想的动物品系和已建立的动物模型及其应用、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肿瘤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杨光;苏建家;廖红;
    2009 (01):  63-65. 
    摘要 ( 171 )  
    动物模型是进行肿瘤实验研究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本文综述了应用于人类肿瘤研究领域的转基因动物技术、理想的动物品系和已建立的动物模型及其应用、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曾江辉;李山;秦雪;陈学杰;
    2009 (01):  66-68. 
    摘要 ( 245 )  
    目的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肝脏疾病研究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综述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曾江辉;李山;秦雪;陈学杰;
    2009 (01):  66-68. 
    摘要 ( 173 )  
    目的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肝脏疾病研究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综述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黄斯明;柳广南;
    2009 (01):  69-71. 
    摘要 ( 468 )  
    肺癌标志物的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迄今为止尚无一种肺癌标志物可以满意地用于肺癌的诊断,但有证据表明有些标志物有助于病情和预后的评价。本文综述近年来肺癌标志物研究的进展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黄斯明;柳广南;
    2009 (01):  69-71. 
    摘要 ( 150 )  
    肺癌标志物的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迄今为止尚无一种肺癌标志物可以满意地用于肺癌的诊断,但有证据表明有些标志物有助于病情和预后的评价。本文综述近年来肺癌标志物研究的进展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筛选肝癌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张春燕;黄天壬;
    2009 (01):  72-73. 
    摘要 ( 310 )  
    探寻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进一步提高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是目前肝癌综合防治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成熟发展,肿瘤标志物研究领域的重心从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蛋白质组学转移。差异(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程及疗效监测、环境因素影响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应用价值。本文就其应用于寻找肝癌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筛选肝癌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张春燕;黄天壬;
    2009 (01):  72-73. 
    摘要 ( 152 )  
    探寻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进一步提高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是目前肝癌综合防治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成熟发展,肿瘤标志物研究领域的重心从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蛋白质组学转移。差异(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程及疗效监测、环境因素影响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应用价值。本文就其应用于寻找肝癌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措施研究进展
    孔令平;许坚;
    2009 (01):  74-75. 
    摘要 ( 275 )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移植皮瓣存活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提高移植皮瓣存活率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显示,血管扩张药物、核因子抑制剂、氧自由基清除剂及缺血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移植皮瓣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措施研究进展
    孔令平;许坚;
    2009 (01):  74-75. 
    摘要 ( 221 )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移植皮瓣存活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提高移植皮瓣存活率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显示,血管扩张药物、核因子抑制剂、氧自由基清除剂及缺血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移植皮瓣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陈景新;许坚;
    2009 (01):  76-79. 
    摘要 ( 272 )  
    甲状腺全切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仍有10%~15%的病人出现颈部可触及的肿物引起局部复发。颈部转移占局部复发的75%,而且这部分病人最终有50%死于局部复发。因此普遍认为转移的淋巴结必须手术切除。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第一站往往在中央区,所以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仍有很大的争议。近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区域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复发有很大关联,而且区域淋巴结转移与疾病死亡率的上升有很大关系,与生存率成负相关。与单纯全甲状腺切除相比,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不增加并发症,而且能达到降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的目的。因此,分化型甲状腺癌应该常规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陈景新;许坚;
    2009 (01):  76-79. 
    摘要 ( 223 )  
    甲状腺全切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仍有10%~15%的病人出现颈部可触及的肿物引起局部复发。颈部转移占局部复发的75%,而且这部分病人最终有50%死于局部复发。因此普遍认为转移的淋巴结必须手术切除。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第一站往往在中央区,所以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仍有很大的争议。近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区域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复发有很大关联,而且区域淋巴结转移与疾病死亡率的上升有很大关系,与生存率成负相关。与单纯全甲状腺切除相比,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不增加并发症,而且能达到降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的目的。因此,分化型甲状腺癌应该常规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唾液腺显像的临床应用
    黄秒;肖国有;
    2009 (01):  80-81. 
    摘要 ( 366 )  
    放射性核素唾液腺显像能很好地显示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功能,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并有其特有的优点。随着核素显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唾液腺显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就近年来唾液腺显像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唾液腺显像的临床应用
    黄秒;肖国有;
    2009 (01):  80-81. 
    摘要 ( 204 )  
    放射性核素唾液腺显像能很好地显示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功能,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并有其特有的优点。随着核素显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唾液腺显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就近年来唾液腺显像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洪卫;张沂平;
    2009 (01):  82-83. 
    摘要 ( 237 )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Ⅲ期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已陆续报道,术后辅助化疗逐渐被接受,已成为Ⅱ~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NSCLCⅢ期随机临床试验结果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洪卫;张沂平;
    2009 (01):  82-83. 
    摘要 ( 138 )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Ⅲ期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已陆续报道,术后辅助化疗逐渐被接受,已成为Ⅱ~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NSCLCⅢ期随机临床试验结果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术后复发再治疗的研究进展
    贾敏;洪坚善;
    2009 (01):  84-85. 
    摘要 ( 299 )  
    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可分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术后复发患者再治疗的方法直接关系到预后情况。目前针对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但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仍是该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术后复发再治疗的研究进展
    贾敏;洪坚善;
    2009 (01):  84-85. 
    摘要 ( 185 )  
    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可分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术后复发患者再治疗的方法直接关系到预后情况。目前针对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但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仍是该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乏氧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姚忠强;肖国有;
    2009 (01):  86-88. 
    摘要 ( 266 )  
    乏氧是肿瘤的普遍现象,乏氧显像技术能够检测到肿瘤的乏氧状态,不仅对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疗效做出预测,还可以根据肿瘤病灶的乏氧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对在放疗中制定肿瘤生物靶区并进行适形、调强和精细放射治疗、使肿瘤放射治疗达到精确的生物靶区而非解剖靶区、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以及保护正常组织等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乏氧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姚忠强;肖国有;
    2009 (01):  86-88. 
    摘要 ( 144 )  
    乏氧是肿瘤的普遍现象,乏氧显像技术能够检测到肿瘤的乏氧状态,不仅对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疗效做出预测,还可以根据肿瘤病灶的乏氧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对在放疗中制定肿瘤生物靶区并进行适形、调强和精细放射治疗、使肿瘤放射治疗达到精确的生物靶区而非解剖靶区、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以及保护正常组织等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王日华;刘剑仑;
    2009 (01):  89-91. 
    摘要 ( 249 )  
    随着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研究的进展,乳腺癌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由于三阴性(ER、PR及HER-2均为阴性)乳腺癌对大多数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不敏感,其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差。深入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特征、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这一局面将有望得到改善。本文就相关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王日华;刘剑仑;
    2009 (01):  89-91. 
    摘要 ( 139 )  
    随着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研究的进展,乳腺癌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由于三阴性(ER、PR及HER-2均为阴性)乳腺癌对大多数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不敏感,其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差。深入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特征、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这一局面将有望得到改善。本文就相关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吴清芹;朱小东;
    2009 (01):  92-94. 
    摘要 ( 259 )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手术+局部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综合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及放射生物与放射物理研究的深入,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修正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乳腺癌保乳术、根治术及其相关方面的放射治疗现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吴清芹;朱小东;
    2009 (01):  92-94. 
    摘要 ( 165 )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手术+局部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综合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及放射生物与放射物理研究的深入,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修正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乳腺癌保乳术、根治术及其相关方面的放射治疗现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稿约
    2009 (01):  95-95. 
    摘要 ( 228 )  
    <正>《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原《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主要报道肿瘤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及新经验等,辟有述评、专论、快速报道、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护理园地、综述、新技术与方法、讲座等栏目。以从事肿瘤防治的中、高级科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稿约
    2009 (01):  95-95. 
    摘要 ( 132 )  
    <正>《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原《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主要报道肿瘤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及新经验等,辟有述评、专论、快速报道、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护理园地、综述、新技术与方法、讲座等栏目。以从事肿瘤防治的中、高级科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杂志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09 (01):  96-96. 
    摘要 ( 229 )  
    <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8]612号"文件批准,《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杂志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杂志》。更名后的《中国癌症防治杂志》为卫生部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6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567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杂志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09 (01):  96-96. 
    摘要 ( 125 )  
    <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8]612号"文件批准,《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杂志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杂志》。更名后的《中国癌症防治杂志》为卫生部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6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567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